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推动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转型升级

2020-12-07刘骏尹航

魅力中国 2020年50期

刘骏 尹航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公司,河北 承德 067000)

对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实施项目化管理,能够引入科学手段推动党建工作自我创新,满足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现阶段,多数国有企业依然施行“一岗双责”制度,平时党员将主要精力放在业务拓展上,极少有时间参加党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和宣传活动。而实施项目化管理,能够对党建活动进行转化,从生产实践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角度出发,通过项目化管理对相关部门职能进行明确,实现资源科学调配,保证工作得以有效开展。

一、现状分析

在国有企业中,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还存在部分表面化、边缘化的问题,还不能完全满足新时期社会经济转型发展要求。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受社会多元思潮冲击和影响,国有企业职工思想开始出现波动、信念逐渐淡化,给基层党建工作开展带来了一定挑战。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依然以理论教育和说教为主,一定程度忽视了职工利益诉求,也造成思想政治工作吸引力不足。而职工关心的问题在长期得不到回应时,也将造成党组织公信力被削弱。此外,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合力不足,党组织与各部门间的联系不够紧密,造成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和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融合的深度不够,不能更好地做到齐抓共管和协同推进。在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各司其职,导致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未能得到足够发挥,党组织难以充分发挥凝聚群众的作用。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国有企业陆续实施“走出去”,有些企业、职工不仅需要面临背井离乡的选择,还要长期处于复杂的国外社会环境中。在党组织覆盖不全的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二、转型升级措施分析

(一)加强国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

增进员工与企业管理之间的联系。加强国有企业与员工在工作模式上的黏合度,积极引导员工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工作,促进企业内部的和谐化管理与发展,积极响应国家对民主化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加强企业干部职工沟通交流,共同促进企业的工作效率提升。另一方面,要以足够公平的方式对整体员工进行综合管理,不再只是理论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用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的管理方式,让企业整体氛围呈现一派和谐向上的趋势,共同谋企业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企业建设相互渗透。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企业的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要相互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为员工形成基本的思想框架,促进整个企业的文化建设,并根据企业内部人员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新知识学习能力等作为分类标准,共同促进企业的教育工作与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企业快速向上发展。

(二)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位”

科学配置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建立健全目标明确、责权分明、运转协调、渠道畅通的工作体系。当前,随着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应加快完善企业党建工作与法人治理结构融合的体制机制,同时,加快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同生产经营、后勤保障、人力资源开发、企业精神培育、管理服务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实现同集团公司、分公司、车间、班组等不同层面工作的全面贯通,把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公司治理的各个环节。

(三)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工作的切入点

企业文化是体现企业鲜明个性的信念和行为方式,它生成于企业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凝结着全体企业人的智慧力量,企业文化建设改变了过去行政、政工“两张皮”的传统工作方式,开创了“大政工”的新局面,从意识到行为都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现脱胎换骨。企业文化建设从理念到行为上,系统地来解决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团体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的矛盾,是解决思想问题的一个有效载体。

(四)把握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推进点

加强对新理论、新思想、新论断的宣传阐释,既要说明“是什么、为什么”,又要讲清“怎么看、怎么办”;围绕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来推进,动员和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权威,增强制度执行刚性,提高依法治企的能力和水平;围绕企业的重大决策、发展战略、政策举措、工作进展来推进,针对制约和影响企业发展的问题开展课题研究、理论研讨,加强应用对策研究;围绕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来推进,坚持和创新国有企业思想动态分析机制,围绕思想动态、意识形态、队伍稳定,加强国有企业内部的舆情收集和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析事明理,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总结:采取项目化管理模式开展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推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使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得到增强,从而顺应社会转型发展趋势。在实践工作中,还应使项目化管理贯穿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各个环节,通过科学计划、组织、实施和评价取得理想工作效果,推动党建工作的长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