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性音乐鉴赏在高中音乐教学的作用思考
2020-12-07陈春莹
陈春莹
(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学,福建 泉州 362000)
引言
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高中音乐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互动性音乐鉴赏的开展促进了传统音乐教学方式的变革,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互动性,可以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不断强化。而如何开展互动性音乐鉴赏,是高中音乐教师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互动性音乐鉴赏课的内涵
互动性音乐鉴赏课的开展,强调通过探讨的方式来传输知识,这就有助于师生之间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精神层面的交流更为密切,因而互动性音乐鉴赏在教学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通过互动性音乐鉴赏的开展,教师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思维状态,对学生思维流动进行把控,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疑惑,教师也能够及时做出引导,促进问题的解答,这就能够促进学生鉴赏思路的形成,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音乐鉴赏水平。
二、互动性音乐鉴赏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在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以互动性音乐鉴赏为支持,能够更好地讲解音乐基础知识,强化学生的理解,尤其是高中所接触的音乐作品在曲风、流派、情感等方面的难度明显提升,通过互动性音乐鉴赏的开展,便于教师从不同角度来进行评说,能够从结构、节奏、旋律等方面来对比作品,强化学生感性认识,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音乐鉴赏实践中,促进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不断提高。
三、当前的高中音乐教学情况
(一)音乐教学目标现状
音乐教育家认为音乐具有两种作用,首先是创造能够给人的感官带来愉悦的事物,其次是使人的热情被激发出来。当前,音乐教学中忽略了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和情操的熏陶,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兴趣较少,同时在音乐学习中不需要面临考试的压力,这使学生忽视了音乐学习的重要性。大部分学生认为不需要过多了解音乐的内容,对音乐的积极性比较弱。在高中音乐教学中,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还需要让学生学会去分辨事物的好坏和美丑,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有更好的发展。
(二)音乐教学效果现状
首先,高中音乐过于重视音乐教材中的理论知识,针对乐理知识的书本传授进行教学,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记住大部分课本中包含的符号知识,但是难以有效掌握这些内容,导致学生在学习过后就会产生遗忘的情况,造成学习效果不理想,难以满足实际的要求;其次,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缺少兴趣,难以对音乐教学产生热情,甚至还会产生厌恶的心理。一般来看,学生对音乐中某一首曲子的欣赏比较简单,仅仅包括好听和不好听,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具有局限性,缺少相应的音乐素养。
(三)音乐教学方法应用现状
音乐课堂教学传统模式是教材、黑板和钢琴的组合,这种单一的形式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感到枯燥,对音乐教学内容也缺少热情。而学习音乐应是一种对音乐的感受、体验、探究以及再创造的过程,利用不能突出音乐艺术特点以及与其他学科相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会使教学发挥不出实际的作用,仅仅重视理论知识,缺少体验,同时没有实践内容影响了音乐教学的效果。
四、高中音乐教学中互动性音乐鉴赏的具体策略
(一)加强基础知识讲解,使学生更容易进行鉴赏学习
在音乐鉴赏学习中,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虽然学生具备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来理解作品,但是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由于音乐作品的难度有所提升,在流派及情感等方面都变得更加复杂,学生要想更好地理解这些内容就需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教师可结合曲式结构以及流派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讲解,可结合教学的内容来进行比较分析,对不同音乐的结构、节奏、旋律等进行评析,使学生能够对音乐有全面的认识,并且更容易理解作品中包含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同时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使学生能够将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在音乐鉴赏学习中抓住相应的技巧,提升学习效率。
(二)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思考
