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与实践路径分析

2020-12-07马青

魅力中国 2020年50期

马青

(河南工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从马克思主义思想传入到我国以来就开始进行了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的发展历程。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中,不仅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路线,同时还要根据我国社会的实际发展和人们的需求进行相应的结合,以此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和脚步。因此在当今社会中,如何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及其实现路径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很强的研究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内涵

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根据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和人们的实际需求来进行,然后在原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适合本国国情发展,成为中国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必须要结合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国情进行,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核心思想,所有实践活动都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然后在实践中不断的进行总结和创新,最终形成新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有效结合起来,以满足时代发展为宗旨,在时代化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重点关注时代发展趋势,这样才能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实现多元化的发展路径,以此使更多的人可以对马克思主义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并能够将相关内容应用在日常的实践当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所以宣传工作必须要做到位。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联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三位一体的,三者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能将其分开,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存在与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内在逻辑有着直接关系。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我国的发展中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要重点突出和强调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等特点,以此为我国的发展和改革提供更加全面的指导,这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三者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相辅相成,三者侧重点不同,是我国重点建设和发展的内容,可以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提供更好的服务,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落实的关键和保证。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含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等内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必须要将理论与实践进行全面的结合,文章中提到的实践,实际上是指人民群众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生产与生活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然后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步伐,使其可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和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在我国的改革和发展当中。因此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就是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共同理论结晶。

(二)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要求要将马克思主义与时代发展要求、时代的特征融为一体。虽然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人类发展提供了美好的愿景,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我国国情和世界的格局也在不断变化,所以在不同的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不同的成果,根据我国的国情进行针对性指导。因此要想找到准确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向,就必须要把握住我国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和步伐,以此使马克思主义思想可以紧紧跟随中国的实践发展脚步进行不断的发展,使其始终保持先进的理论成果。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三者”中的核心内容和关键原则。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是两个最基本的路径,主要承担着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基础服务,因此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内容和重要保障。需要注意的是所有实践活动都必须要有理论作为指导,因为理论是推动实践的基本动力,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正是这样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三、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实现路径

(一)注重理论教育

要想使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和了解,首先要做好群众教育和宣传工作,对相关教育活动进行全面的设计和研究,使群众可以主动去了解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理论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更加多样化,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包括高校思政课程、党校培训课程,同时还包括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的网络和专题学习活动。在向人民群众宣传和教育时,首先要确保教育者和组织者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和综合素养,使其在教育和宣传中可以根据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文化水平,采用针对性教育和宣传方式,用通熟易懂的方式将一些复杂和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加简单化,使人民群众理解的更加深刻,从而让其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性。另外,随着我国素质的不断深入和推广,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越来越多,因此作为高校教师在讲授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必须要采用学生能够听得懂的简单话语,然后对重点和核心内容进行全面的总结,使学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以此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可以将相关内容进行全面的内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较强的概括性、严谨性以及逻辑性,这些特点正是其魅力的直观表现。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无论采用学理化教学模式还是采用通俗化教学模式,都要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相应的创新,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例如可以采用理论教育法、实践锻炼法、榜样示范法、自我教育法、比较鉴别法、咨询辅导法等,从而全面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效果。

(二)做好行为示范

现阶段中共党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发展中的优势力量,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共党员,必须要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起到行为示范作用,并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全面的学习和研究,以此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和道德品质,然后人民群众做好行为示范,使群众可以更加全面的认识和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以此促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可以得到全面的落实。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学习者、实践者、信仰者,必须要始终坚持以群众利益为核心,全面贯彻以服务人民为宗旨。在大量的实践证明中,可以发现我国的党员在群众心中就代表了马克思主义,如果马克思主义的践行者脱离了人民群众,就会走向错误的道路,从而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发展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3.强化制度保障

要想使马克思主义走向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发展道路,就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以此为其提供基础保障。这些制度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有关内容、组织、执行的制度、规范等内容,这些内容和制度可以使马克思主义思想在长期的发展中保持规范化。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理论教育过程中必须要建立完善的规划,并根据实际课程设置健全的课程体系,以此强化教学改革,建立完善的评价和反馈机制等。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完善的制度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发展的核心指导思想,我国要想在世界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然后强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实现路径的研究,以此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实际发展情况,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