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物资管理精益化研究

2020-12-07李卓伦彭超

魅力中国 2020年50期

李卓伦 彭超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物资分公司,北京 100075)

管理精益化是由生产精益化演化而来的,最早的管理精益化是用于汽车生产制造的过程中,管理精益化能够有效减少各个环节中的浪费,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在电力物资管理中引入管理精益化的思想,同样能够提高电网企业的整体管控能力,使电网物资能够合理有效的应用。

一、电力物资配送

(一)工作流程

一是订单处理。电力物资的配送是供应商或电网企业上级仓库接到电网企业的需求后,根据需求点的位置与需求量、电力物资的性质来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将订单依据地区或电力物资类别分类,将任务传递给库存部门。二是备货。接下来就是备货,库存部门检查配送中心电力物资的存储量,若出现物资不足的现象,则及时补充。备货是配送的基础作业,也是配送的预备作业。三是分拣与配货。分拣与配货是根据需求单将电力物资按需求点进行分拣,然后将分拣完成的电力物资进行组盘与包装,生成配送明细单。四是装配。根据分拣包装后的物资规格、重量与性质选择合理的配送车辆,可以根据物资的多少选择不同的配送模式,以最低的成本保质保量地完成配送作业。五是物资运输。待电力物资装配完毕后将配送明细单转交给承运人,由承运人安全准时地运送到需求点,电网企业验收完毕后,完成整个配送过程。

(二)配送模式

一是独立配送。由供应商或者电网企业中心库、周转库根据物资的特点进行电力物资配送,这种配送模式是电网企业较为普遍的一种配送方式。独立配送一般是针对运维物资、基建工程类物资,采用供应商或电网公司仓库直接将电力物资配送至需求点的方式。二是第三方配送。电网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保障社会发展对能源电力的需求,因此很多电网企业就会将仓储与配送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借助物流公司的优势,实现电力物资的配送。三是共同配送。有些供应商企业或电网中心库在电力物资配送量较少或配送周期比较长时采用共同配送的模式,多家企业一起配送的模式能够降低供应商的成本,而且可以有效地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配送效率。

二、电力物资管理精益化的策略

(一)完善电网管理信息系统

一是信息系统整合。电网企业需要将多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进行整合,将这些功能汇集到一个信息管理平台上,实现信息的整合,将以前点状的信息连成立链,而且各电网企业、各部门用相同的电网管理信息系统,有利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在有应急物资需要调度时,只需在电网管理信息系统查看其它电网企业应急物资的库存并发出借用申请即可,省时省力。二是系统具有扩展性。完善的电网管理信息系统需要有扩展性。不仅包括仓储管理、调度指挥、领用借用、可视化管理、系统管理、统计分析、接口管理等模块,并且电网管理信息系统具有高可扩展性,能适用新技术应用的需求,支持各类仓储自动化设备及与其他系统接口,这样精益化的电网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减少繁琐的多系统登录,加强各部门及各电网企业之间的沟通,提高电网企业的管理效率。

(二)加强采购环节管理

一是明确购买权限。采购部门负责电网企业的购买,监管部门负责对采购物资的审核与审批,其他部门根据需求在管理信息系统中提出购买需求。当有电力物资需求时,需求部门在管理信息系统中填写电网企业统一的物资需求单提出采购需求,监管部门收到请求后对所需物资进行审核并审批,不合格的由监管部门在管理信息系统中驳回物资需求,审核合格的将所需采购的电力物资发给采购部门,采购部门接到采购单后,登录电网网上商城进行供应商筛选、招标,最后进行统一采购。二是明确供应商管理制度。电网企业需要根据物资的要求制定供应商管理制度,定期对供应商提出要求。制定明确的供应商管理制度,包括供应商提供电力物资的周期、产品质量、产品价格、统一的物资基本信息介绍等,供应商应该满足电网企业的合理需求,并接受电网公司的监督与管理。

(三)建立精益化的配送体系

一是以客户为中心。精益化的配送应该以客户为中心,而不是以电网企业的电力物资仓库为中心,应该应用先进的技术或手段对配送的过程进行监督与控制,使电网企业能够快速应对外界突发因素对电力物资造成的损坏,消除市场变化对电力物资配送带来的影响,从而实现电力物资配送管理的精益化。二是规范配送单。配送信息的准确性传达首先要规范统一的配送单,由电网企业设计统一模板,然后提供给供应商,配送时采用统一的配送单,并将原本的纸质配送单逐渐改成电子配送单,便于管理与统计,确保工作效率。

总结:管理精益化是企业运用“精益思维”,在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与服务的同时,降低企业的投入,将浪费降到最低程度。电网企业管理的精益化就是在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稳定的电力保障的同时,降低在电力物资采购、配送、存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浪费。因此通过完善电网管理信息系统、加强采购环节管理、建立精益化的配送体系等精益化的管理方案,加强电网企业管理的精益化管理,减少浪费,提升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