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中的古诗与审美教育

2020-12-07钱悦

魅力中国 2020年50期

钱悦

(江口县怒溪镇骆象小学,贵州 铜仁 554401)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古诗更是历史长河中的瑰宝,是古代诗人的心血凝成和感情寄托。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自豪感,小学语文课本中引入了不少古诗。古诗里不仅蕴含丰富的文化底蕴,还有美的意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强调审美教育,有助于学生培养审美观念与审美能力。

一、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现状

(一)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教材中,一至二年级的课本中已经引入通俗易懂、富有趣味性的古诗。三到六年级的教材里每册各有两课的古诗三首。除此之外,每册教材中一些单元的“日积月累”板块中也有古诗背诵,六年级下册还有十首古诗词背诵篇目。

古诗在教材中占的比重根据学段逐步增大,这都是根据学生发展特点和教学需求编选的,不同学段的古诗教学要求也有所不同。其中第一学段的古诗要求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第二学段着重教会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以及规范学生的朗读行为,第三学段要求学生能在课前借助课本注释、插图和工具书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意识。

(二)教学情况。语文课一般一周五至六节,教师在课时安排上既要符合课标要求,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一二年级课本中的古诗虽然简单,但学生刚接触古诗,且识字、朗读能力不够,初学会有困难,但第一学段的古诗中浅显易懂,便于体会诗歌语言美,结合诗句意思对诗歌描述的情境展开想象。第二学段的诗歌题材开始丰富起来,学习难度也有所增加。第三学段的诗歌教学有更高的标准,主要是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三)教师在讲授中没有重视审美教育。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够重视审美教育,甚至忽略了审美教育。在古诗教学中没有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只是教会学生朗读、背诵、默写古诗以及能理解诗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学完古诗仅仅是记住古诗的写作背景和诗句意思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对古诗的意境和美感难以理解。

二、实施审美教育的意义

国家大力发展审美教育,不仅是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是为了学生的自身的发展,让学生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有的学生缺少审美体验,在写作时写不出有美感的句子,不能自然地流露真情实感,可读性不强。强调审美教育,有助于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古诗一般通过描绘画面表达作者情感,加强审美教育能提高学生的古诗学习效率,同时让学生在学习古诗的同时感知古诗意境之美,培养寻找美的能力。

三、加强古诗审美教育的措施

要想加强古诗的审美教育,教师必须多下功夫,课前认真备课,课上认真设计教学过程,课后布置合理适量的作业,切实帮助学生培养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

(一)教师引导学生培养审美观念。小学生普遍缺乏审美观念,他们在生活中和学习上很难体会到美感,更不要说寻找美。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师时首先要告诉学生:什么才是美?我们为什么要学会审美?如何审美?

在学生了解了审美的观念后,再逐步地在教学中向学生灌输审美的意识。在授课时多提醒学生注意课文描绘的画面,对文中美好的人或事物进行欣赏,体会作者是如何描绘美好画面以及表达美好的人和物的。让学生能对美产生条件反映,能在生活中主动找到身边存在的美,善于发现美,并对美做出一定的评价,同时学生还要能创造性在审美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特殊的想法。

(二)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小学生活泼好动,传统讲授式的教学难以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在教学中可借助多媒体设备来播放视频、音频,增强课堂趣味性的同时帮助学生产生直观的审美体验。

比如在学习《江南》时,有的学生不知道采莲的场景是什么样?想象不出诗歌中描绘的画面,就不能从中获得审美体验。在讲授《江南》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江南水乡采莲的视频,有的学生从来没见过莲花、荷叶,在读诗时可能难以理解诗歌描绘的场景。有了视频展示,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采莲是什么样的场景,同时认识到采莲时的美好画面。还有“田田”,有的学生在理解诗句时直接将“田田”字面想象成稻田或者田字格,就会陷入误区。但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视频的直观展示,学生知道了“田田”是指莲叶长得茂盛相连的样子。学生通过诗句意思和视频画面进行再造想象,在脑海中构建一副采莲的画面,想象自己就是一个采莲人,在莲叶和莲花间穿梭,游鱼在水中嬉戏。以此来感知诗歌意境和情感。在学生理解诗歌和想象诗歌画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诗歌作出美的感受。

(三)创设情境,增强审美体验。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中学习,更好地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以《赠汪伦》为例,小学生年纪尚小,很多人还没有体会过朋友、家人分别的不舍场面,更没有体会过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教师在教学时宜使用情境教学法,创设一个朋友分别的情境,让学生分组扮演汪伦和李白,思考设计两人在分别时会说的话。通过情境创设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会到朋友分别时的不舍和无限怀念,更好体会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通过创设情景教学,来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让学生在这种教学中逐步提升审美能力。

(四)品读写作方法,提高审美能力。小学生的阅历不够,见的人不多,对诗歌中的画面和人物形象难以进行合理有效地再造想象。平时要多进行课外阅读,在阅读时尝试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塑造人物性格的特点。同时对作者描述的的画面进行想象,通过再造式的想象体会作者情感,体会画面的美感。

四、结语

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不足。小学语文中的古诗教学和审美教育还需语文教师不断探索,积极寻找适合学生培养美感和感知美的方法。在搞好古诗教学,提高学生古诗学习效率的同时,帮助学生培养审美观念和发展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