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国主义教育背景下的“课程思政”路径探索*

2020-12-07

山西青年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专业课爱国主义课程思政

姜 楠

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1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教学的中心工作,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国家和社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会议上强调,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大思政”的形势要求之下,“课程思政”的理念逐渐火热起来。而在众多的思政育人环节中,如何利用“课程思政”理念更精准地挖掘课程中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是“课程思政”一个非常必要的突破口。

一、爱国主义教育的当下必然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中华文化得以源远流长、绵延至今的核心要义,也是在每个中国人心头共鸣的主旋律,特别是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今天,爱国主义更有其鲜明的时代意义和时代主题。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我们成功举办了新中国成立70 周年系列庆祝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全党全军以及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热情和奋进精神,彰显出我们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的鲜活生命力。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让广大大学生能够继承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自觉做一名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就显得格外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思政课作为开展立德树人工作中的关键课程,是起到主渠道作用。近些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习总书记也专门召开思政工作会议和思政教师座谈会,谋划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新要求、新标准、新配方。说到底,思政课也是要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核心问题,简单来说就是要为党和国家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周恩来总理在青少年时代曾立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大志,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寄语青年大学生,希望广大青年“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时代的荣光属于青年人,而青年大学生也需要将青春理想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密结合,扎根人民,奉献国家。思政教育坚持“立德树人”,而爱国则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

二、“课程思政”的迫切需要

在大学里每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都是包含专业课、公共课、思政课等课程,大家都清楚的事实是,在任何一所大学,其开设任何的一门专业,专业课和思政课的排课比例的差距是必然的,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思政课和专业课就像一个人的前脸和后脑勺,虽说同为一体却“老死不相往来”。人们一提到思政教学,大家直接想到的仅仅是大学开设的几门思政课,又或者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部)的某几位老师,这只是他们的职责。于是得出一个结论:思想政治教育就只是思政课的事情,是专职思政教师的事情。这让很多高校的思政教育显得力量单薄且孤立。

这样的现状在呼吁社会、呼吁学校亟待改变,需要有一种全方位的力量支撑思政教学,而在这个形势之下,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理念悄然开始。

从2005 年起,以上海市的中小学出台文件作为规划,构建了“两纲教育”即“学科德育”,其核心内容就是把德育的主干内容,有机分解到各门学科中来,实际上就是把知识同价值观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在经过十年的摸索之后,在2014 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印发了《上海市教学综合改革方案(2014-2020 年)》,明确提出了要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整个教育体系中,贯穿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全过程。随后上海市各学校以示范课程为基点,陆续进行“中国系列”课程的建设,近400门专业课程申报开始试点改革,由此“课程思政”的理念从上海被介绍到全国。

“课程思政”经由上海推广全国之后,在全国高校引起了热议,大家纷纷对这样一种思政教学形式开始追捧。然而认识是具有过程性的,“课程思政”也历经了这样的过程。从认为由思政教师单一主导,到另辟蹊径开设新课程,再到现在普遍认可的协同教育,“课程思政”也在用自己方式不断更新和完善。一般认为,当下的“课程思政”是指依托于专业课及其他通识课程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包含理论和实践两个类型。依托不是嫁接,不是移植,不是复制,而是真实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细化,是每一门专业课程中“立德树人”因子的放大,从效益上来说,应当是既起到了思政育人的功能,又夯实了专业知识的学习。追本溯源,“课程思政”不是新鲜事物,不是衍生物,而是一直存在却被忽视的思政教学资源,因此如何在各类专业课程顺理成章的开展“课程思政”就是一项值得建设的工程。

三、“课程思政”理念下的爱国主义教育思路探索

爱国主义教育在大学开展往往依托于思政理论课和一些团学活动,实际上为了实现更广泛、更深入的“三全”育人体系,占比重更大的专业课程必须加入到这样的队伍中来。爱国主义的内涵十分丰富,但可以结合不用类型的专业有针对性的融入到育人体系当中来。

