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初中美术教学对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对策

2020-12-07麦青忠

魅力中国 2020年50期

麦青忠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地苏初级中学,广西 河池 530715)

初中美术课程具有十分丰富的美育内容,在启迪学生对艺术知识、艺术思维、艺术追求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对每一位学习者来说不可或缺。在教育中,核心素养尤其是艺术素养的研究对加强人才培养战略无疑是锦上添花,进一步推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美术教育中,针对强化学生的艺术素养,是教育教学发展的诉求,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在这一培养方向中的指导,利用美术课堂构建良好的艺术教育气息,升华学生的美术情操,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等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健康发展。

一、艺术素养培养的现状及意义

(一)现状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初中阶段的教育也随着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缓慢发展情况导致美术教育也随之得不到发展。虽然许多教师开始拥有培养学生美术学习的意识,但传统教学法进行的美术教育在方式上单一,课程教育不深入而脱离学生实际生活,难以起到很好的艺术提升效果。通过跟班学习等了解部分初中美术教学的基本情况后,发现在授课过程中,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作品的完成度存在的各种问题,学生的艺术素养难以发展,艺术思维没有得到有效地发散。初中美术教学内容的广度是影响美术课堂艺术素养培养的重要阻碍,课堂教学的局限性让学生从美术学习中无法得到自身实际能力的提升,学生的学习依旧只停留在教材中,大多数教师缺少对美术课堂内容的精心安排,缺乏与艺术素养培养有关的教学实践,学习范围及美术欣赏内容仍然单一,不利于学生艺术素养的综合提升。

此外,由于受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县级城市发展,目前农村中学的美术教育发展仍然处于一个稍微落后的状态,教学重心严重偏移至其他主要学科,美术教学主要参考和依照的重要标准是教学大纲以及教案,在方式上也存在滞后性。在艺术素养培养意识上,教师缺乏正确的教育认识,阻碍了学生的艺术思维发展,难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影响了学生更好地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生活。

(二)培养意义。美术艺术素养不是具体的某一方面的技能,不是代表某一类领域的知识,是学生应具备的美术知识、习得的相关思维能力。艺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日积月累,在初中阶段,持续且合理地进行美术教育的艺术素养培养,能帮助学生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给予学生艺术创新的更多可能性。简简单单地从图画分析,很难让初中学生在脑中形成自我灵感,艺术素养的培育与发展,需要使每一位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掌握美术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思想和实践活动经验,在获得这些基本能力的基础上,将艺术素养与它们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教师在教学中把美术教学和艺术素养有效地联系起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初中美术教学学生艺术素的培养对策

(一)加强艺术素养理念普及,营造培养环境。现如今,社会开始重视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个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初中学校的美术教育要树立起艺术素养理念,在开展美术教学工作的时候,尽可能地发掘每个学生在美术上的天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创造思维能力。社会相关教育机构和各校要积极参与其中,给学生营造良好的美术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核心素养的广泛性,认识到核心素养对个人的重要性。在课堂上,老师也要按照美术新课程标准,通过各类美术活动如美术欣赏课、基础素描课及工艺美术课等活动,不断地引导学生养成较好的观察力,让学生在美术欣赏与创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利于自身能力发展的艺术素养。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课余文化活动,例如美术竞赛、美术手抄报等,引导学生大胆参与欣赏评述内容的同时,用心去获取学生的美术情绪,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魅力,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美术核心素养。采取创新的艺术素养培养办法,让学生从美术的角度用艺术的眼光审视美的事物,使学生的情感变得更加丰富,感悟美术学习的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评价事物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进步,美术的教学方式也日益增多,教师应不断推陈出新,设计新颖的美术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乐趣,使美术教学更好地符合各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初中美术教育中,不应该只局限于学校的课程资源,可以在原有新知上适当拓展延伸。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类资源,例如在学习《纹样与生活》中,努力发展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将当地古典建筑中的纹样素材引入到自己教学中,组织学生阐述这类纹样所代表的意义,与建筑之间的关系,从视觉欣赏的角度评析不同纹样的构思效果。在课中,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自我创作的机会,引导他们自主地造型,自主地进行色彩创造。这样具有实践性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自己制作并进行大胆创新,满足了初中学生的心理需求,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

(三)丰富艺术欣赏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在美术的课堂上,需要教师不断尝试不同形式的艺术素养培养策略,设计与学科相关的学习活动。例如在《美好宜人的居住环境》单元学习中,教师通过选取生活空间的构图,包括对居室装饰的设计以及色彩明暗的铺设等形式,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技法,提高美术学习效率;此外,尽可能多使用课堂示范画,造型表现,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艺术欣赏活动,阐述自己对居住空间构图的理解。在美术课堂上,通过作品的评价,与学生主动的沟通,了解作品的艺术内涵,寻找到更好的表现形式,提升对作品的全面认识,在交流中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艺术素养得到提升。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阐述,美术教育对于初中学生的艺术素养发展是不可忽视的。现阶段的初中美术教育依然有一些问题,特别是艺术素养的培养方面,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关注,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探究更优的美育方式,充分挖掘学生的艺术心理,引导学生不断完善自身的美术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