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钢琴即兴演奏教学等级评估法的探索性研究经验分析
2020-12-07许晓菲
许晓菲
(石河子大学,新疆 石河子 832099)
一、研究背景
音乐表演评估的潜在问题跟音乐表演的特性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对于每一首音乐作品来说,不同的音乐家会在表现的时候在音色,表现以及力度等方面有着非常不同的诠释。由此可见,我们在对音乐表演进行评估的时候,可以采取不同的评估办法。其关键的研究点就在于我们在音乐表演者表演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选择更加可靠的评估办法。有相关的研究表明,计算机评估法能够有效的避免由于人的主观因素所造成的评估偏差。所以针对于即兴演奏来说,最适合的一种评估办法就是等级评估法。等级评估法能够有效的对于一段音乐表演进行最可靠以及最有时效性的评价。因为评估者的评价都是要依靠一系列比较严格的评估标准来评判的,而非人类的主观臆断。
Abeles 是最早提出音乐表演等级评估法的,他一直都在研究这方面的内容,通过他的研究也可以表明等级评估法对于即兴演奏来说有着非常好的效果跟可靠性。虽然说Abeles 的单簧管演奏评级法现在已经被认定为是最先进的评估法了,但是这种评估法对于不同程度的表演者来说是否适用仍然是需要探究的。后经学者证实,Abeles 对于高校器乐的即兴演奏评估有着一定的时效性。但是由于音乐的即兴表演具有主观以及及时性,所以仅仅依靠评估法是不能够满足于评估即性表演的所有方面的。
虽然说对于钢琴进行即兴演奏的评估是比较困难的,但是研究学者们一直都没有停下研究的脚步,一直都在努力地构建更加有效,更加可靠的评估办法。结合现在所有的评估办法,在本篇文章当中希望能够在有效且可靠的等级评估办法的最大基础之上来帮助音乐教育者能够评估不同程度的钢琴的即兴表演。
二、理论构建
等级评估法的理论构建最初是来源于测量理论的。测量理论包括真实的分数以及观察的分数。真实的分数指的是被测试者在表现的过程当中所获得的真实分数,而观察分数则包括真分数跟误差分数。所以如果想要获得真实的分数的话,就必须要把误差从观察分数当中分离出来。设定O 是观察分数,T 是真实的分数,E 是误差的分数,则经典的测量理论的公式表现为O 等于T 加上E。很显然,这个公式是非常简单的,所以仅仅使用这一个公式是没有办法真正的反映整个测验过程的。所以需要在这个公式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相应的拓展使用B 来代表偏差分数,那么这个公式会过渡为O 等于T 加上E 加上B。也就是说,对于同一个测验,不同测试者所得到的分数是不同的程度的。因此,在音乐即兴演奏的评估过程当中也包含了偏差分数的介入,这就说明了评估法的构建还需要额外的因素作为补充,以此来满足一些特殊的行为表现。
三、概念界定
等级评估法:等级评估法其实指的就是为评估者制定一个更加科学的考核标准。然后对于每一个项目都要列出不同的行为程度,以此作为评估的标准,让评估者进行选择。评估人会根据被评估人的真实表演以及真实的行为进行评价,对于每一个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相应的评估。被评估者的总成绩就是评估人按照相应的评估法来制定出来的。
(一)钢琴即兴演奏:钢琴的即兴演奏其实指的就是钢琴的作曲跟演奏同时发生。一般来说,钢琴曲的演奏是要先谱曲在演奏,所谓即兴演奏,就是没有提前谱曲,而是要在演奏的过程当中同时发生。在钢琴音乐当中,演奏者是基于自身的灵感以及演奏经验,对乐曲进行及时的作曲跟演奏。这种方式非常考验演奏者的即兴表演能力以及钢琴的演奏水平。
(二)高等学校:高等学校指的是国内的大学以及一些专业的学院和高等专科院校的统称,我们将其称为高校,为了能够更好的寻找一个更加可靠的等级评估办法,因此在本篇文章当中的主要研究范围限制在了国内的高校音乐专业当中。
