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激发
2020-12-07贺淑华
贺淑华
(山东省齐河县宣章屯镇学校,山东 德州 251100)
不恰当的教学方法,往往会使小学生对学习数学望而生厌。要想使学生爱学、乐学数学,就必须培养激发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旦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如痴如醉,投入很大精力去学习数学。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利用问题,激发兴趣
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由启示铺垫到逐步放开,层层深化,学生通过解答这些问题,不断思考并引起联想,进而发现新知识。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享受到对未知探求的愉快,从而激发起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我在讲乘法的导入课时,是这样教学的:我先给学生出示了“3 +3 +3 =?”和“3 +3+3 +3 +3 =?”这两道题,随后问学生:“这两道题各等于多少?”学生经过计算,很快得出了答案。接着又问:“现在有100 个3 连加,那又等于多少呢?”有些学生一听马上就忙活开了,有些学生却在动脑筋。见此情景,我及时进行启发:能否换一种简便算法,像算前两道题那样很快算出答案。这时,同学们都带着疑问和渴求望着老师,希望老师说出“绝招”。面对求知若渴的同学们,我挥笔写出“乘法”二字。学生带着求知欲,兴趣浓厚地投入到了学习中来。
二、利用视频,激发兴趣
多媒体教学可以依据学生的好奇心理,利用直观形象生动的视频,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我在讲“除法的平均分”内容时,让3 只小猴子分别端着一个盘子,让大象把9 个桃子放在盘子里,先在每个盘子里放一个,然后重复此法,直至分完,结果每盘内3 个桃子。这样,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同学们便明确了什么是平均分。当同学们看到9 个桃子被平均分成三分的视频时,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同时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利用竞赛,激发兴趣
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颇受学生欢迎。科学适时地把竞赛引入课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又一个有效方法。比如:我在指导学生复习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内容时,分别给每一组的同学出了10 道题,要求每个同学做两道题,做完后传给后面的同学再做两道题,看那一组第一个做完,给予奖励。这种数学“接力赛”,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培养了集体主义观念。当然,竞赛的方式还有很多,诸如“开火车”“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看谁的方法最简便”等等。这样,不仅使学生情趣盎然,又使全体同学处于竞技和兴奋状态。
四、利用游戏,激发兴趣
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又要依靠大量练习而形成的计算技能,所以对一般学生来说,学起来比较枯燥。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数学教学,就会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为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知识,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并引导学生由此及彼地去思考,发展其抽象思维。如在讲“商品标价”的内容时,为了使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物品标价的读法,我就组织学生做了一个“小商店”游戏:每四人一组,轮流当“售货员”和“顾客”,买卖学习用品(用学生自己文具盒里的学习物品作为“商品”,用学具里的“人民币”当货币)。要求买卖双方要有礼貌,最少买两件学习用品,进行买卖活动。“顾客”要先交钱,“售货员”先要算好账,并把“商品”交给“顾客”。“顾客”还要检查一下买的东西的价钱和付出的钱是否同样多。最后要求学生根据以上活动,自己编一道应用题,并评比说一下谁说得清楚,算得准确。通过这个游戏,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优化作业,提高兴趣
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教学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合理的作业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同时还可以及时反馈教学的效果。因此,科学地处理好作业,充分发挥其作用显得十分重要。数学作业如何优化呢?
(一)在作业的“质”、“量”上下功夫,注意提高学习效率。首先,注意作业的“质”,作业结合课堂所讲内容精心筛选,尽量兼顾作业的典型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在作业的选组上既考虑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体现启发性、巩固性的原则,切忌信手拈来、滥竽充数的作业布置方式,也忌布置好高骛远、刁钻怪偏的作业,充分发挥数学作业的应有的技能。其次,作业量的确定还受学生素质、年龄特征和所教具体内容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不能一概而论。
(二)在作业形式上动脑筋,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了更好地发挥数学作业的作用,锻炼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技能,在作业的形式上要注意变化,比如小制作、小实验等。如在学完平行四边形后,让学生自制一个活动的平行四边形(可以用弹性绳作对角线),通过运动变化,体会各种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判定。此外,还应该指导学生总结解题规律,小结学习方法等。这些做法未必能在短时间内对考试成绩有多大的帮助。但是,学生通过这些作业的训练,既尝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又开阔了视野,同时培养了多方面的能力,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数学保持好奇心;利用视频生动形象的展示教学内容,将枯燥的教学趣味化;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在低年级学生中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优化作业布置,改变作业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作业中,从质与量、形式上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