城市河道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12-07杨英豪李松山
杨英豪 李松山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0)
引言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自然资源,河道是水流的载体,党的十九大提出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并要求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快水污染防治,建设美丽中国。近年来,尽管很多城市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水体的防污治污建设,对缓解城区的水体污染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城市人口的日益增加、城区范围的逐步扩大及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未能阻止城区水体水质的继续恶化。根据《2018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地表水质量相对2017年水质明显改善,然而全国地表水1935个水质断面中,Ⅴ类及劣Ⅴ类水质占比仍高达11.4%,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改善城市河道生态环境、恢复生态系统功能、构建绿色生态空间、提升周边居民生活质量,开展城市河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刻不容缓。
一、城市河道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水环境匮乏
城市的水资源不足主要是指可用的生活水资源比较匮乏,很多城市都是围绕着水源发展和建设的,河道是城市生活、生产的淡水资源来源。但是河道并没有足够的环境稳定性,自身生态调节能力比较差,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工厂污水、生活废水排放到河道当中,城市河道的生态调节能力差的问题也就浮现了出来。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河道的水环境问题是在不断增加的,很多城市河道水资源不能满足饮用水的要求,甚至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用水标准。这就导致水资源匮乏的问题不断加重,影响城市的正常生活。
(二)河道形态造成污染问题
由于河道自然形态因素和城市建设的原因,造成河网自然不贯通,水系沟通弱、水动力差而出现的“死水”现象,严重削弱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另外,因城市建设为了修路方便或其他原因,将明河改成暗河,而在河道中出现了坝基、涵管、涵洞等构造,直接增加了污水堆积在涵管内的发生概率,产生了各种有害气体,不仅影响了河道的综合生态环境,同时也危害了周边居民的身心健康。
二、城市河道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一)城市河道修复理论
城市河道的修复首先需要结合河流的天然生态体系,因为河流的周边包括实地在内都有各种不同的生命,但是由于城市人类活动的原因,改变了河流的周边环境,造成河流之外的生命差异性在不断增大。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生活需要,会对河道周边进行防洪、用水、土地的改造,造成其他生命体的生存空间减小甚至消失。因此,进行河道修复时,必须要尊重河道治理的自然规律,合理利用河道的资源,有效降低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保证其他生命体的生存,促进河道生态环境的稳定。由于河道本身也是一个由多种不同生命体构成的生态系统,所以在修复时需要确保其中的生态建设能够和人类的生活相平衡,以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由于物种的种类丰富,生存要求比较复杂,所以恢复的过程中需要以系统治理作为基础,减少外部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推动河道多元化体系的建设。
(二)河道生态环境修复技术
在进行河河道整治工作中,河道的环境修复同样是重要的工作内容。河道生态修复除了依靠水生生态系统本身的自适应、自组织、自调节能力以外,可以采取人工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使水体恢复到原有的生态功能。修复最后要达到的目的是重建水体受损伤前的物理条件,截断或减少污染源,清除水中化学污染物,使生物类群多样化。在河道整治工程中,由于河道中均已出现劣质类水体,依靠物理修复和疏浚技术已经不能够达到河道生态修复的要求,而化学修复技术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主要采取生态修复技术实践进行了河道生态环境的修复工作。在杨岸河河道整治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了生物修复工作和生态系统营造工作。所谓的生物修复,就是通过曝气复氧、生物膜法、高等植物修复等先进的生物技术,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同时通过有效的水动力增强措施提高生物修复的效果;达到最终河道生态环境的修复目标。
(三)水质改善
水质改善通常包括水力调控、人工湿地、生态浮床、曝气增氧和水生动植物群落构建等措施。水力调控主要是引入清洁外部水源或通过工程措施加强河道水体交换,增加水体溶解氧,提升河道水动力和水环境容量。人工湿地和生态浮床主要是通过在浅水区和水面种植栽培多种观赏型水生植物,通过植物过滤、微生物降解、水生植物吸收水体中的氮磷污染物、有机污染物和部分藻类等,进而净化水质。曝气增氧通过采用人工的方法向水体中充入空气或纯氧,提高水体中溶解氧的浓度,抑制厌氧菌的繁殖,增加好氧菌的繁殖速度,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根据河道特点可选择喷泉曝气、推流曝气、鼓风曝气和纳米微气泡曝气等曝气方式。通过构建水生动植物群落,可确保河流水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顺畅运行,维持整个系统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结语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进展,城市的水环境污染会越来越严重,会直接威胁到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必须要紧迫进行河道的治理工作。所以,在对河道的治理工作当中,一方面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同时也要通过应用科学技术来夯实河道生态基础,不断探索合理的措施,充分改进河道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