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研究
2020-12-07贾若雨
贾若雨
信阳农林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作为拥有上下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培育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党和国家领导人通过对革命、建设等一类的改革过程进行总结,得到的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社会主义文化。
一、高校思政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意义
将我国的传统优秀文化增添进高校思政课程当中,令高校学生能够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力量,可以强化高校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提升其精神境界,从而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一)坚定高校学生的文化自信
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部分,将这种文化传承在中华儿女的血脉当中,使其成为人民发展进步的脊梁和基石。高校在进行思政教育时要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弃传统文化的糟粕,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使其了解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从而延续文化的生命力。
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源自我国千年来灿烂的历史文化,若离开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发展,那么中华儿女便无法谈及文化自信。新时代高校所要培养的文化自信,既包含了学生对社会主义进程中总结出来的先进文化的自信,也囊括了对我国文化传承的自信。因此,在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应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讲授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解,令高校学生能够更好的体会到新时代这两者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文化自觉性,来提升其文化自信心,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
(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囊括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理想信仰等内容。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培育满足社会主义需求的核心价值观并使其茁壮成长的良田,能够培养中华儿女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倘若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变成无本之木,再没有发展进步的可能。因此,现今高校思政教育应当在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更好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引导学生主动从传统文化中获得力量,令我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焕发出耀眼的光芒,从而使高校学生更好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令其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意识,实现爱国主义精神的提升。
(三)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随着现阶段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高校学生正处于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之下,其所处的生长环境和获得的资源都将影响今后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因此,高校的思政教学不止要培养其思想认知,还要引导其行为习惯,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自古以来我国的传统教育都很注重对思想道德方面的文化建设,其中包含了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等内容,在高校的思政教学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加强高校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帮助其远离社会上盛行的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问题,使其形成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思想理念、价值取向等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培养符合当代社会需求的优秀继承者打好基础[1]。
二、高校思政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方式
在我国全面推进文化繁荣的背景下,要真正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需要对课程目标、教材编订、授课方式等多方面进行融合创新,将思政教育贯穿于高校教学的各个方面,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确保思政课与专业课平衡发展。
(一)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仍在现今社会被部分高校所忽视,未能将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和学生的日常工作学习重点局限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略了思政课程的重要性,使其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仅停留在表层,没有进行深入的讲解分析,不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为使思政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能够凸显出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中发挥的作用,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有所侧重,通过加强传统文化中德育的方法,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教师可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讲解一些当下社会热点问题,如现阶段市场经济环境复杂,存在社会整体道德素质滑坡的现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讨论,使学生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形成热爱祖国、孝顺父母、服务社会的思想观念,养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加强教学的实践性
现阶段,在部分高校的思政课程中,教师没有充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内容,令高校思政教学内容与社会需要严重脱节。比方说,一些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内容,仅将仁爱思想、拼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等内容,作为现今思政形成的过程中的组成部分来进行讲解,而不是单独列出来进行说明,使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深化,大大降低了思政教学的实用性。这种过时的教学方式不但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教学效果,还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学习效率下降等不良后果。
在进行高校思政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过程中,高校可以通过增添社会实践的方式,增强学生对思政知识的理解掌握,从而提升其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具体来说,高校可以通过改革已有的思政教学,增添实践教学的方式,将实践纳入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增添传统文化教育和历史事件教育,使其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是非观。通过这种方式令学生真正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不将全部重心放在专业课的学习上,而是注重自身水平的综合提升,通过融合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思想道德建设的兴趣,自觉强化思想道德修养。
(三)重视环境的熏陶性
现今社会是一个互联网飞速发展的社会,文化全球化令学生所获得的知识途径越来越多,由于高校学生更多的受到西方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影响,没有充分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使其对文化的辨识能力不够强,造成其思想行为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冲击,无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的现象。例如,现阶段网络上盛行的拜金主义、个人英雄主义等思想观念,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巨大的不良影响,使其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人的思想行为模式结合起来,影响了将来的社会生活。
高校的思政教育是一项长远的工作,不应当仅仅局限于课堂,而应当充斥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营造良好的高校思想文化氛围,使学生在传统文化润物细无声的滋养下,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观,通过带有传统文化风格的校园建筑、人文景观等校园氛围的影响下,养成平和的心态。比方说,高校可以通过在校园内放置孔子的雕像、在走廊悬挂古今名人的书法画作、在教室内悬挂一些名言警句等一类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方法,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使其通过传统文化的感染,约束自身的言行,加强对思想政治的学习[2]。
(四)思政教师加强学习传统文化
高校思政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效果会受到思政教师的深刻影响,因此要对建设思政教师队伍的工作引起重视。需采取相应手段提高思政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以确保传统文化能被融入到思政课程教学活动中。对于高校思政教师本身来说,也应该对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引起关注,通过不断学习,积累更多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能深入去解读文化,对文化有更强的包容性和正确的认知。能准确把握传统文化中的知识点。另外高校思政教师还应该意识到学习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性,展开深入的研究,将文化与思政教学联系起来,并在实践中强化自身的教学能力。
比如某大学举办了“传统文化与大学教育”的论坛活动,积极倡导在大学教育中弘扬中华传统的优秀文化。传承并再造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复兴的保障,也是国家崛起的精神保障。该论坛会议倡导大学教师展开传统文化的“再学习”活动,除教师本身主动学习传统文化外,学校方面也应该为教师提升传统文化修养提供支持条件,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进修活动,具备内容丰富的特点。教师在学习传统文化时,应综合全面进行分析和梳理,能提炼精华,并在现代语境中激活,对中华文化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兼容方式加以研究。大学教师不仅要做好基本的科研计划,还应该多关注一些与文化传承有关的问题。能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出发,面向重大的历史性课题展开研究,并做出贡献。另外大学教师还应该积极参加一些以学生为主体的文化传承项目,为学生提供指导意见,也做好示范。
(五)整合资源,内化思想
现如今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各大高校正在积极推广网络教育平台,这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学校可创办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网站,制作出精彩纷呈的宣传片,促进当代大学生对该课题引起关注,同时这也是一种能够感染和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的方法。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性,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走进学生,留存于青年心中。实际展开教学活动时,除利用网络资源外,还可引用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深刻影响力的红色资源,开展主题教学活动,内化思想。引用当地的传统文化资源要求教师善于整合,需深入了解并加以分类,条理清晰向学生普及传统文化知识。另外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能更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学生好奇。
比如某学校将孔子文化作为重点内容,并坚持“创新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针,开展了“孔学堂传统文化公益讲座”,建立“孔学堂”主题网站,举办丰富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促进学生感悟中国智慧,充分突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化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带领学生浏览网页,对课堂教学的平台加以拓展,同时也丰富课堂教学的模式,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作为基础内容,改革并创新思政课的形式。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慕课和微课,从而有效优化思政教学成效。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有着延绵不绝的生命力,可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在教学活动中虚心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洗礼。
三、结论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包罗万象,源远流长,十九大报告指明了,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的兴盛与国运的昌隆紧密联系到一起。若中华儿女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不能实现文化的繁荣昌盛,更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