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文预报技术在防洪中的应用
2020-12-07宋丹
宋丹
(湖北省十堰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湖北 十堰 442000)
随着生态学科的发展,近年来“尊重自然,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被大力推广,生态防洪与环境景观工程深度融合交叉,防洪方案种类繁多,观念日新月异。目前,生态型防洪工程在河道治理工程措施中已占主导地位,特别是在城市防洪平原型河道治理工程时突显了其优点,但基于山区河道与平原河道特性各异,区域气候气象、洪水特征也不尽相同,若在山区河道治理防洪工程中死搬硬套平原型河道治理方案,显然与山区河道气候气象、洪水特征相违背。
一、水资源管理技术
(一)明确水资源管理原则
优化清水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主要应明确水资源管理效益最大化、统一规划调度、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坚持这3个方面原则的基础上优化管理方案。首先,水资源优化管理应体现效益最大化原则。所谓效益最大化原则,主要指的是在对清水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应将多种开采应用方案做出对比,然后选出投资较少、获取利益较高的开发利用方案,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其次,水资源优化管理应坚持统一规划调度的原则。由于张家口市的工厂分布、经济发展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为满足局部水资源开采应用所需,同时形成对局部区域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应加强对张家口市水资源的统一开发应用;最后,水资源优化管理应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为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主要应从以下2个方面着手:一是应加强水资源开采应用量的管控,尤其是针对企业的用水量管控,可采用分量计价的方式,让企业自身加强对水资源用量的管控;二是应加强废水、污水排放监管,严禁未达标的污水直接排放入河流,形成对流域水资源的有效保护。
(二)应用GIS技术加强管理,提升预测有效性
GIS技术在水资源管理上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尤其是在空间数据的分析处理上优势较为明显。当前张家口市清水河流域水文站虽然引入了该项管理技术,但是由于相关工作人员技术能力不足、开发应用力度不足等因素影响,使得最终获取到的数据信息仅停留在表面上,未能对之做深入分析,在水资源的预报和应用管理工作上发挥出的效果较差。基于此,当前应加强张家口市清水河流域GIS技术应用力度,其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其一,加强对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其对GIS技术的应用水平,提高水文预报、水资源管理综合能力;其二,充分发挥GIS技术在数据获取上的优势,及时获取流域内水文水资源的动态信息,为水资源管理提供基础性数据,以便掌握区域范围内水资源的变化情况;其三,加强各种水文预报方法的灵活应用,如:经验相关法、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应基于GIS技术所获取到的数据展开应用,提升水资源管理、水文预报的有效性。
二、水文预报技术的应用
水文预报技术已经成为防洪的一项重要措施,在防洪抢险工作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若防洪部门以及沿江的航运、供水等部门可以及时接收到水文预报信息,及时组织防洪抢险,就可以有效减少洪灾带来的损失。一般来说,预报洪水会提前两天到三天,而且预报的准确度也比较高,通常由省、市逐级向下通知到人。发布的渠道也比较多样,例如电视、网络、电话咨询等。如果洪水情况特别严重,那么相关的工作人员还会采用ORSEC手段,深入现场进行实时观察。在某些危险地带,还会使用直升机等进行全程监视。在洪水预报服务的支持下,可以根据当前的情况采取应对措施,并且公布洪水警示地图。洪水警示地图中通常会使用颜色代码表现水文地理网络,并且还要在其中标注洪水的危险程度和洪水的发展情况。在实际情况下,为了能够及时、准确地水文预报,中心工作人员必须实时监测洪水情况,根据气象警示地图和水位测量法的标准发出预警。
三、应用水文预报技术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要想充分发挥水文预报技术在防洪中的作用,必须要有充足的准备。在防洪工作中,应及早部署,有效落实各项汛前准备工作,对汛前准备和汛期测报工作进行周密安排和部署。只有做好准备工作,才可以确保后续水文预报技术能有效应用并发挥重要作用。
(二)加强对相关系统的开发和利用
水文预报技术的应用与信息接收处理、计算机信息检索等系统之间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在实际情况下。另外,要及时完善收转报软件,保障水情信息传输的时效性。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相关系统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水文预报工作的效率,从而更好地为防洪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水情,为预报信息的有效传输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结: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现代水文预报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改进,为城市的防洪抢险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实际情况下,应用水文预报技术可以更好地开展防洪工作,减少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因此,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水文预报工作的质量和服务水平,使其为防洪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