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社会变迁与油画创作的关系与表现
2020-12-07西安美术学院
□詹 妮 西安美术学院
社会环境的变迁与艺术的创作是一种影响与反映,借鉴与映射的动态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变革,不仅推动了社会经济和历史的发展进程,同时也在艺术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工业生产对社会生活的改变,也成了艺术家研究和讨论的题材,从最初的反映社会现实,到后来展现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其绘画的形式语言和其中表达的情感也随之不断发展与成熟。社会变迁中的工业生产是国民经济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是衡量和体现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时代变革所产生的背景下,艺术家也紧随时代的脚步进行艺术创作与表达,在以社会变迁为背景进行的艺术创作与表达中,不仅带着一种对过去岁月的怀念,更是对工业发展所带来的文明变迁、艺术发展的趋势、民族和时代的审美意趣等问题所引发的深刻思考。
一、创作的时代背景
在油画创作的繁多题材中,工业题材随处可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对特定时期工业发展的真实写照,也是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发展现状的反映。因此,工业题材在艺术创作中的时时出现,既是生活的偶然发现也是时代的必然发展。中国工业题材的油画创作大致可以分为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年)、“文革”时期(1966—1976年)、改革开放(1978—1999年)、当代油画创作(2000年至今)四个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我国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重要时期,工业题材油画的艺术创作深受苏联批判现实主义的影响,具有浓厚的社会主义思想,提倡歌颂主题的油画创作。吴作人先生1956年创作了《黄河三门峡·人定胜天》,画面构图饱满,造型简单有力,画面用笔在湍急的黄河水上达到了出色的效果,将强烈的情感与水势相融,以抒发胸中意气。
到了“文革”时期,由于受政治因素的影响,艺术创作多被刻板夸张的套路所限制,具有强烈的“文革”时期特征,英雄主义是这个时期最主要的创作意识主导。著名油画家吴云华先生是中国新写实主义油画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虎口夺铜》生动地描绘了矿工矿下艰难采铜的场景,是比较具有英雄主义的绘画题材,歌颂了工人阶级的力量,着重表现了工人阶级为祖国的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生转变,强大的新思潮影响着艺术创作的改变,油画的艺术创作出现了更加新颖的面貌。这股新势力成长的典型是画家广廷渤,他的代表作品《钢水·汗水》描绘了四位炼钢工人劳动中的间歇场景,汗流浃背、解衣透凉,表现了劳动中的紧张和不易,强化了人物刚毅的性格,以静为主,动静结合,耐人寻味。
时至今日,艺术家对工业题材的持续关注,进一步肯定了这一题材的人文性和艺术价值。例如,徐唯辛的《矿工肖像》系列油画作品,在诠释矿工巨大的特写形象的同时,又在映射其背后的生存、生活,反映社会劳动者状态之后的社会现象问题,为劳动者造像,使观者进入沉思状态,对更深层面的社会问题引发思考。
二、创作方法分析
社会变迁所带来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需要艺术家的别具慧眼,在看似枯燥简单的机器零件、残损锈蚀中发现独特的美。在单调的工业世界里,把简单的图式语言主观地转化为有意识的艺术语言,将寻常的物质性转化为赋有一定精神面貌和时代气质的艺术作品。在当代艺术语境下,油画艺术不仅是技法和技术的熟练运用,更是思想意识、审美意趣的直接表达。油画的绘画语言作为艺术创作的一种表述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画家本我的人文情怀。当下,油画创作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趋于多元化的发展,艺术观念随着大众审美的潮流日益更新,但传统的油画绘画语言并不会落后,画面的最终呈现和表达一定是由画家的主观意识所定的。
三、创作的情感表达
艺术创作是画家有目的,有意识的主观创造,是画家自我情感的宣泄与表达,这种“自我”,在艺术创作中起到了灵魂主导的作用,是每件作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绘画的过程并不是机械地复制客观事物,而是应该充分发挥创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在感性与理性之间、意识与无意识之间寻求所谓的平衡,这样的作品才能称为一件好的、优秀的作品。在作品中,反复、纠结才正是画面中最可贵的部分,是画者思考和实验的结果,是最真实的创作情绪,如果画面中缺少了这种感情宣泄,那这张作品就是重复的复制生产,没有灵魂,没有生命力,毫无生机。艺术创作来自细微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艺术家对生活的真切感受,是对生活的表达与宣泄,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图式语系的新鲜感,还有对旧时光的留恋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