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究*

2020-12-07郭亚婧

山西青年 2020年18期
关键词:证书院校技能

徐 军 郭亚婧 张 琼 沈 亚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0

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强则产业强,产业强则民族强,民族强则国家强。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稳步向前,急需一批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投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的大浪潮中,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技术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后劲。此番重任落在了高职院校肩上,作为类型教育的高职院校,是国家教学体系的主体,必须积极探索改革途径,系统规划,不懈努力,真正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重任。

一、“1+X”证书制度的缘起

2019年1月,国务院提出在高职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1+X”证书试点工作,其中1为学历证书,X为若干技能等级证书,通过二者互通衔接,培养学生一技多能。2019年10月,湖南省出台职教改革实施方案,规定每年选择若干所优质学校和行业企业合作开展“1+X”证书工作。11月6日,在河北廊坊,来自全国18所职业院校的学生接到了全国发出的第一批证书。一周以后,湖南在全国率先开始建立“1+X”证书研究中心,“1+X”到底有怎样的魅力,能引起国家政府、行业企业、院校大学的如此重视?通过广泛调研,参加培训交流,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向大家介绍“1+X”的魅力所在。

二、“1+X”证书制度实施意义

(一)“1+X”证书制度的实施对产业升级是快马加鞭。2018年我国技能劳动者1.65亿,占人口就业总量的21.3%,其中高技能人才仅为4791万人,仅占人口就业总量的6.2%,支柱产业人才数量严重不足;传统产业劳动力素质不高、核心技术缺乏,竞争力不足,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新兴产业人才结构不尽合理。“1+X”能造就专业化高技能人才,打破传统产业人才缺乏与低质的桎梏,有效对接产业需求和岗位标准,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与智力支撑。

(二)“1+X”证书制度的实施对教育提质是快马加鞭。根据2018年全国三次产业结构,三次产业专业点和在校人数对比,当前的人才培养在规模、结构和质量已然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1+X”坚持以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为导向,将师傅的传授过程、劳动者的学习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相统一,培养能适应岗位变迁、业态变化、技术升级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

(三)“1+X”证书制度的实施对就业惠民是雪中送炭。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招鲜,吃遍天,“1+X”能打破身份藩篱,让技能人才端着技能碗,分得更多羹。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贫困生通过“1+X”练就一身本领,获取稳定收入;非贫困生依托“1+X”改善家庭条件,提高生活品质。职场奶爸、奶妈们能获得更多陪伴家人和孩子的自由时间。新生代求职者走出职场雾霾,实现“我的时间我支配,我的工作我做主”。

三、正确处理“1”与“X”的关系

学校应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之后,积极地取得各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此来扩大就业创业的范围和能力。同时为了促进地方经济不断地发展,应充分地利用学校的资源,为社会人员提供“X”证书的相关培训服务,从而缓解结构上的就业矛盾。因此,在确认“X”证书的连接后,需要升级和设置现有的专业课程,使其具备多接口以及多元化的服务功能。

“多接口”指的是以初级、中级、高级、“X”证书的技能技术培训和考核内容来开发的三级接口课程,其中主要是通过对现有系统相似的课程进行改造来取得的,把职业工作当作导向,并通过项目进行教学,为学生参加“X”资格证培训储备工作方式、基本规范、基础理论。另外,接口课程属于“1”,学生可通过“多接口”课程进行学习后,与同等级的“X”级证书培训和取得证书对接。

“多元服务”与同一专业(或相同专业群)的其他专业合作,开发出宽口径的初级和中级共享型的接口课程,在其他领域为学生获得“X”认证书,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同时开展社会人员的类别通道,让社会人员可以通过三级接口课程之后也可以对接“X”证书的培训,从而获得相应的“X”证书。

