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画中的多元化笔墨材料探析

2020-12-07高金科瓦房店市文化馆

艺术家 2020年3期
关键词:黄公望董其昌笔法

□高金科 瓦房店市文化馆

中国画在我国传统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中国画记录了我国的民族精神和审美趋向的发展历程,笔墨材料的相关问题是中国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很多学者对笔墨材料进行了深入而详细的探讨。由于作者水平、切入点的不同等,在分析过程中的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针对中国画的研究来说,了解笔墨材料的构成和应用,对于研究中国画的艺术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笔墨材料类别及应用多元化

很多研究人员对笔墨材料的类别和应用的多元化进行过分析,能够得到研究界普遍认可的是20世纪的著名画家黄虹斌,他研究了较多古代及现代、国内及国外的绘画作品,认为中国画的笔墨材料可以分为“五笔”和“七墨”。“五笔”是指作画过程中有五种笔法,一曰平,如锥画沙;二曰圆,如折钗股;三曰留,如屋漏痕;四曰重,如高山坠石;五曰变,参差离合,大小斜正,肥瘦短长,俯仰断续,齐而不齐,是为内美。“七墨”是指按照墨的深浅和用法将墨分为其中不同风格类型,即浓墨、淡墨、破墨、积墨、泼墨、焦墨和宿墨,这种多元化的组合用墨方式使中国画的表现力更加丰富,艺术效果更加完善。

二、笔墨材料功能多元化

笔墨材料功能的多样化在中国画中也有所体现。第一,从描述的对象来看,笔墨材料可以描述的对象较为丰富,如山水风景、人物写真、昆虫草木等,除了这些较为具体的对象之外,笔墨材料的合理使用还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一些较为抽象的内容,如画家的作画理念、作画风格、审美情趣、情绪等。第二,在绘画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对笔墨材料的不同应用也衍生出了不同的流派,不同的流派在绘画内容的确定、绘画方式的选择和绘画情趣的体现上也有较大的差别。但是从总体上来讲,无论风格、情趣、绘画方式多么多元化,都需要对笔墨材料进行合理利用。第三,笔墨材料在表现一些抽象情感上超出了其本身的存在。对于笔墨材料,我们既要将其作为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研究元素,也要将其看作画家表现个人思想情感的一个重要工具,笔墨材料的不同应用,不仅会影响绘画作品的优劣,同时也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绘画观念和绘画水平。

三、笔墨材料自身矛盾多元化

从中国画的发展来看,“笔墨矛盾”这种说法是在唐朝由著名书法家荆浩提出来的,在此之前没有人提出过明确的“笔墨矛盾”的概念。研究者对于“笔墨矛盾”这种说法的争论也有很多,从当前的研究现状来看,主要有三种看法。第一,将下笔痕迹的有无和浓淡作为划分笔墨类型的依据,这种说法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董其昌。董其昌认为,皴法与有笔相互关联,而向背明晦则与墨相关联。按照董其昌的观点,皴法这种作画方式可以从笔墨中看到纸背,是画家在创作过程中留下的笔法的痕迹,将这种方式称为有笔。若在创作过程中使用墨水营造一种若有若无的晕染效果,就很难区分作画的笔法,所以将这种方式称为有墨。第二,认为山水画创作过程中须“筋骨相连”,笔墨的用法也有区分,描处糊突其法叫作有墨,水笔不动描法叫作有笔。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黄公望。黄公望的观点和董其昌的笔墨矛盾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只是黄公望将“有笔”的概念提出的更加鲜明,具体到创作中的轮廓。面对一幅中国画,明显醒目的地方是笔,画面线条内部含混模糊的地方是墨,笔记不清晰。黄公望先生的提法更能够让我们感受到笔与墨在本质上的相同性,这表现在笔法运用之处,往往会成为墨形气韵生动鲜活的源泉。第三,从笔墨二者的材料本性作为切入点来区分。这种观点认为画笔需要人为操控,因而“多人为性”;而墨却更多了几分天然成就的色彩。

中国画是中华文化的一个优秀代表,也是我国中华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艺术成就,通过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画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历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对于我们研究了解古代人的生活形态、兴趣审美等方面也有很大的价值,笔墨材料的多元化应用是中国画创作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画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笔墨材料与中国画千百年来的发展历史生动再现了我国传统文明的强大生命力,凸显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所独有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猜你喜欢

黄公望董其昌笔法
品读
愿君读读黄公望
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
董其昌的面具
几多笔法写思情
张旭《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答案就在《富春山居图》里
人生若觉无作为,愿君读读黄公望
《左传》笔法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