(一)发挥文化通识类课程优势,培育爱国主义情感

文化通识类课程是很多专业开设的必修课或专业选修课,具有很强的专业相关性,旨在提升该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人文素养,这一类课程在专业性的拓展之下,集中凸显一个特征就是“文化性”。我们知道,爱国主义教育一个重要的基本内涵就是“爱祖国的灿烂文化”,也体现在增强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这实际上是和文化通识类课程的教学目标不谋而合。目前来说,各专业的此类课程往往停留在为专业服务的基本目标上,虽从一个侧面满足了专业提升的需要,但却忽视了其中更深远的内涵。例如乘务类专业的文化礼仪课程、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文化课程、国际商务专业的中西方文化课程、酒店管理专业的饮食文化课程等,从人才培养方案的角度来说,充分满足了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但究其宽度来说,正是“课程思政”的落脚点。每一种类型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缩影,以小见大,每一类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灿烂瑰宝,整合起来就是学习中华文化的出发点。专业课教师要学会在课程教学中学会转变视角,将个人的文化体验教育转变为家国的文化观培育教育。从点滴的文化关怀中,让学生充分认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从千丝万缕的联系中,精心梳理学生内心的家国情愫,在充分认识和认同的基础上,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这亦是当下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础。

(二)打造专业技能与国家发展相结合,提升自豪感和自信感

专业核心课程是每个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的关键,也是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应该说在任何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核心课程是放在首位的。然而,即使在专业技能型的课程里,“课程思政”仍然可以准确的找到它的落脚点。

我们知道,中国在今天得以取得瞩目的成就,依靠的是发展,而发展离不开技术、离不开创新、离不开人才,而对于个人来说,“劳动崇高”的观念在今天仍是不变的真理。一直以来,我们推崇劳动模范、提倡“工匠精神”,这不应该仅仅是思政理论上的一个案例,而应该扎根于专业核心课程中。“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核心问题,专业课也义不容辞,在专业技能学习上,不单是技能学习,更是要依据不同专业的特性,让学生将本专业的学习融入国家发展的大势当中,感悟国家发展成就,磨炼自身刻苦钻研的精神,将个人发展同国家、社会相结合。每一个行业都是一种锻造,每一个职业都是一名工匠,所以就彰显劳动价值、展现个人职业风采以及积极融入新时代国家发展大势这几方面,专业技能课的更现实,也更能打进学生的内心。

(三)糅合艺体类课程感性能动性,培育有健康魂魄的新时代青年

在中学,艺体类课程经常被学校层面忽略,因为考试的需要经常处于“让位”的姿态。而在大学,艺体类课程又往往被学生忽略,因为相对自主的学习、生活空间,给学生提供的机会也更多。

而对于这类课的“课程思政”,往往在于培育健康的精神魂魄。我们知道体育和美育是培育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其本身所拥有的增强身体素质和提升审美素养无需赘述,在这里更加强调的是通过课程本身的感性特征,塑造完满的人格。在体育运动中,学生可以得到充分释放,非智性能力能够充分学习,特别是在重大体育赛事的精神,如我们津津乐道的女排精神就是中国精神的代表,这就要求在体育类课程中将体育精神融入课程教育,让学生在挥洒汗水过程中,体悟浓浓爱国之情。而对于美育,其教育领域我们更加依托于艺术教育,而众多艺术教育的形式如诗、歌、舞、画等,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元素则更为众多,无论是哪种形式的熏陶都可以将学生的审美境界同家国情怀合二为一。如同康德其著名的美学论断“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一样,艺术本就不应该是简单培养一个艺术工作者,而是一个艺术人,他是“生活的艺术家”,是一个拥有完满人格,以审美的姿态对待国家、社会以及自我人生的新时代青年。

对于“课程思政”来说,缺的向来不是内容,而是方法和态度。正如每一门专业都是在为国家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也就意味着这样的专业课本身也就具备了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核心使命。“课程思政”势在必行,面对新时代的中国,培育热爱祖国、忠于祖国、服务祖国的大学生必然使命,“课程思政”也将更加扎实的找准定位,将爱国主义教育同专业牢牢结合,也让思政教育更具有生命力。

猜你喜欢

专业课爱国主义课程思政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饲料专业课教学策略——评《饲料学》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具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加强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策略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诗歌爱国主义传统的当代性和诗人写作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