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高校个性化音乐艺术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

2020-12-07

北方音乐 2020年14期
关键词:个性化时代人才

尹 晗

(哈尔滨音乐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对于大数据对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我们深刻感受到,大数据由于其自身信息承载量大、信息检索方便、信息模式多样且共享性强的特点,为教育教学信息共享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而言也是巨大的发展机遇,传统教育模式借信息化高速发展东风,不断创新和丰富自身,必将得到良好的发展机遇。本文将从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出发,分析今天高校个性化音乐艺术人才培养现以及如何在大数据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大数据时代的特点

实践告诉我们:要想根据一个新的时代去创新教学模式我们就必须了解这个时代的特点。大数据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对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度有了更高的要求,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大数据时代也就因此到来了。与传统的互联网存储相比,大数据具有数据存储量更大、新闻消息的时效性更高、数据的种类更加多种多样、信息密度更高但有效信息数量较少的特点。将具有这样特点的信息储存模式应用到现实高校人才培养中,需要老师运用各种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有效信息密度,并要求老师提高自身信息检索的能力,加大课下备课量,主动为学生搜索对学生自身发展有益的信息,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与传统模式相比,大数据时代下的老师教授知识的方式在逐步演化,要练得一身本领,为学生准备好各种对学习有益,能充分提高技能的的知识和信息,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制定更加科学的学习计划与更加清晰的学习目标。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的确为高校个性化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更多的信息化技术选择以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宝贵发展机遇。

二、当前高校个性化音乐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一)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高校要想使人才培养更加体系化和科学化,就须制定计划和相关的人才培养目标,这就要求培养模式要顺应时势、切合实际需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不断拓宽和延展学习视野;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和目标时,要有明确的计划,目标不宜过高或过低,以避免在人才培养的某个阶段出现计划缺失的情况。如果制定过高或过低的目标都会使学生对自身实力的认识不够准确,这样的学习之路是不利于学生未来发展的。

(二)相关培养模式创新力度不够

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每四年制定一个培养模式居多,或更多,如五年等,来培养学生。在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大数据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就是多样化和创新型,现实生活中,一成不变已不再完全切合实际所需,需提出因人而异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辅助,以此更高效率地促进和推动人才培养,提高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运作模式的质量和水平,努力实现知识的多样化和创新发展,使传统的教育模式得以注入新鲜的血液,获得更好的创新和发展,避免在未来社会一味地重视艺术素养和音乐基本功培养模式,以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考核制度在大数据时代,顺应时世潮流,不断开拓进取。

(三)实践经验缺失

无论我们在学校学到了什么,学到的这份知识都是要最终作用于实践的,音乐艺术也不例外,这种音乐实习实践对学生了解以后自己的进一步深造,更深入地认识自己要重点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教学计划和课堂教学设计中,学校何老师应尤为注重,对音乐艺术类特长的实践类内容的设置不断增加,令学生进步、进取的视野更为广阔清晰,制定好未来的发展规划,明确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重点。评估考核机制也应随着教学模式的发展进步不断创新,强化对学生实践内容的要求与考察,避免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得过于单一、僵硬,要更为灵活弹性,以顺应时代的需要。

三、大数据时代要如何创新高校个性化音乐艺术人才培养模式

由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大数据时代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更加便利的学习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高校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得以推陈出新、不断进步,在大数据背景下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最终促进个性化人才的培养,高校要如何创新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本文认为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计完备的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培养方式

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需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针对于此,高校必须紧扣大数据时代特点,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大数据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有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针对这样的特点,高校在招生过程中可以多设档位,招收不同层次的学生,而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也要分层培养,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可以把学生按基础分为三类,每一类学生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对于基础比较不好的学生要加强对其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培养其专业技能的基础上也要拓宽其知识面,加强对其其他技能的培养,让其更加符合大数据时代对人才能力多样化的要求,这种分层培养的人才培养方式更加符合大数据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可以培养出更多时代所需的新型人才。

(二)加强师资建设,改变传统思想

音乐艺术的学习不但要注重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文化课作为基础也是必备的。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对人才要求的多样化正向我们清晰地展示,音乐艺术要建立在正确、健康的观念和思想基础之上,如果不注重土壤和根基,一颗再好的种子也容易被浪费。作为学习音乐的学生,如果没有足够的文化素养,艺术之路也终究会走得坎坷,也未必长远。针对这样的情况,高校须注重建设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加强对音乐艺术学生文化素养培养。建立起科学的体制机制,促进教师在因材施教基础上,不断培养出优秀出色的音乐艺术学生,更好地贯彻国家和学校的新时代人才培养战略及发展方向,结合实际,制定更为科学、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营造更为优越的人才培养环境与氛围,真正培养顺应信息化时代所需的“专业化、多样化”音乐艺术人才。

四、总结

随着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数据正在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的积极影响。在音乐艺术教育教学领域,大数据也正引领着新一代音乐艺术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音乐艺术高校要顺应时势发展,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制定更为科学完备的人才培养计划,真正培养出时代所需的音乐艺术人才。

猜你喜欢

个性化时代人才
人才云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HANDS OFF THE WHEEL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