信度:依据相关的研究可以发现,信度指的就是研究的可靠性。指的是在研究的时候,其前后的一致性以及研究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的重复。如果一项研究不可靠的话,其研究的结论就不可能真正的推广。为了保证研究的信度,在研究的时候必须要对条件进行充分的界定。好的温度计能够有效的维持空间的温度,一个好的音乐测验也能够检测出不同程度的音乐水平,可以更好的检测出演奏者的真实水平。
(三)效度:效度其实指的就是一个研究的真实性跟研究的准确性。内在效度指的是在研究的过程当中可以精确解释的范围,而外在效度指的就是研究结论所推广的情境以及推广的条件。检验效度的方法是比较多的,包括内容效度以及标准效度和构想消毒等等。内容效度指的是检测题目,对于其有关内容的取样适当性是测量效度的一个具有逻辑性的因素。标准关联效度指的就是测验分数跟效果标准的一致程度。构想效度指的是测验分数能够说明的结构或者是特质程度。
四、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高校的钢琴专业的学生,主要包括国内的五所高校的五名钢琴专业的学生以及一名专业的即兴演奏师。首先,这五名测试者需要对自己的即兴演奏水平进行相应的描述,比方说即兴演奏的水平是在初级,中级还是在高级。其中所选取的五名测试者都是有着十年以上的钢琴学习经历。除此之外,还要求这五名测试者在学校经历过即兴演奏,每周平均要有三个小时的演奏听觉训练。另外一名教师则需要每周有四个小时以上的即兴演奏训练。这五名学生分别为三个四年级学生,一个三年级学生和一个研究生。将六名测试者的即兴演奏水平划分为中级,高级以及专家。每一位测试者在测试之前都会收到一封电子邮件,签署相应的同意书以及对于研究问题的详细描述。
依据研究理论,理想的评估项目跟评估者的比例应该定在1:5 左右。在本篇文章当中的评估者是70 名来自国内的高校的钢琴教师以及学习钢琴的学生。最终完成回馈的为63 名,因此在整个评估项目当中,评估者跟测试者的比例变为了1:4.8。由于评估者来自于不同的高校以及拥有着不同的背景跟不同的钢琴水平,所以在本篇文章当中所应用的等级评估比较适用于大范围的钢琴即兴演奏的评估。
在即兴演奏的过程当中,有六名表演者一共表演了12 首即兴作品,每一个表演者都需要完成两首进行作品的演奏。在对两首即兴作品进行演奏之后,录像完毕转发给评估者。因此,评估者在评估的时候是以录像作为准则进行评估的。每一个演奏者在录制之前都需要填写好一份调查问卷,问卷涉及到了作者的一些信息,包括钢琴的学习背景以及钢琴即兴演奏的经验等等。评估者在评估之前需要签署相应的意向书,在签署完毕之后需要聆听12 首作品,然后对每一首作品进行逐项打分,整个打分时间完成大约需要一个小时左右。
五、讨论
在对不同的项目进行评估的时候,一般会采取不同的分类方法对其进行归类。在对即兴表演进行评估以及分类的时候,大多分为表演技能跟创造能力。曾经有专家为钢琴的即兴演奏评论进行了四个方面的分类,分别为认知,发展,风格以及表现。在本篇文章当中的评估以及研究也是基于此对其进行研究的。而且通过研究以及测试的结果可以发现这四个分类因素的分类法是非常具有信度跟效度的。
六、结语
虽然说现在有关于钢琴的即兴演奏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研究成果,但是在实际的即兴演奏教学过程当中,钢琴的即兴演奏仍然没有被大部分的要是以及学生重视起来,因此,本篇文章的研究目的其实也是为了加强钢琴即兴演奏在高校的音乐教育当中的地位。通过钢琴的即兴演奏,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跟创造力。虽然说本文主要是构建于高校钢琴专业的学生而言的,但是其实同样的教育方法也可以使用在中小学的音乐教学当中。中小学的音乐教师也能够使用这样的评估办法来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音乐教育,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时候更具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