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看待《4分33秒》

2020-12-07王玉年济南大学音乐学院

黄河之声 2020年4期
关键词:凯奇音乐作品孟子

王玉年 (济南大学音乐学院)

一、从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看待《4 分33 秒》

孔子是我国的思想家、音乐家、教育家。他带给世人许多音乐美学思想,对后人的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首先,我们来分析孔子音乐美学思想中的“文”与“质”的关系。其实两者之间就是音乐作品和内容之间的关系。孔子认为凡是音乐作品,就一定要有内容和演奏形式,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一部音乐作品,是有它的内在规律的。因此,我们在评价一首音乐作品时,是全面来评价的,既要注重其内容、内涵,也要注重它的表现形式。就凯奇的《4分33 秒》来说,和孔子这一思想完全不同。第一,凯奇这部作品,从头到尾都是无声的,只是凯奇一个人在舞台上坐了4 分多钟,没有任何内容存在。我们要搞清楚音乐的基本要素是什么?节奏,曲调,和声,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等。然而《4 分33 秒》这部作品,没有一项符合音乐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都属于音乐内容中必不可少的。这就和孔子的“文”与“质”这个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冲突,《4 分33 秒》没有任何内容体现。即便《4 分33 秒》全部是休止符,那休止符的何定义又是什么呢?休止符是代表音乐的空白小节,是为了和有声音的音乐区别开来,那么既然这部作品没有需要演奏的音符,为什么还需要依赖于休止符呢?

在孔子的美学思想中,“礼”也是一个重要的音乐思想。他认为,有了“礼”音乐才会有灵魂。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学业、事业都离不开“礼”。这也是体现人格修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在音乐中,演奏者要通过一部用心写出的作品和听众去沟通,使演奏者和听众达到一种心灵上的一种沟通,这样以来,无论是对演奏者或是观众,在礼节上都是相互尊重的,这就是“礼乐相成”的道理。凯奇在演奏《4分33 秒》的时候只是在舞台上了坐了4 分多钟,他没有在音乐会现场和观众进行沟通,所谓该作品的偶然性或创新性仅仅是他个人的个性思想。对于《4 分33 秒》这部无声音乐作品是否可以将它归类于音乐中,很多专家学者都持怀疑态度,对这部作品的看法大家褒贬不一。

二、从孟子的音乐美学思想看待《4 分33 秒》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又一位杰出的思想家、音乐家。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主张仁政,以音乐带动政治的发展。在孟子音乐美学思想中,音乐对社会审美活动的影响是十分大的。他认为,音乐应该要与民同乐,就是要把音乐融入到社会中去,通过音乐带给人们乐趣,提高人们的音乐审美,反作用于社会实践,以此带动整个政治领域并促进经济的发展,它的这种思想在当时具有很强烈的民主性和进步性。另外,孟子的观点中还指出,音乐就是要通过表演把内心的那种喜悦、悲愤之情通过音乐表达出来,他认为人的内心情感是不能被抑制在身体内的,而是需要真情流露。孟子在《孟子·告子上》中明显强调,人们对音乐有相同的美感,是因为身体上的感官具有相同性,他从人们的生理角度去诠释了音乐本体对人们情感的作用。如果从孟子的角度再去分析《4 分33 秒》,那么这个对比很明显了。第一,孟子的音乐思想是与时俱进、为社会提供贡献的。他把音乐与人民生活、政治经济、人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其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第二,音乐对情感具有共同性,意思就是说一个音乐作品展现给观众之后,观众能够达到一种共鸣,产生相同或者相似的情绪。这也是音乐对人的感官刺激作用下的情感交流。《4 分33 秒》只能说是凯奇的一种个性思维的产物,他不能给社会带来任何实质上的意义,也不能和观众进行沟通,亦不能促进政治、经济的发展,对于这样一个虚无缥缈的作品,和孟子的观点肯定是格格不入的。

三、从荀子的音乐美学思想看待《4 分33 秒》

荀子是我国历史上继孔子、孟子之后又一位儒家学派音乐美学思想家,他是在继承孔子、孟子思想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思想又加以改造。荀子所提出的“乐论”美学思想,是对后人影响最为广泛的,其中有两点是非常重要的。第一,他认为音乐是人们感情中的必需品,它能促进人的情感交流。第二,音乐能够表达人本身的乐趣,能够让人自身感觉到快乐,这也是现代音乐美学中所说的音乐的娱乐功能。从荀子的角度再去看《4 分33 秒》也是讲不通的,《4 分33 秒》在首演的那一刻起,自始至终也没有和观众进行任何感情上的交流。其次,在整个演出中也没有让观众感觉到快乐,更多的是给了观众一脸茫然、不知所措。其实在现场,观众已经对凯奇的这部作品产生了质疑。有的观众开始左顾右盼,小声说话,很显然是对凯奇的表演有意见,而不是在配合他完成他的作品,因为观众根本不知道他正在舞台上演奏,也丝毫没有看到作品的特点在哪里。所以,整个过程凯奇都没有和观众进行情感上的交流,甚至都没有作品上的交流。更不用说该作品的乐趣所在了,它根本没有给观众或者后人留下任何的乐趣,这两点都和荀子的音乐美学思想是完全背离的。从荀子的这个角度看,音乐的表现形式和所在的地域、文化环境、生活特点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脱离这些因素去盲目个性的发展音乐,是无法立足于音乐这个大家庭的,即使是在艺术形式上的创新,也要考虑时代性、科学性、音乐性等等。

《4 分33 秒》确实是20 世纪一部比较新颖、有创意的作品。但有创意并不代表它是好作品。仅仅拿着创意去诠释音乐是不科学的,更多的是需要音乐作品内容被理解、被感受、被传承、被发展,不能脱离音乐本体去发展音乐。凯奇的这部无声音乐里面的内容无疑是封闭的,不被大众所认可的。21 世纪的音乐再将如何去发展,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思考。我们不能忽略的音乐本质盲目的追求创新,而是要在遵循音乐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运用新的音乐创作手法、技巧、运用新的知识去开辟新的音乐世界。

猜你喜欢

凯奇音乐作品孟子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尼古拉斯·凯奇还清巨额债务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图力古尔及其音乐作品浅析
凯奇成长记
磨刀不误砍柴工
申雨鹭最新音乐作品《缘飞》正式上线
善待他人,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