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人力资源职业生涯管理理论

2020-12-07席树勇

魅力中国 2020年50期

席树勇

(内蒙古根河市金河林业局劳动人事科,内蒙古 根河 022350)

职业生涯管理已成为当前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和崭新的发展方向,做好这项工作对于促进组织发展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职业选择理论

职业选择是员工依照自己的职业期望和兴趣,凭借自身能力挑选职业,是便自身能力和需求与职业需求特征相符合的过程。在这一方面较著名的理论有帕森斯的特质-丙素理论、佛隆的择业动机理论、霍兰德的职业性向理论。

(一)霍兰德的职业性向理论。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约翰·霍兰德于1971年提出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职业性向理论。他认为职业性向包括价值观、动机和需要等,是决定一个人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他基于自己对于职业性向的测试研究,提出了个性工作适应性理论。

这一理论首先将职业归属为六种典型的工作环境中的一种。这六种环境分别是现实的环境、调查研究性的环境、艺术性的环境、社会性的环境、开拓性的环境;常规性的环境。这六大类环境可以用来描述员工的个性定位,即我们每个人都偏好于六种职业类型中的一类或多类。

职业性向理论的实质在于劳动者的职业性向与职业类型的相互适应。霍兰德认为,同一类型的劳动者与同一类型的职业互相结合,便达到适应状态,这样,劳动者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其才能与积极性才可得以发挥。依照霍兰德的职业性向理论,劳动者职业性向类型与职业类型相关系数越大;两者适应程度越高;二者相关系数越小,相互适应程度就越低。

(二)职业锚理论。职业锚理论是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教授沙因最早提出的,这一理论在心理学界和组织行为学界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沙因所谓的“职业锚”,是指个人经过搜索所确定的长期职业定位。沙因认为,一个人的职业锚由三个部分组成:自己认识到的自己的才干和能力(以各种作业环境中的实际成功为基础),自己认识到的自我动机和需要(以实际情景中的自我测试和自我诊断以及他人的反馈为基础),自己认识到的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以自我与组织和工作环境的价值观之间的实际状况为基础)。它的特点是:通过个人的职业经验逐步稳定、内化下来;当个人面临多种职业选择时,职业锚是其最不能放弃的自我职业意向。

职业锚是自我意向习得部分。每个人有各自的动机、追求、需要和价值观,因此所寻求的职业锚会有所不同。沙因开始提出了以下五种职业锚:技术功能能力型职业锚、管理能力型职业锚、安全义稳定型职业锚、自主义独立型职业锚和创造型职业锚。在20世纪80年代,沙因把职业锚增加到八种,新增了服务型、纯粹挑战型、生活型三种职业锚。

在个人的职业生涯与工作生命周期中,在组织的事业发展过程中,职业锚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职业锚有助于识别个人的职业抱负模式和职业成功标准,职业锚可为员工中后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按照沙因的观点,职业方向的选择、职业生涯的成功与职业锚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帮助组织员工确定职业锚,并通过这一过程使组织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透过职业锚,组织获得了员工个人正确信息的反馈,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设置合理、有效、可行、顺畅的职业通道与职业阶梯;个人则通过组织有效的职业管理;把职业工作与自我相整合,使自身的职业需要得以满足;从而深化了对组织的情感认同和职业归属感。

二、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职业生涯发展是指个人逐步实现其职业生涯目标,并不断制定和实施新的目标的过程。有关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划分的理论比较有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舒伯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舒伯把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划分为五个主要的阶段;分别为成长阶段、探索阶段、确立阶段、维持阶段、衰退阶段。舒伯以年龄为依据;对职业生涯阶段进行了划分,但现实中职业生涯是个持续的过程,各阶段的时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其经历时间的长短常因个人条件的差异及外在环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有长有短,有快有慢,有时还可能出现阶段性反复。

(二)金斯伯格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金斯伯格对职业生涯的发展进行过长期的研究,他研究的重点是从童年到青少年阶段的职业心理发展过程。通过研究美国富裕家庭的人从童年期到成年早期和成熟过程中的有关职业选择的想法和行动,他将职业生涯发展分为幻想期、尝试期和现实期三个阶段。金斯伯格的职业生涯阶段,实际上是指最初就业前人们的职业意识或职业追求的变化与发展过程。金斯伯格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对实践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三)格林豪斯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萨伯和金斯伯格都是从人生不同年龄段对职业的需求与态度来研究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以及划分职业生涯阶段的。格林豪斯则是从人生不同年龄段职业生涯发展所面临的主要任务的角度对职业生涯发展进行研究的,并以此为依据将职业生涯发展划分为职业准备阶段、进入组织阶段、职业生涯初期、职业生涯中期、职业生涯后期五个阶段。

(四)加里·德斯勒职业生涯五阶段论。美国著名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加里·德斯勒在其代表作《人力资源管理》一书中,综合其他专家的研究成果;将职业生涯划分为五个阶段:成长阶段(出生-14岁)、探索阶段(15-24岁)、确立阶段(25-44岁)、维持阶段(45-65岁)和下降阶段(临近退休)。

三、结语

职业生涯管理过程是一个解决问题、进行决策的过程。个人通过收集信息来认识自己和周围的环境,然后建立目标,制订并执行战略计划,获得反馈信息,继续职业生涯管理。遵循这种职业生涯管理方法的人并非生活在真空中,职业生涯管理的各个环节的有效性都有赖于周围人和组织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