四、“1+X”证书制度培养造就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1+X”证书制度的实施,需要院校竭力,行业、企业发力,更需要政府给力,建设优秀的培训师队伍,引领湖南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1+X”证书制度,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院校竭力,筑牢“1”的基础。要把握时代脉搏,紧跟市场步伐,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的定点式人才,为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办学模式可以因时而新,贯彻落实教育部“把学校办到产业园区,把专业建到产业链上”,实践“有核无边多点办学”办学理念,实现资源共享、技术共享、人才共享,培养造就适应产业升级的能工巧匠。专业建设因产而定,要着眼产业需求,契合企业追求。积极对接各大企业的职业标准,进行相关专业的定点式培养,形成院校与行企共促共进的合作机制。将标准意识融入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中,将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行业、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实现院校与企业的互促互进,精准化的培养优质人才,满足企业生产需求。当然,在“1+X”证书制度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让学生考取自己感兴趣的证书,体现个体差异,注重个性发展。通过技能竞赛、社团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运用学分银行机制,给到学生追求个性的广阔天地,让“X”“有迹可循”。

(二)行企发力,明确“X”的方向。行业、企业要明确“X”的技能标准,发挥主体作用,确保人岗相适。企业要真正掌握技能人才培养话语权,就要成为能下菜单的那一方,使院校根据自己的口味来设计“菜谱”。首先,根据岗位需求制定“X”证书的考核标准,发挥标准的导向性。目前,我省已开发省级专业技能抽查标准59个、对口招生考试标准17个,推动了全省高职院校与1230余家企业联合开展订单培养,订单培养学生比例达全省在校生总数的30%以上。通过以企业真实项目或工作任务为考核内容,强化专业核心技能和跨岗位综合技能。其次,要畅通“X”获证途径。行业、企业可与院校共同探索,将专业课程考试与职业技能等级考核统筹安排,同步考试评价,互相承认。最后,要实现“x”最大价值。人才是第一资源,企业需要的是对企业有用的人,要打破职业天花板,使技能人才得到公平对待,从过去的看出身转变为看技能,技能越高,职业生涯就越好。

(三)政府给力,做好“+”的保障。政府可以通过整合专业、联盟院校、组建职教集团来构筑利益共同体,实现“双核”驱动。我省积极依托示范性职业院校和骨干企业,组建了湘绣等5个湘字号特色学院,42个省级职教集团,加盟企业达1890家,真正做到了供需对接、责任共担,互利共赢。同时,做好“1+X”的文章需要树好标杆。目前,我省已经涌现出了一批优秀试点单位,支持3个城市、51所院校联合125家企业,立项建设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27个,排全国第3位;遴选立项省级现代学徒制项目60个。各级政府要抢抓机遇,充分利用试点红利,积极申报,盘活资源,以点带面,有序推开,树好标风大旗,打好开局之战。此外,在制度层面,也需要协调推进。要加强政府引导、强化企业主导,推动学校建好用好各类实训基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强技能培训和考核。我省立项建设多个国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项目和省级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通过助力产业帮扶,产业效益大幅度提升。在鼓励人才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的同时,大力强化技能培训,切实做到了将“渴求人才”的社会共识转化为“投资于人”的现实行动。希望能通过“1+X”证书制度的实施,将湖南模式推向全国,为全国教育发展贡献湖南力量;让湖南的企业走向全国,让全国的高技能人才涌向湖南。

(四)建设一支优秀的培训师队伍。建设品德高尚、专业领先者、技艺精湛、高层次的教学名师、高水平的青年骨干教师、职业教师队伍,是“1+X”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任务。学校应以教育部的重点领域“X”等级认证书为中心,与教育培训考核机构进行紧密合作,并积极地参与和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另外,还要研究初、中、高级三类等级的培训师相关资质的要求,从而使职业教育的“双师”标准意义具有丰富的黄金含量

首先,“X”资格证书的培训师是“双师”主要的评判内容。其次,组织教师来参加“X”资格证相关的技能技术培训,并将5年为一个周期与全员进行交替训练制、1年期新教师教育实习制、3年期企业实习制度相互结合,以此来提高教师高金含量证书培训的教学能力。此外,要加强培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责任,“X”资格证书培训班需要投入专项的资金进行重点开发,对“X”证书培训班的教师进行分级管理和实施配套的奖励,从职业评定的基本制度进行改革,结合教师个人发展和“1+X”证书制度,从而开启教师晋升的新途径。

猜你喜欢

证书院校技能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本刊核心证书
收录证书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劳动技能up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