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微课教学与传统教学的融合探讨
2020-12-07李权
李权
(乐山市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处,四川 乐山 614000)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加之受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使得大数据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由此对教育事业的要求也在不断更新。基于此,便不能单纯的只培养知识人才,而需对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进行培养。换言之,我们需将传统教学模式彻底改变,在教育教学中引入互联网技术,在保留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把微课教学的优点结合起来,融合微课教学与传统教学,创新课堂教学,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效果最佳化,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一、微课教学与传统教学相融合的必要性
(一)自主学习与师生互动相融合促进师生情感交流
微课主要是借助教师所录制的短视频让学生自己观看,在对新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记忆旧知识。但也不能只有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来说,其存在于社会中有生命与情感,更应培养情感意识与交流能力,因此微课就提供了一个独处的空间给学生,但他们在进行感悟与体验时,还应借助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师展开互动与交流。微课很好的弥补了传统教学中过于对教师地位予以尊重的缺点,而微课中学生情感缺失的弊端也在传统教学中得到了解决,因此可以说二者的融合是一种理性与感性的融合,在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予以培养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师生交流,既有助于进一步发散思想,也能够促进情感的交融,而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一项重要条件就是情感的提升。
(二)灵活选择与系统梳理相融合增强知识的完整性
微课这种视频教学模式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所以也就有很强的灵活性与精准性。但其形式为诸多小的知识点,属于片段式学习的一种,学生在学习时更多的是掌握零碎的知识点,尚未将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形成,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则可将微课的这一不足很好的弥补,当学生自学后,教师可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做总的概述,让学生脑中的知识同新知识发生碰撞、交融,在教师的引导下一张知识网便能够很快地在学生的脑中形成,促使其对知识的掌握从碎片化过渡为完整化。
(三)线下自学与线上讲解相融合有利于知识的有效衔接
微课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出现的,其主要在课下以及非课堂上使用,但学生的自觉具有一定局限性,虽然可掌握知识点,但指导性的思路引导却比较少,学生掌握到的或许是方法,而在教师指导后就会成为策略,能够将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不仅如此,当学生对知识有所了解后,教师再对其进行完善与补充,串联起知识,通过框架衔接内容,能够让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保持更清晰的思路。
二、微课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具体融合路径
(一)课前组织
若学生在课前毫无计划地学习,则往往很难掌握知识。所以基于“互联网+教育”的模式,我们可以对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讲授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将其拍摄成对学生较为适用的微课视频,教师在上课前立足于教学需要,利用互联网教学平台向学生发送学习任务,同时通过微课的形式给于学生学习引导,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学生在课前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的形式讨论计划、决策教师布置的任务,同时严格落到实处,以此促进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有效增强。
(二)课堂组织
通过学习课前任务,学生已大致了解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让学生针对课前学习情况做相关汇报,然后再给予学生引导,让其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把关键点指出来,教师可将每个知识点以微课的形式呈现,以便于理解有误的学生可以在课后继续学习,最后向学生提出要求,让其重新对汇报任务进行总结,加深印象,确保课堂教学效果的良好性。除此之外,课堂提问也是教师和学生极为重要的互动环节之一,而其也是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可把所提问题制作成微视频,主要内容为所视觉画面与动画设计,既将问题的多纬度清晰地表达了出来,也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优。这样一来就有效提升了学生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的能力。
(三)课后组织
作业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中的已学知识点得到有效巩固,传统教学结束后,教师一般都会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以学生层次的差异为基础设计有所差异性的作业,从而让所有学生均获得进步。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微课的形式呈现对作业的解析,让学生通过微课展开课外学习,如此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时间予以了拓展,也节省了课堂时间,且学生在课外还可结合自身情况不断进行学习。最后学生再借助网络教学平台把学习结果反馈给学生,而老师则把学生的掌握情况结合起来第一时间对教学做出调整。
三、结语
现阶段,“互联网+教育”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促使微课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中,其可以给予学生帮助,使其迅速构建其完整的知识结构和体系,且也能够让教师的课堂时间得到有效节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强。因此就需要将微课和传统教学密切地结合在一起,把如今的互联网技术利用起来,借助二者优势,取长补短,以形成合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将良好的学习效果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