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藏传统声乐表演与现代声乐表演
2020-12-07扎西旺拉
扎西旺拉
(西藏日喀则市民族艺术团,西藏 日喀则 857000)
对于现代民族声乐而言,传统民族声乐是其“生长根源”以及“艺术源泉”,而现代民族声乐艺术则是机遇传统民族声乐的基础上总结、精粹、进步与衍进而形成的一种更为具有系统性质、规范性质、科学性质以及现代性质的声乐艺术学科。在现实的舞台演唱与表现上,国内现代民族声乐艺术中对于民族性文化氛围的体现会更为突出与鲜明,而在如今世界文化艺术呈现多角度潮流迅速发展的现在,国内现代民族声乐艺术当中传承以及展现民族性文化气质就变得非常重要。
一、民族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民族声乐表演配套专业课程不够完善
第一是有一些课程属于选修课,上课时间较短,没有办法吸引住学生以及老师们的足够关注,通常会成为走走形式或是走走过场,致使教学效率较低,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相关人员应该在条件允许的范围之中将一些选修训练课程设置成为民族声乐专业中的必修课程,与此同时,增加一些上课的时间。第二是已经存在的选修训练课程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在已有的选修训练课程当中有很大一部分的教师都是在外面聘请的教师,虽然不能说这样的训练没有丝毫效果,但从现实的教学成果来看还不具有针对性。
(二)专业教师对于表演方面缺少指导与训练
如今在其民族声乐专业教学课当中存在这样一种普遍的现象,就是大多数教师会习惯性地将教学的核心以及注意力都聚集在其演唱技术训练与作品分析以及处理方面,而经常会忽略或是忽视表演方面的教学以及训练,这就致使大多数学生虽然拥有较好的声音以及乐感,但在现实的演出或是考试当中却通常不能够达到理想中的成绩与效果。
二、加强民族声乐教育的措施
(一)完善民族声乐表演专业的核心课程
第一方面,要设置具有针对性的专业训练课程。虽然大多数音乐学校的民族声乐专业部门已经将训练课程加以设置,但这些课程有一些存在着共同的问题。所以,相关人员应该加大自己的想法,将一些戏曲专业的表演人员或是老师聘请为民族声乐专业成员专业训练课程的教师,与此同时让这些老师利用戏曲演员的形体训练理论以及方式来开展有关的训练教学。虽然在现实的教学过程当中这样训练的强度以及难度肯定步入专业的戏曲班,这是无法实现的,但却会给成员们打下更为坚固的声乐基础与更为具有民族化分为的表演意识以及理论。
第二方面,民族民间音乐课程当中应该加入关于表演方面的一些教学内容以及讲解。在如今的西藏民间音乐课程教学当中,绝大一部分的教学内容都比较重视传统的曲目讲解内容方面,比如作品的制作背景、风格种类、音乐类型以及作品的内容、观念、情感等多个方面,但是关于演唱作品的时候,其有关表演方面的内容却基本能覆盖到。所以,针对这一类问题,我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老师应该有自主地添加这一方面的课程内容进行设计如此一来,才可以让学生全面以及深入地对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表演观念以及审美范围,并做到两者合一,科学地将与有关知识应用在自己的现实演唱之中。
(二)专业教师应该主动加强学生表演方面的训练以及指导
一些学生自身就比较欠缺实际的上台表演机会,所以专业教师就需要重视其学生们表演方面的指导以及训练,投入精力。基本的演唱状态是什么,基本手势动作是什么,不一样音乐情绪的不一样音乐表情,不一样音乐风格使用不一样的表演方式,这些都需要老师对学习者加以更为全方位、详细、的讲解以及训练。如此一来,才可以为学生构造起一套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表演体制,让学生对于表演拥有一个比较全面、清楚的了解以及知识构造,使其在现实演唱过程当中的表演可以做到流畅、自信、收放自如,从而全方位地提升其演唱能力。
结束语:通过以往对西藏声乐表演方面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对于现代民族声乐而言,其是传统民族声乐的根源。通过对于民族声乐演唱表演审美规格的研究可以看出,传统民族声乐艺术是的艺术之根与生存土壤。传承与秉持并不在于一味地搬用以及套用,而在于对传统当中吸取艺术精髓、精神、个性以及审美特征,这也是国内现代民族声乐可以获得成功的关键之处。这种发展以及创新理念值得人们继续传承、探索以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