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培养“三法”
2020-12-07熊元红
熊元红
(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皂市镇完全小学,湖南 常德 41530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得到进一步加强,其中,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当下教学过程中特别关键的一个环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自学欲望,引导学生寻求适合自己的自学方式,从而在不断地的自我探索中获得更多自主学习能力,为语文的学习和自身发展提供动力。
一、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是促进学生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今社会发展迅猛,不论是今后在工作还是学习中,要想得到长远的发展,永葆竞争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是很关键的,而拥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则是终身学习的必然要求,应当重视对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环境的要求[1]。所谓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就是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掌握有效的学习技能,这种学习技能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会转化成学生的自身能力,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这对于学生长远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二)可以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说什么,学生听什么的现象,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学习思维得不到开发,对教师还存在较为严重的依赖性,离开教师,遇到题型稍微变化的问题就不会解决。这种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深深束缚,课堂效率低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说教师应当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与其灌输给学生太多知识,不如培养如何让他们掌握学习知识的能力,通过自己的探究摸索自主解决问题。这种自学能力可以让学生在任何环境下都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展开有效学习,使整个教学效率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培养“三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学欲望
对小学生来讲,他们常常对很多新鲜事物以及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教师应该牢牢抓住这一特点,将语文变成学生感兴趣,愿意探索的学科。因此,在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立足实际,以生为本,尊重其差异性,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语文学习特点,转变教学观念,突破过去单一的教学模式,采用多种可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自学欲望,在学生怀着自学欲望进行学习时,其自学能力也能通过主动地探究得到一定的锻炼。
例如,在学习《春夏秋冬》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观看关于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影像,通过这种有声有色的真实观感,引起学生注意,之后教师询问学生:“同学们眼中的四季是什么样的呢?”鼓励学生踊跃地将自己眼中的四季通过一些词语描述出来,激发学生想要深一步学习的兴趣,之后让学生自主观察课本上的图文,遇到生字词试着根据拼音进行拼读。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做一个“图片连一连”小游戏,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四个词语与其对应的四季照片连起来。教师利用情境教学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给了学生足够的自学时间,让学生通过自学认识文中生字词,获得成就感,从而自学欲望得到初步调动。
(二)优化自学方式,强化学生的自学意识
有效的自学方式是提升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教师要积极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和创新,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转变学习方式,强化自学意识。比如通过大量阅读增长视野,通过自主预习开拓思路等。预习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独立思维能力,在学生自学初期,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其制定预习的自学导学案,让学生有目标、有方向的展开自主学习,让学生的语文自学更有针对性。
例如,在学习《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时,教师运用任务驱动法,给学生制定一个自学导学案,让学生根据导学案里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展开自主预习,并且要完成导学案里的学习任务,即通过自主阅读,认识并理解文中“呼风唤雨、依赖”等生字词及其含义,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变,并能联系实际生活,有条理、有依据的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最后将课后习题自主完成,针对预习中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在课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并在教师的指引下将问题解决。相较于漫无目的自学,这种以任务驱动为主动力的自主预习,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自学质量,学生的自学意识随之加强。
(三)评价学生自学成果,增强学生自学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增强,教师对学生的自学成果进行合理客观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增强学生的自学信心。比如在针对某课的预习结果评价中,教师要以鼓励为主,主动发现学生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对于预习效果较好的同学,教师要予以充分肯定,并且让这个学生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自学心得。这种客观合理的自学评价,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更加正确认识自己的自学能力,从而激发出更多的自学潜能。
三、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培养过程中,应当循序渐进,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让自学能力扎根在学生心中。笔者根据多年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将“调动学生自学欲望、强化学生自学意识、增强学生自学能力”作为策略探究的出发点,提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三法”。总之,为了培养小学语文中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该给予正确的引导,调整教学方式,教给学生更多的自学技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自学探究中获得更强的自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