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12-07吴频霞
吴频霞
阳泉市教育服务中心(阳泉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山西阳泉 045000
语文是学生在初中教育阶段知识学习的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沟通交际、语言表达、文化理解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良好的阅读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对语言信息的理解能力,这对感知文章情感和中心思想等方面起到积极效果。但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大多缺乏有效的引导方法和组织环节,导致学生的阅读效果难以得到保障。因此,本文从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现状、提升的方法两个方面出发对此展开探究。
1 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现状
通过对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来看,发现教学活动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主体作用体现不足。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应充分尊重并从学生的主体学情开展教学活动。
但在当前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依然惯用传统本位思想,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阅读状态。第二,组织细节不到位。在课堂环节的组织和设计上,部分教师缺乏对具体学情的把握,存在主观设立的现象,导致学生的参与感和积极性不高。第三,教学方法使用单一。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未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在集体授课和学习活动中存在差异学情、两级分化的现象。
2 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方法
2.1 开展导学互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导学互动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其导学互动更能激发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和教师之间保持有效的沟通与互联。因此,在语文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导学互动引入其中,组织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方式展开阅读活动,并根据预设的导学问题进行探究,这不仅能加强学生对文章信息的主体理解和把握,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如在《济南的冬天》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特点和认知基础,设置相应导学问题,把握学生的阅读方向,使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明确其学习的目标。随后,教师与学生展开互动问答,加深其阅读效果:“你觉得文中哪个词最能概括济南的特点?”“温晴。”“对于冬天的感觉,老舍和我们怎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异呢?”“济南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再加上老舍自己的个人情感,使我们在文章的阅读中,时时围绕‘温晴’,处处体现‘温情’。”通过导学互动的方式,既能加深文章理解,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2 设置课堂问题,提高学生阅读质量
课堂问题是有效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掌握的一个关键环节。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情况,及时掌握课堂动态和学情状况,进而在下一阶段的教学中进行调整,保证学生的有效阅读。因此,在语文阅读活动中,教师应结合实际学情,灵活设置不同的问题内容,把握学生的阅读思维方向,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从而达到有效设问的目的。
如在《秋天的怀念》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已初步了解文章的整体内容,并对其中心思想和情感价值建立认知基础。为了检验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效果,我结合当前学生的实际学情设置以下问题:①“我”的暴怒无常有哪些表现?对此应该怎样理解?②文中母亲提议在春天和秋天去北海公园看花,有什么深刻的含义?③文章标题“秋天的怀念”有什么寓意?通过对课堂问题的灵活设计,不仅使学生的阅读质量得到提升,还使学生在语言信息的抓取方面得到加强。
2.3 注重主体学习,夯实学生阅读基础
因家庭环境、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影响,学生个体在文章的阅读和理解上难免存在差异化现象,导致学生的阅读效果和理解质量上存在偏差,进而影响其整体能力的发展。因此,在语文阅读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学生主体的学情变化,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夯实学生的阅读基础,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学情问题,我决定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相互学习、合作帮扶的过程中,打牢基础、提升能力。同时,我还根据每一个学习小组的学情变化,设置相应的讨论问题,如“为什么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到底有什么乐趣?”“怎么理解先生不回答‘怪哉’这虫的问题?”等问题,以此来提升学生整体的阅读水平。通过对学生主体的关注和策略调整,既能打牢学生个体的阅读基础,又能提升学生整体的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对导学互动的开展、课堂问题的设置、主体学习的培养,不仅使学生在阅读习惯和学习意识得到有效培养,还使学生的阅读质量和认知能力得到加强,有助于夯实学生的阅读基础,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同时,注重学生个体的学习状态,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以此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阅读需求,从而促进其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