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物流采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0-12-07郭玮
郭玮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物资分公司,河北 唐山 063000)
引言: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经济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了以往经济运营和流通的方式,促使企业的采购模式得到了发展,对于各大企业来说,在其采购上,运用了外包合作的方式,为了使其生产信息获取到,主要通过的是供应商生产原料,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物资采购已经朝着供应链的方向发展,对于供应链的节点来说,为了其具有一定的依存性,节省其运行的成本,需要对供应链的竞争方面的能力不断提高。
一、物流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供应商控制策略单一化
因采购品种及数量的不断增加,其企业实施采购时对于其管理的问题直接影响到生产运行的质量和成本。为此,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其采购模式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存在一定的限制性,基于此,当其改革之后,在采购管理上,对供应商的关系处理上仍存在问题。有的领导还没有认识到将企业的利益和供应商的利益当作一个共同体,从而获得更高的利益。
在实施采购职能的过程中,主要以合同服务为主,对于其他的服务来说,仍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没有充分考虑到合同的数量和实际需求,仍采取单一的方式。其中对于合同买方来说,在平常工作中,主要就是接通知、接采购计划、招标等等。通常情况下,用到的材料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对于买方来说,其对采购完整的周期完成的过程中,此工作处于一种被完成的状态。
(二)信息传递系统的效率有待提高
在与合作伙伴合作的过程中,其伙伴的信息缺少一定的完整性。在供应链管理中,其理论没有结合于实践。有的企业还没有正确认识到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很少将其概念运用在此企业中,对于这种情况,主要的原因是,市场经济体制没有开展相应的完善工作,市场论据缺少一定的成熟性,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没有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果。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对供应链管理的实践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在计划经济的影响下,对于我国的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生产模式来说,难以达到供链管理,并实现企业的一体化的要求。就目前物流管理实际情况而言,在现有经济情况下,仍运用以往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不利于物流规划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对物流的一体化会起到阻碍的作用。
二、企业物流采购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
(一)加大培训力度来对人员进行培训
在建设采购/供应链信息系统过程中,其建设的进度不断加快,对于企业来说,需要加大培训力度,来对全体采购员工开展相应的培训活动,主要培训他们专业方面内容。此项工作可以由企业相关部门负责,并将此完成。根据以往对仓库的了解,在对物资各方面的需求进行确定。最后,对于计划员来说,需要充分认识到企业的物资在使用上各方面的情况。当建设完信息系统时,在开展培训活动,尤其是营业人员,其培训上要做到全面化。
为了更好地完成此类培训,可在信息建设部门下,来完成此次培训工作[1]。因为在培训的过程中,通过信息系统,来介绍此系统的应用的方法和模块,使得相关人员能够熟知信息系统的相关功能,并熟练掌握会操作,而且在具体工作中,能够进行信息共享。
(二)充分利用内部机制,加强各企业之间的合作
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对于企业内部部门来说,可与其他企业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在交流和沟通中进行合作,使得企业对其收益高问题更好地实现。通过合作机制,使得这两个企业之间能够互补,在此互补下产生协同效应[2]。所谓的协同效应指的是在此合作的前提条件下,通过资源的利用,来将这些资源传达给对方。对于采购者而言,需要与各个部门之间进行沟通,将此沟通工作做好,如物流部、财务部和供应商等等,使得能够顺利谈下合作。
(三)建立考核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对于企业来说,为了在其采购效率这一方面能够有所提高,将其员工工作的热情激发出来,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建立审查及对应的奖惩机制。此机制的建立能否将其合理性充分体现出来,直接关系到企业采购效率的提高。当原则各个方面都确认完之后,在对此机制进行实施,并结合审查的标准。除此之外,所确定的审查结果具有一定的随时性。其中,对于企业的员工来说,在岗位和职责上都相同时,所运用的审查的标准要统一。企业对审查结构的设置主要针对的是员工工作各方面的情况,来开展相应的审查工作,在审查的过程中,发现员工在工作上,哪块做到好,哪块做得到不好,从而促使员工能够将其自身的闪光点都呈现出来。在审查供应链采购各个环节过程中,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进行审查,分别为产品的质量、供应商业绩、其需求的正确性等等。在采购工作的各个环节下,为采购工作开展各方面的完成进度开展相应的分析工作,其分析的要全面,在分析的过程中,来发现采购环节那一环节有待改善,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结束语:总而言之,对于物流企业来说,要善于发现物流采购时存在的不足之处,对此不足之处要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得其企业在物流采购不足之处更好地解决,为企业带来一定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