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0-12-07王鹏飞

魅力中国 2020年50期

王鹏飞

(德州市自然资源局德城分局,山东 德州 253000)

在全新检测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针对我国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在环境管理中引入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通过对各项地理环境信息和数据开展记录和分析,并利用构建环境模型的方法,将环境数据利用图形的方式呈现,增加环境监测数据的直观性,提高环境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进而使生态环境恢复更快速和有效。

一、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的特征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系统,该系统能够对人类生存区域相关的环境、资源等信息进行处理,其能够利用计算机来高效管理这些数据。GIS系统将模型分析和图形图像作为系统基础功能,这使其能够对地理分布数据、地球表面数据以及空间数据等进行采集、分析、管理和储存,可以说,地理信息技术是一种将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地理学、城市科学、测绘遥感学以及空间科学集合起来而形成的一种新兴学科。地理信息系统具有高效处理海量数据,并灵活分析空间数据的能力,它通过对地理因素的把控,可快速地获取用户所需的关键信息,并依照不同的要求,转化为图形和图像的形态,更加直观地展示数据处理的结果。遥感技术,又被叫作RS技术,其被译为遥远的感知,这种技术能够对目标事物进行远距离、无接触式地探测。利用这种技术能够获取与目标事物相关的所有信息,并且通过对这些获取的信息进行相应地加工与处理,从而使人们能够采取定性、定量方法来实现对目标事物的客观描述。在遥感技术中,其涉及到传感器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提取及应用技术、信息传输技术、测量技术以及目标信息特征分析技术等。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的结合,不但可保证稳定信息数据的来源,还可对环境信息进行实时地处理和监控,为环境整治、环境监测、环境调查等工作提供数据参考,对环境管理工作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二、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土地资源的动态监管

土地利用情况调查也是我国能够合理进行土地规划的重要基础,因此土地管理部门还需要加强对土地利用情况的重视力度。针对土地资源的总量大、变化频率比较快等特点,也就需要做好土地资源的动态监管工作,从而实现良好的土地资源管理效果。在土地利用动态管理过程中,通过遥感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够实现对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在区域可持续性发展条件下,还需要对土地资源稳定性以及土地利用率等因素进行综合性考虑,这也是保障生态系统稳定的关键因素。一般情况下土地资源在利用过程中会受到地理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等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为了促进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还需要在生态环境监测过程中充分发挥出动态监管的作用,促进土地资源的利用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管理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本身,较好地集成了多门学科的最新的技术手段,像关系数据库的管理、高效的图形算法和网络分析等,为空间分析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让传统复杂且难度系数高的空间分析工作变得较为简单。地理信息系统本身实现空间分析的基本目标,它具有较好的空间分析能力,可以利用不同空间分析技术,对专项数据库里面的原始数据进行科学的处理,确保相关用户能够获得最新的数据,为空间决策提供最有力的数据支持。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分为三方面,它们分别是应用于土地评价、应用于地籍管理和应用于土地定级的评估中。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对土地所在的区域进行划分,也能够按照土地功能进行科学评判。按照传统的方式,如果出发点不同,那么土地评价的项目也会存在差异。像有些是按照土地的潜在价值进行评价,有些是按照当前的可利用率进行评价。

(三)土地现状调查

土地现状调查也是土地利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只有确保了现状调查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才能够促进土地利用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对于土地资源效益的充分发挥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进行土地的现状调查过程之中,可以积极采用遥感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来对各种土地资源的实际分布情况以及使用情况进行全方位多元化的地理信息监测,这样才能够对各个区域内的土地资源利用和使用情况进行有效掌握,为后续的土地资源利用管理工作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撑。

总结:综上所述,土地利用管理作为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其管理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为了获得良好的土地利用管理效果,要求我国土地管理部门能够借助遥感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动态管理,并且能够实现土地现状的有效调查,对于土地利用管理水平的提升也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