在互动性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自身的理解来设计相应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情感等,从而对作品有更加深刻的感受。比如,在学习《月光》的时候,教师可通过解说曲子旋律的变化特点使学生学会结合旋律和节奏来鉴赏作品,具有更加专业的鉴赏音乐的素养;其次,在互动中,教师应理解学生的看法,对学生的独特看法保持尊重,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内容并且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还可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使学生在音乐鉴赏的过程中结合问题进行思考,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教师应考虑到问题的开放性,避免学生在学习中不进行思考。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可使学生对作品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加强学习的效果。在高中音乐鉴赏课程中,包括听、讨论以及演唱,为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教师提问的时候应考虑到学生的情况和特点,加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在开展教学的时候,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及音乐学习的规律来提问,确保问题的适度性,使学生能够在思考中更好地理解问题中包含的知识,避免提出难度过大的问题,把提问的节奏控制好,为教学带来更好的帮助。教师可在提问的同时使学生通过语言以及动作等来描述自己的感受,借助提问的方式加强互动的效果,使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更加积极,能够专注地进行思考,为教学的顺利进行建立良好的基础,提升教学水平。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可设置几个关于鉴赏作品的问题,使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并且进行回答,在回答的过程中可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进行锻炼。
(三)营造生动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
立足高中音乐教学目标出发,在互动性音乐鉴赏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增强学生参与音乐鉴赏的内在动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整合教学资源,以多媒体技术为支持营造生动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促使学生感知到音乐鉴赏课堂的乐趣,主动提出疑问,探寻解决方式,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音乐具有一定抽象性,对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形成至关重要,在互动性音乐鉴赏过程中,可通过多媒体来展示图像、声音等来促进情感的引入,以深化学生对于音乐作品曲风、流派的理解,逐步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
比如在对高亢的西北腔进行鉴赏的过程中,以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山西民歌《刨洋芋》、陕北民歌《脚夫调》为代表,组织学生开展互动性音乐鉴赏。在这一过程中,组织学生对这三首民歌进行聆听,体验民歌内容,感悟其风格与创作手法,结合自己的理解做出审美评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西北民歌的音乐风格进行探究,分析风格形成的内在原因,就此展开互动探究。基于此,学生能够对民歌的质朴美形成正确感知,激发学生对于民歌的热爱,强化学生对于西北民歌风格特点的感受,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教师也可采用一些小游戏的形式来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更加活跃,通过游戏来开展互动,使学生能够对学习内容产生更多的兴趣,为音乐鉴赏教学提供更好的条件,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对音乐课堂有更多的热情,为教学的进行奠定一定的基础。
(四)调整音乐教学方式,增进师生趣味互动
在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可对教学方式加以合理调整,为互动性音乐鉴赏的开展创造优良条件,凸显互动性音乐鉴赏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对于音乐学习认知,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加深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记忆,并且有助于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通过互动性音乐鉴赏的开展,能够促进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正确理解音乐作品的基础上,科学创设互动性音乐鉴赏情境,将作品背景、作曲者内心等加以展示,促使学生对于音乐的形象美形成一个正确的感知。在音乐鉴赏过程中,要对开放性问题进行合理设置,以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在逐步提高学生音乐水平的同时,促进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
比如在对独特的民族风进行鉴赏的过程中,可通过互动性音乐鉴赏来强化学生对于藏族民歌的感知。以《宗巴朗松》为代表,组织学生分析音乐作品,体会作品的民族风味。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内蒙、西藏、新疆区域图的展示来吸引学生注意力,以《辽阔的草原》《嘎达梅林》的播放来营造课堂氛围,顺利导入课堂。结合旋律与节奏,引导学生对藏族常见民歌的形式及风格特点进行总结,之后聆听《宗巴朗松》,组织学生进行探讨。通过互动性音乐鉴赏,让学生感受并体验藏族民歌的民族风格,了解民歌与生活地域、方式、文化、语言等因素之间的联系,这就促进了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不断增强,对于学生民族情怀的培养也具有重要意义。
五、结语
在全面素质教育大环境下,高中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化,更加重视学生音乐审美水平的提升。在互动性音乐鉴赏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的交流更为密切,便于教师把握学生学习情况,学生以轻松的状态参与到音乐学习中,这就有助于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积极性,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趣,促进学生音乐水平的逐步提升,高中音乐教学目标也能得以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