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艺术对学前儿童绘画感知力的培养
——以草间弥生作品为例

2020-12-07杨梦玥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艺术评鉴 2020年14期
关键词:草间圆点绘画

杨梦玥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现当代绘画作品从大胆形式发展到了人文精神的高度,极致地展现了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当代很多成人画家青睐儿童画中所表现的清新与率真,以刻意的形式挣脱所谓的艺术创作套路,以此获得独特的艺术个性,这样的艺术类型适合作为学前儿童①(以下统称儿童)的艺术启蒙。儿童美术是建立在其自然身心成长基础之上的表现活动,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是儿童美术教育真正的价值所在,儿童美术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一种创作教育,指引着儿童朝着“真善美”的方向发展。在美术教学中,儿童通过对大师作品的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他们对事物的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等。

一、草间弥生作品特点

作为当代最伟大艺术家之一的草间弥生,一生都在用她独特的艺术语言治愈着自己。简洁的轮廓、强烈的装饰感、鲜明的辨识度使她的作品充满了无限的魅力。她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向世界、向人们表达着独特的自我,其作品汇集圆点构建了一个类似点的世界,为受众营建了潜意识的圆点空间。圆点是草间弥生幻觉中频频出现的元素,同时也是她独有的创作的灵感。画面中夸张的造型,大小渐变且排列有序的圆点既是草间弥生对自己儿童时期恐惧的抗争同时也是她对生活的追求与向往。除了圆点之外色彩也是草间弥生作品中的一大亮点,这是她内心的真实写照,有着对世界热爱的情感与对未知生活的焦虑不安。冷暖系圆点是她不同潜意识的情感表达,其中暖色系作品多用鲜红色、柠檬黄等,画面具有强烈的对比性,用色鲜艳且纯度高。草间弥生潜意识中是渴望蜕变的,所以她的绘画作品中多以植物为题材,并将花朵、草丛、昆虫等以圆点的形式来造型,在她独有的潜意识的创作中能将具象转换为抽象,高度集中地展现出她对待这个世界的态度。

二、草间弥生作品对学前儿童感知能力的培养

儿童绘画是儿童美感认知功能的体现,儿童通过感觉、感知和表现等心理活动进行艺术创作。感觉不同于感知,感知比感觉更复杂,感知是儿童对事物理解的积极态度。一般儿童多以感觉进行绘画,而在通过引导后他们才能感知到更多物体的特征,并再结合已知的图式进行画面组织,儿童感知能力的提升是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所获得的。草间弥生作品之所以能吸引人,就在于其作品中所流露的“童真”,例如作品《花(D.S.P.S)》,造型严谨渐变大小的点塑造了花瓶的体积感,画面由红、黄、蓝、黑四色组合而成,瓶身大面积的黄色在黑色背景衬托下显得格外突出,绿色的枝叶与黑色背景相互交融,红色的花瓣点缀画面,三原色的和谐搭配体现出她热爱生活的创造力,作品展现了一个以她的视角看待的这个世界,并赋予它们情感。“童真”是她处理视觉感知的方法,她的绘画题材、表现方式与儿童画所表现的特征极具相似,所以在学前美术教学中利用草间弥生绘画作品进行教学引导,能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儿童的感知能力。

(一)丰富儿童知觉与情感表现

儿童有着一种特殊的审美知觉,就是善于通过艺术表达情感。儿童的审美感知是以表现性为存在物分类的标准,例如:树与人有一样的表现性就会被儿童归属为同类,儿童产生这样的心理幻觉是来源于对物体和图像感知的刺激,是意识状态的一种特殊反映,他们会将过去、现在、未来、想象与现实任意的交织在一起。儿童绘画在造型上多为简约,受到视觉经验与知识能力的制约,常用简单的线条进行物体概括与重复表现;用色鲜艳大胆,儿童天生对色彩极度敏感,在进行绘画时常用高纯度色彩进行填色;构图上较为随意,儿童作画的方式不同于成人,他们不会受到规则的束缚,常以看到什么画什么为准则。草间弥生绘画作品中的重复、渐变等构成形式,使作品充满了强烈视觉冲击力和内在的张力,容易让人产生节奏感、注目感等。草间弥生作品偏于平面化与夸张化,这与儿童的绘画语言特征有着高度的重合,符合儿童的审美心理及认知等特点。对于儿童来说这样的艺术作品能加强感官的刺激,能让儿童在欣赏的过程中获得愉悦感。草间弥生的美术作品中的“点”是抽象的,例如以植物为主题的《夏之花》,采用夸张的形态将花朵、树枝进行抽象表现,使画面内容与真实所见的植物相似但又不似,给儿童营造出视觉上的奇幻感,通过对作品的观察可以让儿童体会“点”的重复排列所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会产生对美的直觉感知,强烈的自我感受情感中就会激发儿童进行艺术表现,也为美的创造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提高儿童感知觉的主动探索性

