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课堂促进思维品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落地
2020-12-07胡馨月
胡馨月
(贵港市平南县大鹏镇第一初级中学,广西 贵港 537322)
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中,必须打破传统的授课模式,教师在教授英语课程中要注重思维品质的落实,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教师可以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创设互动课堂,营造趣味课堂,提高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可以在学习中体验快乐,从而对英语学习充满动力。
一、思维品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落地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素质
注重英语课程中的思维品质,能够进一步发挥英语学科的优势,培养学生的英语素质,思维品质在初中英语中落地,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授课模式,在我国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太注意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仅仅要求学生会读、会写即可,却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判断及表达能力,这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是非常不利的。英语科目的教学中注重思维品质的落实,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使用英语的能力,学生可以在课堂中不断锻炼自己的英语技巧,培养自己的英语素养。
(二)有助于改进教师的授课方式
教师在教授英语过程主要实行的是传统式的授课方式,即灌输式的教学策略,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将课本上的英语单词,句子,文章给学生进行讲解,并且在课下要求学生们熟练的背诵,除此之外教师还经常布置大量的习题。但这对初中学生来说,只会增加他们的负担与压力,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兴趣来说却没有起到良好的作用,也没有培养到他们的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和联想创新的能力。因此在课堂中教授学生学会分析、判断问题并勇敢地表达出来,促进教学品质的落地,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建设良好的趣味互动课堂。师生互动形成双向的良好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也是一个极大的肯定。
二、思维品质在在初中英语教学实际落地的措施
(一)创设互动型课堂
教师促进思维品质在初中英语课堂中落地,也就意味着教师必须要提高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这一时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能仅仅只从教师那里学习课本知识,学生还要学会提升自我的思维品质,综合运用所学。即在有英语输入“input”的同时,也能用英语输出“output”,用恰当的英语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参与课堂也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在课堂环节的设计中一定要充分地吸引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的心理需要,给学生表达自我的机会,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
如今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对于英语教师而言,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些教学资源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通过玩游戏(如希沃白板中的水果消消乐、词义对线、龟兔赛跑等)的方式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多,在玩乐中学习,创设活泼生动的课堂条件。此外,教师也要积极鼓励学生去写出他们的想法并且大声朗读出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把握到知识重点,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出现一些错误,但教师应该积极给予鼓励,这样有助于学生树立继续学习英语的信心,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营造趣味型课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到课堂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因此它不像语文学习那样简单易懂。英语中的很多知识都非常抽象,而且也是非常不利于学生去理解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抓住初中英语教学的特点,将其中抽象的英语知识进行具体化,或者是将其复杂的英语知识以画图或者口诀等形式呈现出来。
比如,教师在教授across,through,over这三个词的区别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分析它们的文字区别,然后大家一起讨论哪种方法更适合有效记忆这些知识点,最后教师再通过简单的图画帮助学生加强记忆。当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区分单词后,会发现学生能给自己带来极大的惊喜。这既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营造趣味课堂,使学生在做中学(learn by doing)。当教师引导学生将规律总结出来之后,学习便会变成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初中学生关于规律性知识的记忆是极强的,学习到规律后及时去“output”出来,由此来提高自己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不是难事。
通过教师总结的规律,学生可以快速且便捷地掌握知识,形成规律,也有助于提升课堂的互动性及趣味性。这一时期,学生的知识变得有条理了,才能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提高专业的英语素养。
三、结语
总而言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教授初中英语课程时,要积极提高学生的兴趣,创设互动型课堂,营造趣味型课堂,给学生思考、分析、判断及表达的机会,积极促进思维品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