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琉关系档案中显现出的咸丰朝中琉交往特色
2020-12-07丁伊纯
丁伊纯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 300380)
咸丰朝(1851年-1861年)时期,正是中琉关系开始走向结束的特殊历史时期。
第一历史档案馆所出版的八部中琉关系档案之中,咸丰朝的中琉关系档案共183篇。在对709篇档案进行梳理、分类后,可将其分为“庆贺”“朝贡”“遭风”“英法 ”“银两”“谢恩”“匾额”七大类。
从分类结果看,“朝贡”数目最多,最为瞩目,研究价值较高。而“英法滞琉”虽然只占7篇,但因为是咸丰朝中琉关系中的特色历史事件,所以也成为了下文研究的一项主题。
朝贡以及多次朝贡延期
清代琉球向中国两年一贡。咸丰朝朝贡次数为六次,其中四次出现了延期的状况。
延迟的朝贡及其情况如下:
第一次朝贡延期:咸丰四年(1854年)正贡。此次朝贡因为贡使到闽已晚,以及贡道所经的南方地区因起义运动而难以行走的缘故延期。清政府本来计划不令贡使进京,通过福建地方转交赏例赏给贡使带回琉球,但贡使们仍恳切请求上京,最终成行。
第二次朝贡延期:咸丰六年(1856年)正贡。此次朝贡同样因贡使到达福建已晚,而贡道因农民起义变得不能行走,只能改路而延期。但贡使们仍然坚持上京。
第三次朝贡延期:咸丰八年(1858年)正贡。此次朝贡延期原因和之前的咸丰四年、六年朝贡相同。
值得一提的是,这届贡使因为局势混乱的缘故,长期滞留于福建,不仅未能赶上惯例的“元旦朝贺”,到京延期半年,也使他们巧合地碰上了咸丰帝的生日“万寿圣节”,受到了不亚于元旦朝贺的隆重接待。
第四次朝贡延期:咸丰十年(1860年)正贡。此次朝贡因贡使到福建已晚,以及贡道所经的江浙地区起义问题,以及第二次鸦片战争而延迟,最终贡使未能上京,贡物滞留福建司库。
在英法逼迫之下,咸丰帝于咸丰十年(1860年)八月八日,离京逃往承德,次年(1861年)七月十七日,病逝于承德。
咸丰帝驾崩后,贡使们仍未上京,滞留在福建。同治元年(1862年),贡使们被告知,他们不必上京,例赏由福建转交他们带回琉球。贡物则存储在福建司库之中,同治朝时期才被送到北京。
第二次鸦片战争直接影响了咸丰朝最后一次朝贡。西方列强的野心不仅影响到了中国,也影响到了琉球。
英法美滞琉事件
据《清实录》记载,早在道光朝,英法两国人滞留琉球事件就已经发生。道光帝曾多次令重臣与英法交涉撤离琉球。但直到道光三十年(1850年),道光帝去世,英法国人也未撤离。
虽然英法滞琉事件自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便已开始,但整体来说,这起事件的影响扩大发生在咸丰朝期间。
咸丰元年(1851年)正月,琉使在礼部交函求助,称英人伯德令自道光朝便逗留在琉球,还引来英国船来到琉球,招致琉球人恐慌。正月二十五日,咸丰帝命两广总督伺机与英人交涉,欲令伯德令等人撤回。正月二十八日,琉球来文求援,称伯德令仍滞琉。咸丰帝再度命两广总督向英国公使文翰交涉,并静观英国方面回应。
咸丰二年(1852年)十二月初九日,琉球又遣使来闽,报伯德令仍未撤离。此前两广总督曾向英国驻粤领事包玲质询,但无济于事。由此,咸丰帝复命两广总督与包玲交涉撤离滞琉者。同时,也命闽浙总督将包玲的回复告知琉使。
咸丰三年(1853年)六月初六日,咸丰帝再度令两广总督向英国领事开导撤离伯德令一事,还让他将英国领事的答复也交给闽浙总督。
但事态愈演愈烈。咸丰四年(1854年)四月,琉球向福建发文称伯德令仍滞琉,还引来了美国兵船到达琉球,在琉索求资源,还强行留人滞琉。
尽管咸丰帝曾多次命令重臣找英法领事、公使交涉撤离滞琉者,却仍未解决,反引来美国参与。如果不采取强力手段逼他们撤出琉球,那么就无法展示清廷对琉球的“怀柔”。于是咸丰帝紧急传令,驱逐所有滞琉船只。
据同治二年(1863年)尚泰所上奏本记载,在清帝命令两广、两江总督与英法美势力进行的交涉之下,英法美三国已经将各自的滞留者撤回,咸丰四年(1854年)六月二十三日,美国人撤离。咸丰五年(1855年)十月十九日,英国人撤离。同治元年(1862年)闰八月十九日,法国人撤离。
尚泰的奏本中,称英法美为“异类”,前来“滋扰”琉球,并且认为其撤离使琉球人“共乐更生”,清帝援助琉球的行为是琉球人眼中的“优渥鸿恩”,是值得感激的。
就此,英法滞琉事件终于结束。
结合以上三部分的梳理,可以得出,内外压力之下,中国仍对琉方不断“怀柔远人”,正是咸丰朝时期中琉关系的主要特色。
清王朝作为腐朽落后的封建王朝,具有极强阶级局限性,所以在通过档案研究清代中琉关系的过程中要贯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理念,不要受到其中封建落后的一面的影响,为封建王朝“伸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