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与专题教学相结合新模式探究*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为例

2020-12-07张晓忠刘小刚郑克岭

山西青年 2020年16期
关键词:思政教学模式同学

张晓忠 刘小刚 郑克岭

1.江苏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2.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8

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了教师在搞好思政课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他提出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方法论原则。为此必须以此为职业依据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探索。

一、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原则与方法论

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改革既具有必要性,又有紧迫性,将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承担更加繁重的任务,同时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还要总结改革开放40多年来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经验与趋势。我们要认真解读习近平总书记3· 18讲话关于思政课教学改革重要方法论原则,包括“八个统一”原则即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建设性和批判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性和多样性、主导性和主体性、灌输性和启发性、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等的统一,遵循“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的原则。“翻转课堂”尤其适用于本科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改革。翻转课堂不是简单的顺序颠倒,而是场所与时间的交换。为此要对翻转课堂基本模式在国内外的兴起与发展及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运用的优越性、难度和局限性加以剖析。探讨专题教学的嵌入式模式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特点、原则与改革的必要性。对专题教学与翻转课堂两种教学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二者优缺点的互补性及其有机融合。之所以将专题教学法嵌入翻转课堂,主要是为改变原有的以传授抽象理论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构建新的学习流程,即一种以传授抽象理论知识、学习方法和进行思政教育并重的全新模式,最大限度地实现高校思政课两大功能:做人与做学问。专题教学和翻转课堂的融合让学习变成互动体验,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教学方式从灌输式转变为互动式。我们在前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对党的十九大后新修订的2018年版教材及教育部2019年6月推出的马原课《专题教学指南》进行翻转课堂与专题教学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思政课中的“三进”工作。

二、翻转课堂与专题教学方法的界定及其融合

“翻转课堂”是指学生在课前利用教师制作的数字材料(音视频、电子教材等)自主学习课程,然后在课堂上参与同伴和教师的互动活动(释疑、解惑、探究等)并完成练习的一种教学形态。2007年美国人萨尔曼· 可汗(sal—man Khan)利用网络视频进行“翻转课堂”模式授课获得成功,以他命名的可汗学院“翻转课堂”教学被加拿大的《环球邮报》评为“2011年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①翻转课堂新模式并不是万能的,也存在这某些不足,还须在课程教改的实践中,依据办学层次的不同与不同课程的具体特点,与专题式教学等其它教学改革手段结合起来运用。国内学者较早地就进行了高校思政课专题教学研究,并发表论著。学者们对高校思政课专题教学的特点、价值及优势、模式构建,基本流程、教学设计、现实路径及有效性,对具体课程的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等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2017年国内就有学者从开展专题式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改革视角,首次提出“专题式翻转课堂”教学新模式,并对其在高校公共基础课的运用进行了初步的有益探索。②而更早,在2015年有学者就基于翻转课堂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马原)专题式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质性研究,探讨和剖析了翻转课堂的特点、优点及专题教学法的价值、类型和实施途径,对于《马原》专题教学如何融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进行了设计。③《马原》专题式教学所承载的系统抽象的理论内容,只有在借用线上网络资源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中才能加以完成。应探讨三类专题类型的不同融入路径,包括理论精讲解疑型、价值引导热点型、问题解析重点型等分类及不同融入模式,具体指专题的微课化、小型化与讨论式、辩论式、调查法的融入及结合,即嵌入式教改设计。还应该把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近年来倡导并践行的“双师双进”(校内外专兼职教师走出去请进来)实践教学模式引入专题教学,融入翻转课堂教学。

2020年4月中旬,因疫情影响,我们利用网课对两所学校的相关班级(包括17级的人文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商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等)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回收到363份有效问卷。

调查结果显示,54.27%的同学对于翻转课堂不大了解,41.87%的同学对于翻转课堂是了解的,3.31%的同学对于翻转课堂非常了解。

79.34%的同学认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改革是有意义的,11.29%的同学认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改革非常有意义,9.37%的同学认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改革是没有意义或者意义不大的。

在翻转课堂教学方式中,大多数同学认为应该发放必要的资料。认为课件应该发放的有92.29%,教案应该发放的有68.87%,视频应该发放的有69.7%,阅读资料应该发放的有71.9%,练习题应该发放的有49.59%,课内实践题目应该发放的有47.93%。

