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学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20-12-07

山西青年 2020年18期
关键词:学业辅导员思政

张 晶

太原科技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4

2017年10月,教育部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正式施行,规定进一步明确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在学风建设方面,要求辅导员在熟悉学生专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正确学习方法。由此可见,辅导员对于学生的学业指导,更侧重于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即“授人以渔”,这一规定也为辅导员的学业指导工作明确了目标和方向。

一、高校辅导员开展学业指导的内涵与意义

(一)学业指导的内涵

学业指导也称为学业辅导,美国部分高校将其界定为对学生开展的以学术为导向的辅导与咨询,国内部分学者则认为学业辅导注重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提高其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1]。学业指导的内容和形式多样,但归根结底,其仍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结合学生所学专业与用人单位需求,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学生的学业规划提供帮助和指导,最终满足学生的学业发展和成长成才需求。

随着高等教育的职业化、系统化发展,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已不只是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或是简单的日常事务管理,其对学生的学业指导也不应仅仅是提供简单的咨询、辅导或答疑,而是与专业课教师、教学秘书等老师共同构建学生的育人成才体系,合力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明确学习的目标和方向,指引学生成长成才和顺利就业。

(二)学业指导的意义

高校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不仅符合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定位,而且促进辅导员工作内容的深化和自身的发展。目前大部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仍是以思政教育、日常事务管理为主,工作内容简单浅显,借助学业指导工作,可以拓展班级建设、职业生涯规划、网络教育等工作,多项工作融合并举,不仅扩展了辅导员工作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更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自身的提升与发展。

高质量的学业指导,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发展,提高学生的就业升学率。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面临的学习和就业压力与日俱增,大学生情绪、心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以学业指导为主,结合心理辅导、就业辅导工作,从根本上帮助学生减轻或消除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和心理压力。从这一层面来讲,学业指导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成绩,更是一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培养人才的工作,而结合职业规划的学业指导,更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求职观,提高求职技能。

加强对学生的学业指导,符合高校发展的趋势,增强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多,高校将面临大学生质量下滑的严峻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未来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根据社会需求培养高技能、创新型人才,有利于增强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2]。因此,在课堂教学作用有限的情况下,学业辅导将成为补充教学、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目前高校辅导员学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辅导员对学业指导重视程度低

目前高校大多数辅导员对于学业指导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方面,大多数辅导员束缚于日常事务管理,行政工作繁多,没有时间精力开展更多、更深层次的工作,从而忽视学业指导这项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许多辅导员对自身的定位不准确,以往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重心在思政教育上,但随着社会发展,现如今高校辅导员不只是学生思政工作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更是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3]。而大多数辅导员仍只是将自己定位于思政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学业指导参与度不够,更不用说与专业教师共建学业指导体系,共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二)高校辅导员开展学业指导的专业化程度低

目前大部分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高校在选拔和招聘辅导员的过程中,更看重其是否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或是否具备思政等相关专业背景,从而忽视辅导员自身专业背景与学生专业背景的相关性。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辅导员队伍中,普遍存在辅导员专业背景与学生专业背景不匹配的现象,文科背景的辅导员担任理工科学生的辅导员也不在少数[4]。这样的学科背景差异会导致辅导员对学生的专业不甚了解,难以在专业背景上与学生建立紧密联系,普通的工作也可能受到影响,更不用说提供有效的学业指导。

此外,大部分辅导员由于长期从事思政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在管理工作方面积累大量经验,但同时因为学业指导工作的缺失或是不深入,相应地也缺乏学业指导工作方面的经验[5],专业能力和经验的不足,也使得高校辅导员难以开展有效的学业指导工作。

(三)高校辅导员学业指导欠缺深度

目前高校辅导员开展的学业指导主要以学风建设、班级建设为主,目的在于规范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样的学业指导内容单一、程度浅层化,并且从学生外部给予指导,难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此外,学业指导未能真正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缺乏指导的针对性。尽管一些辅导员能够开展相应的专业介绍、经验交流、就业升学动员等工作,对学生有一定帮助,但这样的学业指导是共通的,未能结合专业特点、学生的个人特点和发展需求而做到因材施教,学生对在校学习和未来的发展仍没有明确的认知与规划,学校也难以培养高质量人才。

