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2020-12-07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广西 钦州 535000)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水平逐步提高,初中教育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基于新课改背景,历史课程一直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通过历史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的发展。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更需要立足于核心素养本身,进而确保教学质量得到优化。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历史课程教学核心素养的主要概念,并对关于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发表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一、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核心素养的概述
对于历史课程教学来说,其核心素养主要指知识学习的能力以及知识分析的能力以及对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展开培养,首要工作就是尽可能采取各种方法对其个人兴趣展开引导。这样能够使其更好地投入到知识学习之中,把握自身不足,认真汲取历史知识,从中获取一些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内容,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很多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存在偏见,认为其和自己的生活过于遥远,即便学习了之后,无法将知识内化,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对其缺乏重视,认为学不学一点都不重要。基于这一思想,学生们在历史课程学习中,往往不会全身心投入其中。每当要面对考试时,通过临时抱佛脚的方式,趁机记住一些教师划出的关键知识点。显然,早期的方式尽管帮助学生们完成了知识记忆,但却对其个人理解没有任何益处,自然也无法提升自身核心素养,对其个人造成了巨大影响。而且一旦失去了考试这一目标,便会彻底放弃历史学科的学习。不仅如此,许多教师也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情况,并未在教学方法方面展开深入的研究,导致教学效果未能达到预期目标。为此,教师需要在教学方法方面展开深入研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够确实有效地培养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
二、初中历史教学现状研究
现阶段教学不断创新和拓展核心素养逐渐受到重视,终结性的评价已不适应实际的教学需求。历史教师在评价时过于注重学生的历史考试成绩,忽略学生的综合素养,不利于学生主动的学习和思考。所以历史教师要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课堂当中的表现来进行教学引导和评价,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时要注重历史知识的综合素养,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对历史知识,能进行归纳和概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教师也要注重科学性的引导善于提高学生对历史的把握能力,从而完善学生的历史学习思维,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自信心。同时教师也要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创新历史教学的观念,增强历史教学的创新性。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实践策略
(一)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兴趣永远都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于史课程有了浓厚的兴趣之后,才会认真参与其中。为此,教师需要确保教学课程有着足够的趣味性,从而能够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的初期阶段,通常会对于自己有兴趣的事物投入足够的精力。通过早期的教学活动能够了解,学生们并非对历史知识缺乏兴趣,只是教师采取的教法有问题,使得教学课程变得枯燥无味,导致学生很难有效投入其中。为此,教师需要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生们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度。例如,在历史教材之中,有大量经典故事。或许学生对其大致有所了解,但却对于其中的细节内容了解不到位。教师对此却能娓娓道来,这样学生就能认真投入其中,对历史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态度就会发生转变,就能够体会到历史学习的乐趣所在。即使没有教师要求,也会在课余时间进行历史学习的探索,摄取课外书籍的知识。对于一些历史性问题,愿意自主投入到探索其中的答案之中,进而使其综合素养得到提升,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做好教学引导工作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自身已经有了较强的自我意识。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渴望得到教师给予的认可。但同时自身自尊心也较为脆弱,但凡教师对其批评过于严厉,都会对其造成非常大的影响。轻则可能会对历史课程失去兴趣和自信心,重则可能会对历史课程,甚至教师本身产生抵触情绪。为此,教师理应转变自身态度,尽可能以鼓励的方式为主。当学生取得一定成就时,都要进行表扬。对一些犯错的学生,不能过于苛责,而需要帮助其找出自身问题所在,及时改进和优化,使得自身能力得到提升。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就会对历史学习产生更多的自信,即使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也会尽自己的努力进行克服。这样,学生们就会拥有更强的个人品质,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完善自我,从而使自身核心素养得到提高,为未来的个人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采取分层教学方式
对于普遍初中生来说,自身知识基础差异化非常明显,因此兴趣度也有着一定差异。教师如果一直都采用同一种教学方式,自然会造成教学活动缺乏针对性。如果知识难度较高,一些知识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无法做到充分理解。如果知识难度较低,一些水平较好的学生很难有所提升。为此,教师可以尝试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这样一来,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有所收获,促使自身核心素养得到提高。此外,教师还需要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特别是一些水平相对较差的学生,要对其自尊心予以保护,以防让其有一种被他人区别对待的感觉,进而失去信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的时候,早期教师采取的方法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教学质量无法达到预期。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方法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在完成知识传递之外,还要对学生的个人素养进行培养。这样,教学活动的整体效果就会体现出来,学生会逐步改变对知识学习的态度,认真参与其中,使自身综合素养得到全面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