绝大多数同学都喜欢专题讲授和观看视频。喜欢自主学习的有56.47%,喜欢专题讲授的有83.47%,喜欢问题研讨的有49.04%,喜欢观看视频的有78.24%,喜欢上台展示的有12.67%,喜欢课上练习的有30.03%。

过一半的同学认为,会在思政课讲授前阅读和观看教师发布的翻转课堂资料。调查结果显示8.54%的同学会阅读和观看全部资料,52.62%的同学会阅读和观看大部分资料,37.19%的同学会在阅读和观看少部分资料,还有1.65%的同学认为他们没有时间看。

大部分学生会提出问题经学委汇总反馈给老师。调查结果显示,23.69%的学生能够提出问题,3.58%的同学不能提出问题,36.94%的同学有时会提出问题,5.79%的同学不会提出问题。

绝大多数同学课内实践比较喜欢案例和实事。80.99%的同学比较喜欢案例,27.55%的同学比较喜欢问题,78.79%的同学比较喜欢实事,60.33%的同学比较喜欢人物,23.69%的同学比较喜欢模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授课方式同学们都很喜欢。其中喜欢系统讲授的授课方式占27%,喜欢专题教学的授课方式占33.88%,喜欢翻转课堂的授课方式占17.8%,喜欢专题式翻转课堂的授课方式占22.04%。

专题教学中同学们更喜欢问题剖析的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喜欢理论讲授的同学占21.49%,喜欢问题剖析的占46.28%,喜欢观看视频的占31.4%,还有0.38%的同学喜欢学生讲解。

超过一半的同学认为可以在专题式翻转课堂课堂上进行师生、生生互动,研讨式教学。调查显示,喜欢专题式翻转课堂课堂上与师生、生生互动,研讨式教学的占31.96%,不喜欢专题式翻转课堂课堂上师生、生生互动,研讨式教学的占5.51%。

三、专题式翻转教学模式的设计及其运行保障

专题式翻转教学模式的设计一般包括教案、课件、视频、延伸阅读资料、经典文献资料等网络平台资源。包括“课前——课中”流程设计,并结合不同年级、专业等大班特征。

(一)课前。教师要准备教学资源,包括建班级或学委QQ群或微信群,相互了解,按照17个专题发布阅读材料、电子课件和教案、长短视频资料、练习题、搜集问题等。课前师生承担各自的任务,任课教师负责制作专题翻转教案、课件、搜集网络微视频资料、提供丰富的网络平台资源,并提出疑难问题。

(二)课中。课堂上教师要变课程主体为指导者,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交流互动。每节课堂又分为4个步骤:(1)掌握要点告知,包括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等;(2)观看课上短视频、提问思考及个性化指导,17个专题的讲解、分小组讨论、发言、汇报、交流等;(3)师生沟通互动后由教师进行简短点拨总结、反馈评价等。(4)布置课后预习及其自主学习内容,也包括学生制作微视频及其课件等。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反馈教学意见与效果。

还可通过”双师双进”教学模式把校外专家、劳模、知青、社区干部、农民工返乡创业典型、乡村振兴典型带头人等请进校园,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奔赴社会、机关、工厂、乡村、社区等方式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并突出常州三杰红色文化等常州地方特色。

对专题式翻转课堂新模式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教材体系向专题体系转化困难、大班教学影响翻转互动、学生不去阅读浏览发布资料、课上提不出问题,课堂展示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应作出运行中的相关机制保障和对策性措施,包括大班授课的减少及硬件设备的提升与更新、数字平台建设与大数据的应用、财政资金支持;理论性、技术性、程序性保障、过程管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等,并依据问卷调查,及时跟进完善。但也要防止教改功利化、教学过程碎片化和娱乐化等问题,尤其以“六个素养”提升教师素质。

注释:

①萨尔曼· 可汗.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互联网时代的教育革命.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②王华玲.专题式翻转课堂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7(12).

③张艳红.基于翻转课堂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式教学模式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16.8(中旬刊).

猜你喜欢

思政教学模式同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