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对策分析
2020-12-07刘燚
刘燚
(江口县怒溪镇骆象小学,贵州 铜仁 554401)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还为形成完整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个阶段的教学应该着重于启蒙和奠基,小学语文作为一门针对学生开展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的成长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把情感教育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化发展,陶冶他们的情操。随着新课改的开展,教师要提高对情感教育的重视程度,在实际的语文课堂中有效地实施情感教育,这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文章就小学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一、情感教育的意义
(一)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水平都比较低,他们对自我情感的控制能力还比较弱,同时他们对外界又保持着浓厚的好奇心,探索欲望比较强望,这就形成了一种矛盾,这样的矛盾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应该在课堂中注入情感教育,引导学生认知自我的情感,帮助他们控制自身的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二)陶冶学生的情操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建立起完整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从情感因素入手,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课堂体验,进而使学生培养出健康的思想情感。此外,小学生对事物缺乏一定的判断能力,他们对事物的认知还停留在一个初级阶段,为此,教师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增加情感教育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他们以后的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他们对事物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但由于知识储备以及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想象力被限制住了。因此,教师在可以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为学生构建想象的情境,满足他们对事物的探索需求,同时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比如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儿歌诗歌,放松学生的身心,让他们感受音乐与情感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再或者,教师可以组织写作比赛,以童话故事为主题让学生写作,以此巩固学生的记忆,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想象力。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找到文章的抒情点
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难度较低,学生理解起来也不会很费劲,但是文章的思想内涵以及核心宗旨具有一定的深度,学生依靠自己是无法完全掌握的。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思想情感和文章的抒情点进行教学,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和文章产生共鸣,以此来降低教学难度,提高学生对语文的积极性。以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讲解为例,文章写了小女孩在冬天光脚丫卖火柴的情节,同时描绘了天气的寒冷与环境的恶劣,烘托出小女孩的悲惨。教师可以通过书上的插图引导学生想象画面,然后再让学生手绘故事内容,加深印象,最后,教师再引出文章的宗旨和寓意,对学生进行启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想象和画画加深了记忆,提高了自身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同时又对故事中的人物产生同情,启发了自我的情感。
(二)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新课改的需求,在融入情感教育的前提下教师应当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提高课堂的效率和质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以增加在设备方面的投入,选购最先进的设备,让教师获得更好的教学辅助,缓解教学压力。在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借用多媒体工具进行情感教育,为学生展示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春天在哪里》讲解为例,教师可以事先收集一些与春天有关的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然后把这些信息穿插到课件当中,在讲解课文时展示给学生,增加他们的课外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尝试其他的教学方法,采用互动式教学,活跃课堂的氛围。例如《少年闰土》这篇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课本中的人物,进行表演,以此来帮助他们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三)重视对教材中的研究
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课堂体验,教师应当认真研究教材,找到教材中的隐性信息,发掘出作者的写作意图,然后再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扩展教材内容,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以便让学生接触到真正的精华。在语文教材里,童话故事是最适合情感教育的文章类型,这种体裁寓意丰富,故事曲折离奇,可以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教师便可以从童话故事入手,研究文章的情感基调和背景,并且从中选出适合学生性格的类型和课外资料,以此提高课堂效率。如学习完《丑小鸭》之后,教师可以介绍安徒生的生平信息以及写这篇文章的社会背景,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对他们进行真、善、美的教育,以此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三、结束语
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师应该发挥出语文这门学科的优势,在教学中有效开展情感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了顺利开展情感教育,语文教师可以立足于语文教材,发掘出其中的情感元素,找到文章中情感的抒发点,并结合实际生活和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改革创新,以实现对小学生的情感教育,进而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