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民族学视角下的少数民族教育问题

2020-12-07朱蕾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族信息化

◎朱蕾

一、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现状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拥有56个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达到1.2亿人,民族成分多,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基于分布区域、历史沿革等因素的差异,风俗文化和宗教信仰均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也造成了我国民族工作和教育的复杂性。基于对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整体性分析,考虑社会、历史、自然条件,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等原因,排除藏族、蒙古族这两个有一定教育基础的少数民族外,其他地区的少数民族教育普遍落后,教育差距明显。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教育才开始迅速发展。

二、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质量不高,基础偏薄弱

相比而言,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比较落后,无法跟上现代化教育的快速发展,而且受地区因素和教育因素的影响,整体教育水平并不高。当其他地区的教育得到快速发展的时候,少数民族聚居区如偏远山区、草原、沙漠等地带,社会生产水平低,经济落后,发展困难,造成了它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

(二)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制约教育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通常来自本民族,受地域和条件的限制,很难留住好的教师,引进专业课教师的难度也非常大。此外,因为办公条件比较差,导致一些优秀教师转行、考研、转学。地区差异和人才引进困难是少数民族地区面临的严重问题,直接导致其教育落后于其他发达地区。最近两年,国家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大力支持,开放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学生可以走出去学习,看一看新的世界,不过却造成了当地大学生不愿意回家工作的局面,导致当地人才短缺。

(三)学校硬件设施不齐全,教育经费保障不足

随着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教育工作改革正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面临着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通常情况下,教学资源满足不了现代化教育的要求,造成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内部设施设备严重不足的局面,教学场所需要面临改革,而且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够完成。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比较差,教师的整体待遇不高,教育基础薄弱,学生教育困难的问题比较突出。

三、民族学视角下的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策略

(一)转变教育观念

要从根本上解决民族教育发展问题,就要在思想上落实相关的管理,将不利于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旧思想旧观念提升到新层次,将教育教学事业当成区域发展的大事,从思想源头上落实教育改革。当地教育部门应当做好少数民族人民的宣传工作,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二)打造稳定、高素质的专任教师团队

应当积极鼓励中东部地区的毕业生扎根少数民族地区,积极开展人才的引入工作,重点进行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升、福利提升,保障教师团队的基本权益。另外,拓宽教师招募渠道,鼓励师范院校和非师范院校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地区支教活动中来,给少数民族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师资支持。

(三)提升少数民族教育的信息化水平

加速发展民族教育,需要大力发展信息技术融合,加速信息化技术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落地生根,应当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信息化水平进行整体的筛查,定点定向投入资金优化教育资源。针对部分有条件的学校,架设局域网并建设计算机机房,减少和发达地区的信息化差异,应当针对教师群体做好信息化的培训,让学生能通过教师的专业化指导,享受与发达地区同样的教育信息。

(四)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双语办学

做好民族的融合和发展,积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民族语言和汉语的学习,很多少数民族办学往往都是侧重于本民族语言的学习,应当积极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双语教学,规范学生的汉语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还有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问题尚未解决,而在国家政策向着少数民族教育问题倾斜的背景之下,更应当灵活办学,做好教学改革,扎实少数民族地区的办学基础,帮助各民族学生享受统一的教育、均等的教育,以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促进我国的文化建设。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民族信息化
我们的民族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