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纸媒如何应对短视频的崛起

2020-12-07张改华

魅力中国 2020年50期

张改华

(郑州晚报,河南 郑州 450000)

如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最新资讯,渠道丰富多样,有微博、微信,还有各类新闻APP。现在,这样的平台又多了一个:短视频。几十秒的视频中,鲜活地传递出大量信息,仿佛就是为了碎片化时代而生。短视频时代的到来,也给新媒体和纸媒带来了冲击。在这种冲击之下,新媒体、纸媒该何去何从?

一、短视频的崛起

短视频平台的迅速崛起,对于新媒体冲击可谓巨大。当人们还在讨论如网站、微信、微博等对纸媒的冲击时,短视频已悄无声息地抢走了大量的流量和目光,成为一匹黑马,占据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短视频的迅速崛起有数字为证:上线于2016年9月的抖音仅推出半年后,用户量就破了1亿,日播放视频量超过10亿。2020年1月,抖音的日活跃用户是4亿;2020年8月,日活跃用户为6亿,7个月内涨幅达50%。不仅如此,根据抖音创作者大会的数据,2020年,抖音的创作者增加了1.3亿,说明越来越多的人不仅仅只是在刷短视频,而是参与到了短视频的制作当中,这种互动对于平台来说显然是良性的。而另一短视频巨头快手2020年的平均日活跃用户及平均月活跃用户分别为2.65亿和4.81亿,同比增幅分别为50.7%和45.6%。

不管你在何处、是否接受过专业训练,只要你有一部可以拍视频的手机,就可成为主播,向所有人直播和展示你的生活。碎片化信息与展示自我的舞台完美融合,受到了年轻人的青睐。

快手的上市,让人们更加意识到,短视频的确不可小觑。作为国内“短视频第一股”,2021年2月5日,快手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按市值进行计算,快手已经跻身中国上市互联网公司前五名,仅次于腾讯、阿里巴巴、美团和拼多多。

这一系列的数据都说明同一个问题:如今已经是短视频的天下,未来几年也还会是。于是,各路明星纷纷入驻短视频平台;商家纷纷邀请带货能力强的主播卖货,餐饮门店请来网红探店,提升人流量,探索新型商业模式;各路媒体也快马加鞭地在短视频平台开设账号,以期争得一席之地。但由于短视频的娱乐属性较强,人们往往只是希望在这里获得放松和休闲,因此,笔者认为,短时间之内,短视频平台还很难取代微博这类有着众多时政大V驻扎、并具有一定新闻属性的新媒体。

二、新媒体重新布局洗牌

面对短视频平台的迅猛发展,腾讯的微信、新浪的微博也急于在市场中分一杯羹。

微信2020年年初重磅推出视频号,它的优势在于并没有剥离微信本身,而是属于微信的一部分,只要打开微信就能进入视频号。由此,庞大的基础用户量带来的流量不可小瞧。期间,微信还将视频号进行了一次大改版,发布了基于朋友点赞的版本。新版本发布后,活跃量明显上升,用户留存提高。要想不被时代抛弃,就要一直向前。毕竟,微信已经诞生了整整10年。

微博作为重要的老牌社交媒体之一,其影响力显而易见。2020年,微博推出《微博视频号计划》,将微博视频创作者全面升级为微博视频号。微博向全行业的优质视频创作者许出了诱人的条件:将给出10亿精准广告投放资源以及300亿顶级曝光资源,并向视频号分成5亿现金,助力微博视频号积累社交资产,实现影响力提升。此举更证明了微博发展短视频的决心。毕竟,在纷繁复杂的商业时代、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在几大高手的较量中,谁是下一个王者还真不好说。

三、纸媒在重重压力之下如何应对

在经历了各类新闻网站、新闻APP、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一系列的冲击之后,纸媒的生存越发显得困难。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底到现在,20多家报纸先后宣布停刊,停刊潮愈演愈烈,令许多仍坚守在纸媒工作一线的人员忧心不已。

不过,我们也能发现,在多方冲击之下,有不少纸媒正在积极寻求出路。如郑州报业集团旗下的《郑州晚报》,通过郑州播报客户端、郑州晚报公众号、郑州晚报微博、郑直播、入驻短视频平台等多种新媒体方式,对传统纸媒的传播缺陷进行有益补充,将稿件详细内容以及视频等附带二维码进行刊发,完善整个传播链条,极大地提高了稿件的传播质量,扩大了影响力。尤其是郑直播的创立,利用短视频平台中最时髦的直播形式,对各类新闻进行直播报道,随后再制作成短视频进行传播,彰显了《郑州晚报》紧跟时代潮流的决心。

除此之外,《郑州晚报》还积极对版面内容进行重新布局,重启了此前的金牌栏目《独家责任》,通过现场采访国内热点新闻,深度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让报纸在快速传播的过程中留下一些值得玩味的厚重内容。通过一系列自我改革和提升,《郑州晚报》目前仍在省会纸媒市场占据重要阵地。

四、纸媒的自救之路

眼下,纸媒最重要的自救法宝是什么?自媒体崛起之后,受众接收信息的渠道变得多样且随意,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未经核实的消息会在第一时间满天飞。“当真相还在穿鞋时,谎言就已经跑遍全城”是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如火爆一时的咪蒙,2018年底,其公众号头条报价达几十万元之高,热度令人咋舌。但没有专业的团队、没有传播正能量的思维、没有坚持真实的媒体底线,只靠抓热点、贩卖焦虑来吸引眼球,也注定了她的自媒体之路走得不能长远。

2019年1月29日,咪蒙旗下公众号“才华有限青年”发布文章《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禁不住推敲的细节和逻辑及其传递的恶臭价值观,让众多网友激愤不已,同时也给咪蒙团队带来了“灭顶之灾”:2019年2月21日,咪蒙、才华有限青年公众号注销,今日头条(头条号)、凤凰网(大风号)、新浪微博、知乎等平台宣布关闭咪蒙账号。人民日报发布评论说:“咪蒙发道歉信,避实就虚、避重就轻,暴露出一贯的擦边球思维。当文字商人没错,但不能尽熬有毒鸡汤;不是打鸡血就是洒狗血,热衷精神传销,操纵大众情绪,尤为可鄙。若不锚定健康的价值坐标,道歉就是暂避风头,‘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就变成一地鸡毛。”这是一个很有警示意义和非常典型的自媒体发展案例,从巅峰时期的受人追捧到迅速没落的万人喊打,其实也验证了一个真理:真实,才是所有媒体的生命。

由此可见,在积极与新媒体的深度合作与联动中,纸媒的真实性和权威性仍是其保持生命力的法宝之一。笔者认为,纸媒要想在时代的浪潮中不被淘汰,应多方探讨,积极与新生事物互动合作,同时,不忘初心,保持真实,应自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