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引领下的小学班级管理
2020-12-07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西关小学,甘肃 定西 743000)
在小学教育阶段,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尤为显著,而将赏识教育合理地运用在班级管理中,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教学质量。由外在而言,赏识教育可以改变学生对人和事的态度,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人和事;由内在而言,赏识教育关注学生的自我成长,其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阴影,塑造健全的人格。老师在开展赏识教育的活动时,要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捕捉学生的闪光点,予以表扬和鼓励。通过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的应用中,发现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为后续教学奠定基础。
一、确保方式的多样化
(一)给予必要性的赏识语言
老师在进行赏识教育的时候,首先要积极对学生的鼓励,让学生敢于发表言论。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老师要将必要的赏识和鼓励展现给学生,用积极的语言对小学生展开教育,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自信心理[1]。
例如:在一个班级上有学习好的学生,也有学习不好的学生,如果一个学生上课既不认真听讲,还愿意搞小动作的情况下,老师先不要批评学生,可以要用赏识教育和批评教育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老师在课堂提问环节中,可以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提问,当学生回答出正确答案后,对学生说“你真棒”“回答的不错”等带有鼓励性的词语,然后再告诉学生这样的行为方式是不对的,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给予必要性的赏识目光
当学生在班级中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不能视而不见,或者是目光中带有讽刺、挖苦的意思看待学生。而是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用赏识和鼓励的目光真诚的对待学生,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自信心理,还能提升学生独自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生进行语文诗词朗诵的时候,可能会因为紧张,会多次出现问题,导致无法连贯或者无法有感情进行诗词朗诵[2]。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不要急于批评学生,而是用赏识教育的方法,和蔼的对学生说:“虽然朗诵诗词不是很连贯,但是你的发音和咬字特别清晰准确,朗诵的声音也很洪亮,课后在多加练习表现一定会更好的”。将这样赏识的目光和鼓励的话语传递给学生,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可以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二、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课堂教育突出老师和学生之间平等的教学模式,对提升学习效率和综合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生虽然年纪小,但是也同样具有自尊心,所以,老师在课堂授课时,必须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不要扼杀学生的想象能力,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
例如:为了能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加透彻的了解,老师可以组织一些角色扮演的游戏,有的学生会因为紧张、害怕,导致活动不能顺利进展下去。这时,老师不要心急,也不要责备学生,要保持微笑,对学生说:“相信你自己,你可以的”“没关系,你一定能做到的”等等带有鼓励性质的语言。在课后可以找学生找学生交流,将一些小技巧告诉学生,加强自己和学生之间的情感[3]。
三、做好全方位评价工作
首先,老师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对不同学生的差异性,做一个全面的评价;其次,要实时关注学生存在的差异,当学生改掉自身坏习惯的时候,老师可以用赏识的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和鼓励,使学生身体和心理上都能健康的发展;最后,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鼓励,合理放大学生自身的优点。
例如:有很多学生虽然在学习上的表现不是很突出,但是在其他方面却有突出的优点,如运动能力上;有的学生虽然不是特别优秀,但是唱歌和跳舞方面的表现确是极佳的;有的学生虽然成绩不好,但是象棋、乐器等等,开发智力的项目上会表现的非常好[4]。所以,老师在开展赏识教育时,不要过度放大学生的缺点,而是要尽量放大学生自身的优点,使学生在学习以外,强于别人的方面得到重视。这样在强化学生的自信心之后,再去逐步改掉学生的缺点,另外,老师要学会包容学生,使学生可以将自身拥有的能力充分的发挥出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运用赏识教育,是迎合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老师要根据实际授课的需要,灵活的利用赏识教育,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使学生能正确的看待自身的缺点和优势,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在提升学习水平的同时,全面发展素质能力,这才是小学班级管理的最终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