知觉是一种高度选择性活动,知觉中的选择性带有主观色彩,不同性格、不同环境成长的儿童都会有着不同的选择,儿童的感知选择是非常个人化的,他们通常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进行知觉主动的探索。儿童对一切未知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他们眼中的世界充满了奇幻绚丽的色彩,他们的视觉认知主要依赖于颜色,鲜艳的颜色是儿童所能接受的,且符合儿童心理对色彩的偏好。草间弥生将人生的苦难化为艺术的源泉与动力,作品色彩中虽然反映了她强烈的“焦虑感”,但在色彩的使用上却极具创造性,夸张大胆的颜色突出主题,使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能瞬间吸引儿童的注意。例如作品《豌豆花》中黄色的花瓣上点缀着红色的圆点,绿色的长条不断延伸,撞色的搭配使儿童受颜色刺激而产生一些心理反应与情感回应。草间弥生作品中的色彩与儿童的视觉经验是高度匹配的,对儿童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作品中红色的热烈与黄色的活波,搭建了儿童与草间弥生绘画作品之间沟通的桥梁,形成良好的互动使儿童得到良好的感官体验。草间弥生所创作的部分作品是对她儿童时代的抗争,为了弥补孩童时期所留下的阴影,她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创作中的“童真”,同时也就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与观赏性,符合儿童识读的需求,也一定程度上的减少了儿童的认知负荷,这样一来作品就会对儿童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儿童便将会主动地进行知觉探索。

(三)加强儿童感知觉中的视觉记忆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书中关于儿童视觉记忆曾提到:“儿童对图形的直观记忆能力优于概念、知识所描述的客观现象”。儿童有着把世界丰富多彩的形象印在心里的能力,通常他们的绘画活动都是依靠这种强烈的记忆力来开展的。直观易懂的图像能与儿童已知的视觉经验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儿童在进行作品赏析的过程中会调动已有的审美结构,通过引导儿童欣赏经典美术作品,能使他们积累丰富的图像信息,有利于儿童智力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圆点是草间弥生独有的设计灵感与视觉语言,当画面中的点被扩张时,受众的视觉中心会不断的停留在各种圆点之上,给人一种无限延伸的思维空间。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儿童对画面形象的记忆。其作品《南瓜》系列中相互交织的圆点形成了空间的纵深感,儿童在观看时仿佛置身于其中而无法确定真实与幻觉的边界,南瓜又是儿童生活中所能见到的物品,这样一来儿童对“南瓜”的定义与绘画表现就会产生新的认识,儿童会将“南瓜”这个形象深深地存留在记忆里,在之后的类似题材绘画中儿童就能将所学到的知识进行迁移,并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表达,画面也会随之变得更为丰富生动。在绘画实践的过程中儿童也就能凭着视觉记忆对画面进行取舍、概括等。

三、当代艺术培养儿童感知力的价值意义

美感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之下的必备素质之一,儿童通过大量地观看大师作品、临摹大师作品并进行创意表现来拥有基础的美感认知,儿童在进行大师作品的赏析与临摹中能有效的提高审美力。毕加索曾说过“我花费了一生的时间,去学会像一个孩子一样地作画”,大师绘画的儿童化,是他们童心的自然流露,儿童与大师绘画的相似之处就在于他们都有着夸张的造型、色彩及独特的构图等。画家像儿童一样感性的去进行艺术创作,是艺术家感性直觉的再现;儿童经过对大师作品的欣赏与模仿是理性的促进感性再现的学习过程。这样一来,儿童与当代艺术作品之间产生了共情就能激发儿童与大师作品之间的共鸣感,使儿童通过投入到作品赏析中增强美术情感体验,开阔美术视野,陶冶性情。

每个儿童都有涂鸦的能力,他们在对生活、自然中的形象进行模仿时,通过大师作品能引导他们将碎片化视觉经验进行整合,发掘他们潜在的感知能力。儿童在进行大师作品学习时,会联动感知记忆能力,会无意识的吸收环境中的事物来进行学习,儿童对当代艺术作品的认知,可以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一颗爱美创美之心。儿童通常能在无意识的情况下画出的漂亮点线面,表达着他们内心的真实情感,培养儿童的感知能力,首先是要让儿童学会观察生活,学会分析与辨认生活中所存在的各类物象;其次是学会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能提高儿童的分析与鉴美能力;最后是要让儿童学会主观体验,学会体验丰富世界里的视觉情境,当儿童进入了主观体验时就会有更加深刻的感受,就会用艺术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物,用艺术的眼光进行绘画创作。所以对儿童感知能力的培养,是要让他们用心理活动与无边的想象力进行再创造,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不是让儿童进行盲目的再现,而是激发他们情感的自我表达,从而将所学到的知识进行迁移。

四、结语

当代艺术家他们的绘画作品是自身情感的表达,是一种高度浓缩的生活,是高级且纯粹的艺术。美育对于开启儿童智力、培养儿童良好品德,塑造儿童美好心灵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儿童身心得到和谐发展。在当今的教育改革中,美术更加注重学科的育人功能,感知能力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儿童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在学前美术教育阶段,将当代艺术引入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能提升儿童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丰富儿童的知觉情感表达、加强儿童感知觉的探索性、不断提升儿童的认知理解能力与综合素质。作为当代的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应从儿童本位出发,关注儿童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同时,加强儿童感知能力的培养,最终促进儿童人格的健全发展。

注释:

①一般指3 至6、7 岁时期的儿童。心理发展卷编辑委员会:《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心理发展卷》,沈阳:沈阳出版社,1994 年,第167 页。

猜你喜欢

草间圆点绘画
“波点太后”草间弥生:幻觉之美
草间情话
洛斯警长的终极挑战⑩
洛斯警长的终极挑战
洛斯警长的终极挑战
走进草间弥生圆点万花筒
一边草间战斗,一边弥生哀伤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