学业指导要想提高深度,辅导员势必要与专业教师、学业导师等教师共建学业指导体系。但是目前的现状却是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各司其职,专业教师虽具备专业能力,但是精力主要放在课堂教学和对学生的考评上[6],辅导员虽然与学生具备密切的联系,但是工作侧重的是学生日常事务的管理,两者工作交集少。而学生存在学业问题很可能会伴随着生活压力、心理问题,这就需要专业教师与辅导员共同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才能提供有效的学业指导,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三、高校辅导员学业指导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高校辅导员要加强对学业指导的重视,明确自身职责

辅导员要加强对学业指导的重视,首先要对自身定位、工作职责有清晰的认知。辅导员具有管理者和教师的双重身份,这意味着辅导员不仅仅是学生日常事务的管理者,更是学生成长成才道路上的领路人,除了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之外,还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业指导,帮助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辅导员要加强对学业指导工作的重视,开展深层次的学业指导工作,就要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大部分辅导员的日常事务工作繁重,经常埋头于行政管理工作,尽管意识到学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但仍心有余而力不足。对此,辅导员还需从自身出发,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多向经验丰富的老辅导员请教,经常性地培训提升自我,提高工作效率,从日常事务工作中得以抽身,将精力放在学业指导工作上。

(二)高校辅导员要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

辅导员与学生的专业背景存在差异,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增强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专业匹配度,一方面需要高校在招聘过程中把好源头关,不光需要辅导员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也需要辅导员具备相应的专业背景,在深厚的专业基础上,才能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学业指导。另一方面,打铁还需自身硬,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辅导员,仍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时俱进,在专业领域获得更深的造诣,才能给予学生专业的学业指导。

已有的辅导员尽管与学生的专业背景存在差异,但是辅导员通过加深对学生的专业背景、课程设置、实践应用、就业前景等方面的了解,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通过与专业教师的分工合作,也可以在专业领域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业指导。

(三)高校辅导员要与专业教师结合,提供个性化学业指导

辅导员提高学业指导工作的准确性和专业性,仅靠自身的力量难以实现,势必要与专业教师、学业导师相结合,甚至引入专业人员,共建学业指导体系。这就需要高校将学业指导作为专业教师、辅导员的重要考核标准,加强两者的紧密联系,同时辅导员和专业教师也要转变工作观念和方法,互相借力,共同做好学业指导工作。

对于辅导员学业指导工作内容单一、深度欠缺的问题,首先要明确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根据目标和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其次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确定具体的培养途径、给予不同的学业指导,比如低年级的学生,要侧重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效率和专业技能等;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将学业指导与就业结合,通过在校学习和实践提高就业能力[7]。此外,要避免学业指导工作的僵化,还要不断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和学生特点,创新工作方法,比如利用网络平台,上传名校讲课视频、网络在线打卡、在线交流分享等,为学生提供海量学习资源,还可以督促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个别特殊学生,辅导员还可以根据学生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学业指导。不仅要结合学生个人特点、兴趣、家庭背景等因素,还要结合学生对自我发展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制定学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将学生个人的成长发展需求融入学业指导过程中,更能从内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业指导的效率。

辅导员开展有效的学业指导工作,不仅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发展,更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符合辅导员职业化的发展趋势,更拓展了教学的空间与范围。本文就目前高校辅导员学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学业指导工作改进和提升的方向,辅导员们还需结合工作实践不断探索和完善,进一步提高学业指导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为学生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猜你喜欢

学业辅导员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体育与健康学业质量阐释、构成与超越
和辅导员谈谈节日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带领中队辅导员做好少先队工作
竞选作文辅导员发言稿
业精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