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

2020-12-07张羽

魅力中国 2020年50期

张羽

(中国钢结构协会,北京 100088)

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不仅能够使企业实现远程管理,处理分析财务数据,还可以使企业管理人员随时掌握企业的财务现状,有利于决策的制定。企业内各个部门能够第一时间接收上级部门发布的指令,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效率提升,实现信息共享。

一、财务管理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信息化建设了解有限

我国进入信息化的时间较晚,发展时间不长,国内很多企业财务信息化程度不高,管理层对信息化系统的认识有限,不能全面了解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内控、效率及决策等方面存在的深远影响。同时财务人员依赖于以往特定的记账方式,不尝试新路径,同时进行信息化建设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等成本,更使得管理层难以主动利用大量资源来进行信息化建设。

(二)缺少信息化建设人才且系统落后

很多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缺少专业人员,单单靠负责电脑和网络维护的人员并不足以完成维护系统等一系列专业性操作。不仅如此,使用财务信息系统工作的财务人员能力有限,只能进行简单的办公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员工缺乏专业性的培训指导,难以了解信息化操作,那么信息化建设的成果会受到很大影响。企业财务的信息管理不仅要有完善的制度,还要有较为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持。但即使企业有了相关系统,如果不能及时更新,就难以适应目前的财务管理需求。当系统处理时间过长且长时间不更新呢,处理信息数据缓慢,就会极大地降低管理效率。

二、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措施

(一)增强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监督力度降低风险

企业在短时间内需要搭建好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监督系统,由于我国大部分企业的信息数据不够真实透明,所以企业需要制定信息监督的系统和制度,借助网络快捷地完成基础的会计处理工作,把较为繁琐的财务数据输入信息系统当中,提高财务信息管理的透明程度和准确度,有效防止人为因素的干扰。如果在使用计算机技术过程中出现问题,那么企业需要对相关制度加以规范管理,从而有效解决会计信息不真实不准确不够透明的问题。国家相关部门也需要在有效发挥自身职能的条件下,建立信息化服务机构,给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建设性的意见,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质量。还需要企业增加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了解,为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不仅可以保证相关制度的高效落实,还便于相关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信息化工作进行更改,极大地保障工作质量。

(二)重视内部审计控制

内部审计能够实现各部门的战略目标、提高企业整体的盈利能力,同时是内部控制的关键步骤。财务信息化情况下,内部审计职责范围与以往相比存在差异,不利于企业目标的实现。在各部门培养专业的审计人员,不仅能掌握财务管理知识,还要拥有丰富的操作技术,聘请专家等人员以更高质量的内部审计提高企业财务整体的内部控制水平。目前国内缺乏财务信息化的丰富经验,企业也很少有财务知识和信息技术均具备的人员,因此在向财务信息化转型时仍存在不少风险。要强化信息系统控制,从系统的规划到建设再到实际实施都应严格把关,避免出现设计不合理、操作失误等问题;了解信息化环境下工作对象和内容的变化,做出及时的应对;最后,通过实习培训、广泛招聘人才和吸取经验等,为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三)财务信息化的必要性

实现信息化以来,企业根据信息技术使财务管理数据实现数字化,缩短了查询数据的时间,更加高效。与此同时,分类使得数据更加清晰明了,极大地提高了其价值。同时将财务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研究,分析企业最新动态,使管理者更有根据地进行决策。此外,借助信息技术的方便快捷,财务人员还可以对数据进行远程提取和查阅,尤其在远程会议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可以使财务相关数据实现远程提取,及时互相沟通看法,使决策更有针对性和即时性。在实现管理信息化之后,管理者需要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财务信息数据进行规范管理。因此,这种变化不只对原有财务管理人员知识掌握程度有要求,而且对其工作方式提出进一步要求。所以财务管理人员必须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以顺应新技术的发展。

总结:总之,企业管理者一定要把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要点,积极推动相关机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结合集团企业自身的业务特点设计财务信息化管理流程及标准规范,整合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和质量,更好地发挥财务的业务指导和决策支持作用,促进企业长久和可持续发展与进步。因为只有实现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才能有效地促进企业快速的发展,完成企业财务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提高信息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