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营改增对企业财税影响及应对策略

2020-12-07应友琼

魅力中国 2020年50期

应友琼

(重庆太极涵菡物业服务有限公司,重庆 401123)

前言

为了改变以往税收模式的局限性,企业开始全面采用营改增税收方法,保证税收的高效性与合理性,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但在营改增实施过程中也会存在较多缺陷问题,降低了企业整体发展水平。为了消除影响,企业应制定更多积极政策,实现税收工作的过渡,使其走上正规化的发展道路。

一、营改增对企业财税的影响

营改增政策主要的实行目的在于改革我国税制结构,在降低企业税负的基础上,提高经营水平,完成经济结构的转型。但受各种因素的限制,企业税务管理工作较为复杂,因此应在各个方面分析营改增对企业财税产生的具体影响。

首先是可以降低企业的财税负担,由积极层面来看,营改增政策的执行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税务承担能力,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通过营改增政策的实施,企业可以避免重复缴纳营业税,保证税收结构的合理性,在减少税负负担的前提下,为企业的发展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其次可以改变企业的经营环境,消极层面而言,营改增的实行改变了企业营销环境,为企业发展带来较大冲击。虽然试点营改增工作正在稳步推行,但实行时间较短,大多企业已经适应营业税与增值税同时征收的管理模式,营改增政策执行期间难免存在问题,尤其为中小型企业带来不利影响。最后是加大了财务管理难度,营改增政策实施后,企业财务工作流程变得更为复杂,在核对财务成本与税收成本时需要消耗大量人力资源,增大了增值税计算难度,也改变了以往的财务管理模式,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尤其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改变税收方式必然会改变经营收入与成本,会计报表中资产与利润数据均会发生变化。而这些,均需要财务人员具备更高水平的综合素质。

二、企业营改增的实行对策

随着营改增政策的深入执行,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财税压力。为了更好地适应此税收政策,企业应采用积极解决方案,充分发挥营改增的优势作用,保证社会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一)强化营改增的分析预算

企业财税工作为了更好地适应营改增政策的影响,应强化营改增的分析预算力度,强化认识,使其充分发挥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在此期间,企业应指派专业人员考察营改增政策实行效果良好的试点,通过学习经验,为自身财税政策的实施提供更多借鉴,以更准确地分析营改增政策对企业发展的实际影响。分析预算过程中,企业财务人员应由税负、现金以及盈利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简化计算过程,保证结果的准确习惯。同时,分析预算过程中,企业还应保证方法的科学性与规范性,针对性分析企业运营的风险与弊端,制定可行的解决方案,最大程度地降低营改增对企业产生的不利影响,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更多贡献[1]。

(二)统一管理专用发票

为了保证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可抵扣性,企业应设置专人专门统一管理发票。营改增政策实施后,发票管理的作用变得更为突出,企业应充分重视发票管理工作,给予人力与财力支持,确保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可抵扣性。营改增政策实行前,企业大多采用普通发票,不具备抵扣功能,以致大多企业没有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无法实现发票的统一管理。而在实行增值税税制后,企业应配备专门的财务人员,使其可以在有效期内获得合法抵扣凭证并认证,完成抵扣,提升发票的管理水平。在此期间,不但需要财务人员清楚发票管理流程,还应对业务部门工作人员进行税务知识培训工作,明确增值税发票的管理要求,保证开票、收票环节的规范进行。

(三)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随着国家税收政策的不断变化,企业财税政策应积极跟进,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在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过程中,企业应根据国家税制的变化情况,明确财务人员的培养方向,加大发票管理与核算等工作力度,确保财务人员可以胜任所从事工作,适应企业的发展方向。同时,企业还应此重视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聘请专业的税务专家讲解,使员工充分学习营改增知识,并与当前税收政策相结合,完善专业知识的更新结构,以更好地满足企业的发展要求。且还应将财务人员的业务处理能力与绩效挂钩,设定奖惩措施,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除此之外,财务人员也应主动学习了解,结合自身情况分析营改增产生的优势与弊端,强化防范税务风险能力,帮助企业减轻更多的税收负担[2]。

(四)充分利用国家政策

营改增政策自出台后,实施效果较短,依然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且难免会产生一定不足,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为了更好地发挥营改增推动企业发展的作用,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消除不利影响。尤其对于部分企业,实行营改增政策不但降低了税收风险,还会增大企业的经营效益。对此,企业应充分利用积极的国家政策,完善制度流程,促进自身发展。同时,企业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与挑战,此时企业还应向政府机构申请财政支持,充分利用营改增政策的积极作用。相关政府机构也应制定相关的扶持条件与措施,帮助申请企业获得补助。除此之外,为了实现合理避税,企业还应将内部职能外包,降低经营风险。

结束语

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营改增税收政策影响,企业应改变以往财务管理思维,做好税收的转型勾走,在减轻税收负担的基础上,合理规避财税风险,促进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