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2020-12-07赵伟伟
赵伟伟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吕艺镇中学,山东滨州 256506
近些年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领域发生了巨大变革,其所具有的便利性和高效性特征可以大程度提高教学效率,因此越来越多老师开始注重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环节。就现代信息技术本身而言,其实现了计算机技术与电信技术的结合,可以对与教学相关的图像及文字等信号进行收集存储分享,以此来为学生带来更直观有趣的教学活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这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来为学生播放历史影视资料,其不仅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后续教学活动,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和互动主动性[1]。
1 教学现状
当前的中历史教学中存在较多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的出现会阻碍初中历史教学的开展和进步。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对电脑科技的依赖性较强,而很多年长老师无法熟练操作并应用电脑,甚至部分老师对现代信息技术一窍不通,再加上他们对新技术和新理念的认知不全面,因此很难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历史教学活动中。除此之外,部分初中历史教师固守传统教育观念,无法跟上时代潮流,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来改革创新,所以他们的课堂仍旧采用传统死板的教学方法,这会导致很多学生出现学习积极性不佳和参与主动性不强的问题,这对教师的进步和学生的进步都是不利的。除此之外,很多老师虽然想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来开展教学活动,但学校在软硬件设备的配置方面存在缺陷,这使得教学改革力不从心。这些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初中历史的教学进程,对教学造成了严重影响,这就需要老师积极变革教学理念和方法,学校积极完善教学设施,以此来改善现状并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2]。
2 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用
2.1 创设教学情景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方法相比,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高效整合课堂教学资源,同时可以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直观性,因此老师可以发挥这一技术作用来创设教学情景,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程度和记忆深度。例如在为学术讲解“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件时,很多学生虽然记住了鸦片战争的时间和结果,但对产生原因和历史意义却不清楚,他们不明白这中间的一些过程,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是站在历史视角去讲述这个历史事件,然后更多的是学生们自己去想象,这样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全面认识历史事件。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历史教师可以把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事件结合起来,在互联网上寻找有关鸦片战争的视频或者图片,并在课堂是上为学生播放,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做简单的介绍,这样一来,学生便可以更全面地掌握这些知识了,这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因为初中学生对画面有很强的敏感能力,因此教师只用语言来进行知识传输是远远不够的,老师可以积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来为学生创设教学情景,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3]。现代信息技术能够积极创立情景,让学生们在情景下进行学习,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并记忆教师所讲述的内容,这不仅有助于促进教师的进步和发展,而且有助于促进初中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2.2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化静为动,展现知识内容
课本内容是枯燥无味的,在对传统教学进行变革发展的过程中,书本上有些内容可能不太适合初中学生,久而久之会导致学生对历史课程产生抵触情绪和厌倦心理。针对这一问题,初中历史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尽可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化静为动,其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有助于更好地展现知识内容。例如在教学中,老师可以为学生展现立体画面,由此来引导学生了解历史并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近些年教材形式变得活泼生动,但是教材始终是一个静态的画面,是一群枯燥乏味知识,所以这时教师可以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将教材活跃起来。例如在为初中生讲解郑和下西洋相关史实时,老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认识本堂课的重难点内容,带着学习目标来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及所经地区,其可以运用动画元素来标注相关区域的地名,以此来加深学生对郑和下西洋路线的记忆深度。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让学生们看到动态的画面,这使得整个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不仅有助于使学生们更好地记忆郑和下西洋走的路线,让学生们动态掌握整个画面,突破这些难点,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轻松有趣,这对于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水平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2.3 优化课堂结构
伴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教育领域对学生主体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和方法,尽可能增加师生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其不仅有助于创造更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学习效率和理解效果。就初中历史学科本身而言,其内容庞杂,但是教学课时有限,这给任课老师提出了较大难题,针对这一问题,初中历史老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来转变课程知识的传播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优化课堂结构,例如可以在课前运用网络技术收集相关影视资料,通过筛选判断来找出对教学活动有益的一些内容,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其加工制作成课件。因为这些多媒体技术能够为学生们呈现大量资料,能够不断拓展学生们的视野并开拓他们的眼界,因此可以有效补充课堂知识来提高教学质量。与此同时,由于这些知识完全保存在多媒体上,所以不容易丢失,方便存储,以便在后续教学中再次使用。除此之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还可以简化教学过程,其有助于将改变难点问题的讲解方法,提高整个教学过程的简易程度和趣味程度。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为学生呈现更直观具体的历史样貌,这不仅有助于降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难度,而且有助于减轻教学压力并提高教学效果[4]。从这一层面讲,现代信息技术满足时代对历史教学的要求,使历史课堂真正做到“既有充足丰富的史料连接,又有高密度和高精度”,进而有助于满足素质教育对初中学生的要求。
2.4 培养学生基本技能
为了更好地满足时代发展需要,初中历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以史明鉴,这就要求老师将教学重点有解题能力转变到历史素养层面,进而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初中历史作为重要学科之一,其直接影响了学生价值观念的培养效果,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通过自主思考探究来认识到历史背后哲理[5]。在传统教学理念影响下,很多初中历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课堂上很少花费时间来让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这使得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历史知识。与这种教学模式形成对比的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生可以自主了解历史知识和相关资料,同时可以借助网络平台来实现思维碰撞,这大大拓展了学生的认知面。
除此之外,信息技术的应用还提高了师生互动效率,老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常见问题,同时可以收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而学生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来获取更多历史知识,可以增进与老师及同学之间的互动。例如初中历史老师可以通过沟通互动来了解学生喜好,在此基础上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降教学重难点与学生喜好相结合,其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重难点问题的讲解效率,而且有助于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进而有利于更好的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历史知识体系,这对于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活动的效率和质量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3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背景下,初中历史老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尽可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转变教学模式并丰富知识内容,其不仅有助于提高整个课堂活动的高效性,而且有助于充分培养学生历史素养。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充分优化课堂内容,以此来加快教育发展进程,其在应用方面离不开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出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