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知识产权管理才能在新的背景下搞活企业
——知识产权管理要点分析

2020-12-07王虎

魅力中国 2020年50期

王虎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咨询中心,北京 100086)

一、知识产权管理概述

知识产权的竞争已经逐渐地成为目前企业之间竞争的关键所在。知识产权的竞争已经成为了企业之间保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所以做好知识产权管理成为了企业之间的核心所在。什么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一般认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是企业为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特性和功能,从法律、经济和科技的角度,对企业知识产权的开发进行探究。

二、知识产权管理特征

(一)法定性与动态性结合

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是具有其法定性的,所以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要遵循法定性和动态性相结合。法律规定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必须依法进行:二是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不仅要依靠法律制度,而且要依靠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特点的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另外,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变化应当是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我们的对于知识产权的管理应当是法定性和动态性相结合的。

我们现在是依法治国的社会,所以一切都应当遵循法律的规定,所以我们要遵循法定性的原则。坚持法定性和动态性的统一。动态性要求我们要根据市场的不断变化去调整,调整我们的思维,调整我们的思路。有效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企业应当从经营管理机制上对其实施动态管理。这就要求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应关注市场状况、法律制度以及相关权利状态的变动,以对其管理工作及时做出调整。

(二)战略性与从属性结合

知识产权管理已经成为各类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战略选择。企业战略是发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一方面,知识产权管理可以使企业通过其掌握的新的科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提升企业的科技含金量,真正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促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方面的作用,企业在知识产权的竞争中要不断地集中其优势地位,不断地进行探索,从战略战术上打赢攻坚战。所以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本身的一部分。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要符合企业的经营计划,应当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指导思想与目标运作,并注意与企业其他领域的管理结合起来。因此,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具有从属性的特征。当然,这种从属性并不否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特殊性和独立性。

(三)专业性与文化性结合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是特定的管理机构针对特定的管理对象,实施的特定管理行为,具有专业性、技术性和策略性特点。例如,丹麦利昂制药公司对知识产权进行的专业搭配管理,就体现了只有特别专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才可能有策略地进行知识产权管理。

三、知识产权的管理措施

(一)企业知识产权规划管理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所以知识产权的规划管理需要的也是复合型人才。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文件或者专门制定适合本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规划,有针对性地考察本企业的专利管理、商标管理、著作权管理、商业秘密管理等,有目的地规划专业背景、法学背景、管理学背景人才的构成。

(二)企业知识产权创造激励管理

知识产权创造成果的大量涌现既是知识产权管理的目的其实是为了企业能够更好地经营,规避相应的风险。现今不少企业根据发明人的成果,产生出相应的累计计分制、等级奖励制和各种各样的表彰制度。日立公司的激励政策各具特色,其实知识是企业发展的源泉,是企业的第一生产力,所以优秀的企业都会鼓励员工创造,鼓励员工进行发明,以不断地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三)企业知识产权有关的合同制度管理

企业在进行对内管理和对外交往时往往要与他人发生各种关系,其中可能会涉及到企业地相关知识产权。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些关系,将不利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进行。因此,企业有必要建立一套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合同管理制度,包括:企业员工对外许可使用对外转让、对外贸易等方面的合同管理制度。

(四)企业知识产权有关的人才制度

企业要对其知识产权事务进行有效的管理,就必须拥有与其相适应的管理人员。因此,企业应当对自己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而且这种培训要定期开展、循序渐进的开展,使其具有较高的知识产权意识和知识产权管理能力。这种培训制度在一些欧美国家都会不定期地进行开展,

(五)企业知识产权纠纷管理

企业知识产权纠纷管理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企业知识产权诉讼攻击。企业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产权,起诉竞争对手侵犯了其知识产权,向竞争对手发起攻击,并通过这种方式将竞争对手赶出市场或者挤压其竞争空间,使自己在竞争中占主动地位。在知产利益受到侵犯的情况下,我们最常使用的手段权利被侵犯后的救济。企业在其知识产权被侵犯后,应当及时采取有力的救济措施,以维护企业的利益。在企业被指控侵犯了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况下,应当采取相应的对策。通过对自身行为合法性的分析,采取诉讼策略,寻求调解和和解,并充分利用法律以外的力量和手段,包括商业手段、社会舆论、政府支持及行业协调,以求知识产权纠纷地妥当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