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上国网”的“互联网+电力营销”服务模式
2020-12-07王春波席鹏飞
王春波 席鹏飞
(国网昌吉供电公司芳草湖供电公司,新疆 昌吉 831200)
互联网的发展为电力营销服务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通过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优化消费者体验、建立全新的服务模式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网上国网”被称为泛在电力物联网的主入口,也是电力企业服务的主入口,电网营销服务业务如何发挥“网上国网”的载体价值,成为能否适应“互联网+”营销趋势、全力支撑国网公司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目标的关键要素。
一、当前电力营销服务的现状
(一)电力服务人员服务意识不足
在我国,大部分的电力企业都已经完成了由传统管理向信息化管理的转变,但是很多电力企业对于信息化管理的重视程度依旧不足。电力行业是一种垄断性质的行业,因此在很多电力企业中,营销服务人员并没有树立起正确的服务理念,不利于电力企业营销服务的工作开展。在电力营销服务上,电力企业必须保证企业工作人员的思想一致,所有人都认可电力营销服务,这样才能有效提升企业的电力营销服务能力。
(二)信息安全性不足
通过使用互联网,既能实现信息间的传输,还能够对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电力企业在互联网技术的帮助下,能够收集到非常多的信息资源,其中既包含了用户信息、电力企业信息,还包含了大量的市场信息。因为互联网中的信息非常庞大,若是信息出现了问题,就会对电力企业的发展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各类信息的安全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力企业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互联网+电力营销”服务策略
(一)客户市场管理
基于关系营销理论,各级电网企业应该精准选择客户,从被动门厅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如前所示,“网上国网”增设了能效服务、新能源、电动车等增值性服务,电网企业需要借助后台大数据平台优势,深度分析企事业单位等重大客户节能潜质,提供绿色、经济用能方案;广泛宣传新能源汽车的优惠政策,结合政府规划,提前设计、建设公共充电桩;针对有特定光伏报装需求的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等。“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力营销服务关键在于精准化,这样就要求各级电网企业主动挖掘潜在市场、客户用能习惯,针对性提供个性化服务。
(二)内部市场管理
针对电网企业内部市场,本文认为应该从意识、能力两个维度着手。从意识角度分析,各级员工应该主动树立危机意识,认识到外部单位抢占市场的风险及后果,自觉培养互联网思维,以灵活开发的心态对待各项营销服务。从能力角度分析,电网营销服务人员应该抓住用户体验和互动环节,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数据资产价值和功能,立体化、多层次、多角度对客户进行全景画像,提升客户粘性,并提供定制化的互动服务,给客户带来愉悦、超值的体验。
(三)竞争者市场管理
“互联网+”营销服务背景下的电网企业竞争者主要包括增量配电公司、售电公司、网购平台等,本文认为电网企业应该发挥枢纽型、平台型和共享型企业的属性价值,实现与竞争者双赢的目标。一方面,国网公司拥有大量原始的用户用电数据资源,这是电网企业最具增值潜力的资产,也是增量配网、售电公司等竞争企业所不具备的优势,基于此,电网企业可以利用“网上国网”平台载体,吸引更多竞争企业加入,共同服务客户用能需求。另一方面,虽然“网上国网”开辟了e享家、商城等板块,但是与专业性网购平台相比并不具备优势,很难在较短时间内被客户所接受,因此可以与淘宝、京东商城等成熟的电商平台合作,满足客户便捷、经济的节能需求。
(四)影响者市场管理
电网企业影响者主要指政府部门等公共事业单位,本文认为应该发挥他们信用好、渠道广、资源足等优势,加强沟通合作,推进电力营销服务提升:一是公共事业单位应该在“互联网+”营销服务模式中扮演先行者的角色,成为第一批应用“网上国网”APP的用户,为扩大APP覆盖面提供客户基础;二是各级电网企业在推广“网上国网”过程中,发挥公共事业单位的传播优势,包括新媒体、传统媒体等渠道,积极推介新版APP的功能;三是各级电网还需要加强与当地政府及各部门的联动,推进数据融合,共同构建统一的大数据平台,在工业用能监测、普通用户水电暖数据集中分析等领域取得进展,从而为客户提供更为多元化、增值性服务。
总结: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互联网+”背景下,电力企业营销服务面临着营销内容和主体多元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用户互动和体验需求更为强烈等问题,关系营销理念是适应于电力企业营销服务趋势的先进理念,基于该理念的市场模型,本文提出了客户市场、内部市场、竞争者市场、影响者市场等维度的服务策略,包括客户精准服务、员工意识和能力转变、竞争者双赢、影响者合作等措施,从而为市县公司等基层单位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