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创设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境
2020-12-07羊兴军
羊兴军
山东省泰安市实验学校万境水岸小学,山东泰安27100
在小学阶段教学中,语文是一门至关重要的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基础性的支撑作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热情通常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学效率的提升。而新课改背景下,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开启学生的自主学习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基于此,本文将从借助教学情境教学方法进行情境创设,以实现营造良好的语文教学氛围,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1 开门见山,巧设问题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应根据教师的小学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因材施教地设计合适的教学情境,最终实现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采取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增进对知识的理解。因此,在面对具有较强知识性的学习内容中时,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的教学方式,去除与学习关联不大的繁杂内容,首先帮助学生了解课程的重点,在清晰了教学目标之后,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教学。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投入热情。
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赵州桥》教学中,其中的教学重点在于如何帮助学生学习课文中在围绕一个意思的情况下将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其教学难点在于如何从课文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边事物的习惯和对中国历史遗产的热爱与保护。因此,在课程的一开始,我一边拿出事先打印好的赵州桥的图片,一边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给学生抛出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请看这座雄伟而美观的桥,谁知道它叫什么桥?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是谁设计建造的?”有了这样的问题创设,学生们大脑中的那根弦很快被绷紧,也引起了对课文探究的兴趣,很自然、贴切的地就进入到了课堂教学环节,然后,笔者为学生们进行了课文泛读,从中寻找答案,通过对课文的初读,增进了学生对“赵州桥”的整体感知,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
2 寓教于乐,创设游戏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玩是他们的天性,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无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过于急躁的进入课堂教学,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大脑思维,则会增加学生课堂学习的疲乏感,没有好心情的学习将是无趣的,也必然成为一种思想负担[1]。”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学习需求特点,适时创设与课堂知识密切相关的游戏教学情境,唤醒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参与热情,激发其探索欲望,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如,在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教学中,笔者事先准备了一些头饰,让学生根据课文朗读的内容进行分角色表演,在这种教学尝试中,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都非常高涨,积极踊跃的参与,表演非常投入,朗读也特别有感情,在这种教学氛围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为透彻,同时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进师生情感交流,帮助学生树立语文学习自信。
3 学以致用,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余文森教授曾在教学情境创设研究中阐述:“情境创设应强调生活性,其实质是解决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关系[2]。”由此可见,教材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借助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和认知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赵州桥》教学中,考虑到生活在现代的三年级学生对古桥认知的有限性,我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播放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各种各样的桥,有效激发学生对“桥”的兴趣,然后让学生联想身边见过的桥的样子来结合课文内容,了解赵州桥的特点、外观和历史地位等,进一步增强对能穿越千年时光的桥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理解造桥难度,通过“赵州桥”领略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学生保护古桥梁等建筑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还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动手自己造纸桥,从而更深刻的理解到造桥的不易。教学结果表明:此法不但增强了学生对识记生字的理解和认知,增强对赵州桥“坚固”含义的深刻理解,更从内心油然而生出一种保护我国宝贵历史文化遗产的决心和自豪之情。
4 深入浅出,锤炼语言描绘情境,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无论采取哪种教学方法,其实施都离不开教学语言,否则将无法创设教学情境,即便创设了相关情境,也无法达成教学目标,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由此可见,教学语言是创设教学情境的基础[3]。为提升学生的学习层次需求,激发其探知欲,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通过引导学生品读课文的方式锤炼语言描绘情境,以提升学生学习“围绕一个意思的情况下将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如,在《赵州桥》第二自然段解读中,笔者通过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边听边画的方式将文中具体写赵州桥雄伟、坚固的词句画出来,重点理解“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没有……只有……横跨”“创举”等词句的含义,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体会作者情感,由此,学生总结出“赵州桥雄伟,十分坚固”的特点。
5 一石三鸟,感受迁移写作情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任何能力的形成,都需要通过持续的实践和反复的训练得来[4]。为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抓重点词、理解一段话的学习方法,根据教材的特点,笔者在《赵州桥》的第三自然段进行了大胆放手,让学生运用方法进行自学。先找重点词“美观”,再总结出“赵州桥什么地方美观?怎样美观?”然后通过同桌组队讨论的方式结合自学,找出文中关于“龙”的描写的句子,并标出共描述了几种龙。在此过程中,笔者还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投影出了三种龙的形态,学生通过对图片中各种龙栩栩如生之姿态的观察,结合图画对文中所提到的“缠绕、前爪、抵着、回首遥望”等词语的内涵进行理解参悟。并通过指名读、自由读、齐读和分角色读等不同形式的反复朗读,体会其美感,尽量做到人人参与,各个实践,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品位文中龙“活”的感觉,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此外,笔者还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写法特点,根据龙的描写的句式关系进行“总—分”写法的替换,围绕所学的“桥”这个词,用“有的……有的……所有的……”进行创作,实现了训练联谊,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说话能力均得到提升,可谓起到了“一石三鸟”之效。
6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适当创设情境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增进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易”、“趣”和“活”,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