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2020-12-07武想存
武想存
(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文安镇泗各庄中心校,河北 廊坊 065800)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促进学生思维、意识和能力的全面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应把握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掌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注重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抽象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本文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核心素养主要特点与意义
核心素养主要特点:涉及内容广泛,具有多元化面向,且整体性较强;适用于各个学科,具有多元化场域,且跨界性较强;不仅培养知识能力,还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具有多元化功能,且培养时间长,能影响学生一生;培养过程复杂,内容较为深入,具有高阶层复杂性。意义:核心素养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课程改革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从学生角度分析,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同时促进学生多方面综合能力的发展;从社会角度分析,核心素养可以健全社会功能,为人与社会联系奠定基础,构成良性循环。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一)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的职业素养是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决定性条件,教师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从总体上来看,小学数学教师的职业素养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感三个方面。一是专业知识。小学教师要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对相关概念的把握要准确、并融会贯通;同时要掌握学科前沿知识以及相应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新技术。二是专业技能。数学教师必须要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如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掌控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反思总结能力以及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等,才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因此,数学教师要通过专题学习、课程实践、观摩学习等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三是专业情感。专业情感是数学教师精神层面的素养,主要包括教师对职业与学生的热爱、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先进的教学理念等,是数学教师保持最佳的教学状态,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保障。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对工作认真负责,同时对学生既热爱又要有耐心,竭尽所能教授学生数学知识与能力。
(二)以教学方法变革为手段,掌握核心素养教育的方法
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意识与素质是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前提。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深入学习新课程方案,认识新课程方案中数学学科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形成实施核心素养教育的思维。要深入领会核心素养的实质,把握其内涵,掌握核心素养教育的方法,形成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式的运用以及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方法上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学生对于新课程的接受能力。要处理好学生的核心素养与数学核心素养的关系,从培养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要根据新课程方案的要求,适时补充新的教学内容,设计情景化的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融入社会生活之中。
(三)充分结合生活实际
数学知识具有较强逻辑性,对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要求,而小学生好奇心较强,对学习和生活都非常感兴趣,因此,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能够有效促进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效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比如,在“找规律”教学中,一些学生只注重课本知识,但不能通过其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大量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实例,也可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生活中存在的规律,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本知识。教师可列举瓷砖问题,让学生找规律并思考排列组合问题,让生活与教学内容有效结合,能大大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四)以数学问题为载体,培养学生数学抽象能力
数学学科逻辑性强,需要缜密的思维: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的特性,需要高度的概况能力。数学内容抽象,如空间形式抽象,数量关系抽象,学生一遇这些问题就会无所适从,思路受阻,阻碍了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发展。教师要将话语权交给学生,激活学生的思维,排除学生思维障碍。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如,在帮助学生理解正数和负数的定义时,倘若将正数定义为“前面带正号的便是正”给负数的定义是“前面带负号的就是负数”。这两个定义能说明是正数?是负数吗?显然并不能,如果给正数定义为“大于零的便是正数”,负数定义为“小于零的便是负数”这种定义方式便不会造成上述的其一,也能帮助学生理清概念,将正数与负数以“0”为基准点,分为左右两部分,学生很自然就能得到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教师要通过学生的讨论让学生从中得出结论,要比学生死记硬背效果会更好。
(五)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训练
创新能力是新时代学生一生受益的关键内容,对学生当下的学习也有重要意义。数学教学中要求“举一反三”,且同一题目通常存在多种解答思路,教师应注重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鼓励学生创新。例如应用题训练,可通过假设未知数求解,也可通过顺推、倒推甚至数形结合法进行求解,教师应在不告知答案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思路分析问题,并邀请不同解题方法的学生分享自己的成果,予以肯定和表扬。在解题过程中学生逐渐养成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的良好习惯,思维更开阔,对不同知识的理解程度、掌握程度和应用程度也都有所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