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思维发展策略探究

2020-12-07王再娥

魅力中国 2020年50期

王再娥

(邵阳市绥宁长铺民族小学,湖南 邵阳 422600)

一、小学数学教学思维发展的现状

(一)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数学教师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授课为课堂教学的中心,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忽视了有些与实际脱节的教学内容,这样死板的课堂教学,既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

(二)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小学数学教师若想引导学生深入的探究数学题目中蕴含的问题,则需要对学生进行大量的知识训练,才能帮助学生构建解题的逻辑思维,促使学生能够自主的探究数学问题的本质。但是,在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过于侧重知识的传输,而忽视了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也没有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导致教学缺乏有效性。而小学生的年纪较小,认知水平有效,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难以理解的数学问题时,并不能迅速地将大脑中存储的有效信息提炼出来,也不能凭借自己的经验解决数学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很难有效的学习数学知识。

(三)学生缺乏解题技巧。不论哪个阶段的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会运用一定的解题技巧,才能够快速的解决数学问题。而学生解题思路则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因素,只有掌握相应的解题技巧,才能够顺利地解决数学问题。在新课改之下,对于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有了明确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帮助学生掌握更多解决问题的技巧。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发现很多学生在面对难题时,存在思路阻塞、解法不对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因素主要有教师缺乏必要的解题技巧的指导和学生思维能力较差。

二、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策略解析

(一)结合生活模型,培养学生应用思维能力

生活是数学的源头,对于小学生而言,生活是成长发育的主要环境,但小学生往往难以自主将数学知识和生活相联系,这便导致很多学生难以对数学知识产生是属于自己的认知和理解。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结合生活模型来为学生解析数学知识,从而使学生能够从生活的角度认知和理解数学概念,并培养学生将生活和数学联系的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自觉带着数学应用思维去思考、分析数学问题,促进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学习理解。

例如,笔者在讲《因数和倍数》一课时,便让学生思考因数和倍数的关系和生活中的哪些关系相似,笔者先是引出师生关系和父子关系来推动学生对因数和倍数中「多对多」关系的认知,再让学生依据笔者举出的例子自己思考。随后,学生便自己提出银行和储户、顾客和商人等关系,而笔者再带着学生去评判这些关系是否能够囊括因数和倍数的所有性质,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比,学生都很好地理解了因数和倍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对生活中的一些模型进行探究,这便促进了学生对生活和数学关系的认知,锻炼了学生的应用思维能力。

(二)结合数学游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是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进行创新和突破的必备思维素养,良好的创造思维能力能够使学生在进行数学运算和考虑数学问题时,积极探究更多的理解思维以及解题思维,从而使学生能够从更多角度认知数学,推动学生对数学知识及概念的多面理解。教师可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结合数学游戏来展开,通过让学生立足于数学知识及概念去发明游戏,来促使学生主动发现关于数学知识的更多方面的应用,这便为学生创设出一个发明创造的环境,进而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例如,笔者在讲《约分(一)》一课时,便让学生思考约分的“约”是否和消消乐的“消”有相似之处,随后,笔者便让学生相互帮助以「约分」的数学性质来创设一个游戏,并让学生可以尝试参考纸牌和表格等形式来进行。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便被充分调动,其纷纷积极地和同学进行探讨,并在创造游戏的过程中,不断地去进行约分的计算,进而能够推动学生对于约分的数学性质的理解,也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游戏创造中能够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进一步地提升学生进行数学创新的积极性。

(三)结合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辨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思维能力中极为重要的一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极为重要的一项教学任务,教师只有培养学生具备了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才能够在处理数学问题时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进行,并通过逻辑思维来判断问题的处理是否存在漏洞,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高效、正确地思考问题。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结合问题情境展开教学,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进行有深度和广度的思考,锻炼学生的思辨思维能力。

例如,笔者在讲《代数初步知识》这一课时,便为学生创设出如下问题情境:已知今年小明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8倍,求再过多少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2倍?然后,笔者便让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应如何通过代数来解决以及小明的年龄是否是唯一解,学生在思考时,会先用代数问题来进行计算,再通过联系生活常识来判断是否具有唯一解,这便需要学生去进行良好的思辨,并在思辨中对代数知识的实际运用产生理解,进而能够推动学生对代数知识的掌握。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时,应从多个角度展开,以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来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多元发展,进而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能够有效提升。总而言之,思维能力是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所要形成的重要数学素养,教师应积极探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推动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完善,从而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水平基础,使学生能够在今后长远的数学学习中更加顺利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