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圆桌教学法在《解剖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20-12-07杨成竹

赢未来 2020年3期
关键词:圆桌解剖学实验课

杨成竹

云南省临沧卫生学校,云南临沧677000

我们在《解剖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引入“圆桌教学法。”“圆桌教学法”是课前分组,学生以组为单位围坐在圆桌旁,教师给予一定任务,围绕这个任务展开学习活动,课中解决给予的任务。本文结合学校目前开展的3D 数字人教学系统,每生一台电脑六人一组;或模型标本教学以组为单位围坐在圆桌旁的教学法,探讨其优势、不足及常见问题如下:

1 《解剖学基础》实验圆桌教学法的优势

《解剖学基础》实验课圆桌教学法是课前针对学生个性特点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围坐在圆桌旁,结合3D 数字人系统或实验模型标本进行自我学习和交流讨论,学生是课堂交流和讨论的主体,这种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自由思考和辩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2 《解剖学基础》实验圆桌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常见问题

2.1 教师“主导”式教学

教师把圆桌作为一种形式而已,虽然已经把学生按圆桌方式分组,但是座位永久固定,没有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做适时调整。课堂上教师怕学生哪里没明白,于是讲得多,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思考的机会少,这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效果肯定不理想。

2.2 学生“自娱自乐”式学习

绝大多数中职学校学生自我约束力较差,活波、好动,学习主动性较低,加之理论课没有学好,实验课也不知道看什么、怎么看,那些需要重点观察学习?笔者就曾遇到过这样的问题,《解剖学基础》部分学生仅仅去看课本中的彩图,学生花了大量时间对照课本彩图,因内容太多根本没记下重点;又或者是现在的3D 数字人系统实验课,虽然绝大多数系统观察起来比较形象直观,少部分学生仅对3D 数字人系统中图谱旋转、拆卸等功能感兴趣,上课做一些与课堂学习关系不大的事情。

2.3 课堂缺乏有效反馈

由于教师课前计划不充分,时间分配不合理,时间到并结束课程,教师对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没有进行检测,故不能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知识的情况;或反馈仅仅抽查到少部分学生,不能真实反馈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

3 解决措施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组织一堂有效的《解剖学基础》实验课?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3.1 教师课前做好合理的教学计划

教师课前明确教学目标,把重难点区分开,对课堂时间进行一定比例分配,教师虽然讲授时间不长,但却应对每次实验课具有纲领性的指导,主要讲解本次实验目的、需要掌握的内容、模型的数量和种类、封装标本的内容以及如何利用3D 数字解剖学教学系统观察本次课内容。

3.2 备学生、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不可能做到一个圆桌配备一名教师,那么合理分组就显得尤为重要。开始上理论课教师就要认真观察学生,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性格、爱好和特长等,根据学生特点,把他们分到合适的组里面,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让学生明白小组是学习的“主战场”,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从而有利于更好的开展下一步圆桌教学。

3.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长期教育和班主任工作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不爱、不能、不会。刚开始教师要慢慢引导学生进入这种专业课程学习模式,教会他们学习方法,学生适应后,再开展更丰富的实验教学活动。

3.4 测试

采用圆桌教学,测试也是必要的,大部分的测试是基于学生知识的精确性、思想的创新性、以及他们表达想法的能力,个人认为测试可以采取两种形式:

3.4.1 传统测试

教师针对本次实验课学习内容,随堂测试,从每一个小组中抽查一至二个学生提问或请学生举手回答问题,答对答错有相应的奖惩机制。

3.4.2 借助信息化教学平台测试

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选用3D 数字人系统配套练习或教师提前准备好图形题,借助云班课、雨课堂和3D 数字人教学系统等学习平台,每次实验课结束前,预留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让所有学生在电脑或手机上完成相关知识测试,导出答题情况数据分析。

3.5 反思总结

通过圆桌教学开展情况、结合测试成绩分析、学生问卷调查表的发放等。教师对“教”和“学”进行反馈总结,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适时调整圆桌教学策略,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

4 结语

通过组织开展高效的实验教学过程,最大限度发挥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课后进行全面客观的考核评价,同时教师应及时对考核评价结果进行教学反思,改进不足,最终让每个学生都喜欢这种教学方法并且学到知识,为学生后续临床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人体结构学基础。

猜你喜欢

圆桌解剖学实验课
石道圆桌(一)
圆桌讨论纪要
圆桌讨论纪要
圆桌讨论纪要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自由”的实验课
上实验课
解剖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开展
不同教学模式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