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育人爱为先

2020-12-07王伟

魅力中国 2020年42期
关键词:师爱师生关系学困生

王伟

(山东省高唐县双海湖小学,山东 高唐 252800)

著名教育家李镇西在他的《爱心与教育》一书中,开篇便提出一个问题:“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他总是不假思索地回答:“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教育源于高尚的师德,师德之核心为师爱”。这种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形成的一种道德情操和道德行为。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说:“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鲁迅说:“教育植根于爱。”夏丐尊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要想开展好教育教学工作,首先必备师爱。

师爱是建立平等、和谐、融洽师生关系的基础。在学校,师生间的人际关系是整个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全部人际关系的最主要、最基本的部分。而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启迪智慧,激发创造,使师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教和学的任务,促进孩子的发展和提高。只有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努力与学生融为一体,与学生成为朋友,感受到学生的喜怒哀乐,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师生的平等,启发学生的心灵,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和误会。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去呵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美丽可爱,却又十分脆弱,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和学生在一起,开展学生工作,无时无刻不要忘记尊重学生,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不受伤害。学生平时的生活基本上是学校和家庭两部分的衔接,经常与家长联系,可以及时交换学生的有关信息,了解学生有关学习、生活、情感意志及其发展变化的情况,更好地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真挚的师爱,是老师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老师的工作,事无巨细,随时随刻都要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用火一般的工作热情来对待。尤其是小学生,在大人眼里的小事,在他们的眼里就是天大的事了。谁的手碰着了,谁的本子丢了,谁又在说谁坏话等等,总是喋喋不休地向老师求助,老师要带着一颗童心去倾听,去认真处理好每件事情。而学生自己观察不到、感受不到的事情,老师更要细致入微地去提醒,去做。比如说冬天来了,冬天天气凉,叮嘱学生一定要吃早饭,把早饭吃热乎了;课下学生玩得出了汗,千万不要脱衣服以防着凉;哪个学生有问题理解不了,需要一遍一遍地讲解等等。爱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当你把炽热的爱通过一言一行传给学生时,学生就会更加尊重你,就会激起学生对你情感的回报,从而乐于接受你所给予的一切。

师爱对“学困生”的转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热爱每一个学生,但对于一些特殊的学生,更是要倾注特殊的爱,给他们自尊、自信、自强的力量。“学困生”是班级中最容易受伤的花朵,所以需要教师格外扶持,倍加爱护,努力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他们带去自信。当“学困生”在爱的阳光里,感受到愉快和幸福,生长出积极向上的力量,“学困生”便不再是“学困生”。

笔者曾经教过一个叫刘玉(化名)的女生,开始接二年级的时候,她在班里整天低着头,上课不专心,作业不完成,沉默、孤独,甚至看不到她的笑容……对她进行家访后,才了解到她父母双亡,跟着爷爷、奶奶过日子。生活的不幸使她的心里蒙受了一层凄凉的阴影,使她有很深的自卑感。

恰巧班里刚转来一个调皮的男生,喊刘玉是个没爹没妈的野孩子。她哭了,哭得很伤心。老师当着刘玉的面教育了那个男生,使那个男生认识到了错误,并向刘玉道歉,挽回了刘玉的自尊。老师接着和刘玉谈心,告诉她不必自卑,要自信,要挺直腰板,抬起头来,她在老师心目中是一个好孩子,老师和同学们都是她的亲人。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要找老师和同学们帮助。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取得成功,实现理想。真挚的师爱,是有感染力的,是一种师生情感的交流,那次和刘玉谈心,使刘玉受到了很大的鼓舞。从那以后,刘玉抬起头,放弃自卑,从在班里都不怎么说话,变成了在校外见到老师和同学都主动问好,而且还主动帮老师和同学们做事情。师爱建立了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架起了老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帮学生找到自信,让学生变得充满朝气。

后来,老师分几次进一步和刘玉谈心。老师告诉她将来的社会极度发达,一切都现代化了,做什么都需要文化知识,需要有综合素质能力的人。如果现在不好好学习文化知识,不锻炼和提高各种素质能力,将来就找不到好工作,生活就会不幸福。如果自己学到文化知识,自己各方面的素质能力都很高,往小处说,将来就可以找到好的工作,自己会幸福起来;往大处说,还能关爱他人,回报社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所以上课要专心,作业要认真完成。在生活和学习中,不要怕困难,要敢于迎难而上,解决不了要找老师帮助,并鼓励她只要有恒心,有毅力,有不断学习和进取的精神,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实现理想。上课时,老师专门注意了她,并时常提醒她;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关注她,鼓励她。当她的作业以及她各方面的素质能力、习惯养成等有进步时,老师在班上大加表扬。从刘玉的表情上就可以看出她内心的喜悦,可以看出激发了她奋进的上进心。在师爱中,刘玉渐渐变了,她上课变得专心起来,作业也认真起来,她的学习成绩在期末测评中拿到了第二,各方面的素质能力都变得非常优秀,而且还被选为班里的文艺委员。所以李镇西老师说,我们自然而然地走进“学困生”的心灵,他们接受时,“教育之舟便已驶入了成功的港湾。”

育人爱为先。让我们认真学习爱心教育思想,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全心全意关爱每个学生,关注学生的一切,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用师爱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去使每个学生提高综合素质能力,得到活泼、主动、健康的发展。我相信,今天,用师爱托起的太阳,明天,一定会发出灿烂夺目的光芒。

猜你喜欢

师爱师生关系学困生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谈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师生关系的构建
师爱:班主任工作的永恒主题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平凡而真挚的师爱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