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开放课堂

2020-12-07

魅力中国 2020年32期
关键词:学会目标数学

(四川省合江县九支镇中心小学校,四川 合江 646205)

陶行知曾说:“创造力量发挥的条件是民主的。”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创设一种生动活泼、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性格开朗、兴趣广泛、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气息。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从事数学教学以来,一直思考怎么上好一节数学课。它督促我去思索,探讨,学习,借鉴,实践。在借鉴经验的同时,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学习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一、从预习抓起,让数学课堂开放起来

让每个学生通过自觉预习,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归纳总结知识要点,解决一些本节课的习题,即使不会的也会带着问题去学习。要想达到好的预习效果,教师就必须对预习有检查、评价和鼓励,可以在课内也可以在课外。

二、开放式教学目标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开放式的教学问题要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效能,具有生命力。在教学中,应让学生能够按各自不同的目标,不同的选择,不同的能力,不同的兴趣,选择不同的教学及到发展。教学目标,应是一节的纲领,在教学过程中要围绕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去学习,重点地方给学生以提示,小结时要结合学习目标看看都学会了什么,或者有什么收获,或者存在什么问题。教学目标要贯穿整个课程。

三、巧创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验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学习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师不是把知道的先告诉学生,学生被动接受,或者去模仿,而是让学生主动的动手,动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构建知识。教师要努力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过程 中获得知识,在体验中理解知识的生成过程,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样的体验不仅仅使学生获得知识,同时也形成了“生成”的能力。每节课让学生都有表达,有表现,有表演,有展示的机会,学生才会有收获。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敢说,会说,说得精彩,在“说”中积累成功,建立自信,学会学习。学会合作,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四、质疑是深入学习的前提

在教学中,我们要十分重视对学生的质疑能力的培养,以达到促进他们自主创新的学习目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1、注重示范,教给质疑的方法,可以为学生示范质疑打好基础。

2、创设条件,提供质疑机会。

能大胆质疑,是学生积极思维的结果,也是主动参与学习的表现。因此,在设计教学时,必须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努力创设条件,营造质疑机会。教师要有意识地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也就是留出空白点,让学生思考理解知识,产生种种疑点,并鼓励他们有疑必问,不懂就问,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切忌压服与讽刺。学生带着问题投入讨论研究之中。在热烈的学习氛围中使问题得到解决,可见,教师给学生一个质疑的机会是多么的重要。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学会“倾听”——别人说时,虚心地听,看他说的还存在什么问题,一会我还想提出什么问题。在听的同时学会思考,学会尊重,这样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跃起来了,感觉是快乐的,体验是成功的。

五、在数学课堂开放中,教师要作好引导

课堂上,以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学习为主,在对知识和问题的关键点,难点上,教师要进行适当的点拨。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点拨到位,点得很巧妙,让学生茅塞顿开。因而教师在具备端正的教学态度,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基础上,还应具有深厚的知识积淀、灵活的教学机智和扎实的教学技能,只有这样才能轻松驾驭这种“开放”的课堂。

六、单向思维向多向思维开放,理解向思辨开放

教授(1)教材:小学数学九册P90。(2)课题《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3)课型:开放性数学教学研究课。这堂课的开放性特征:

1、有利于讨论,有利于互助互学,有利于消除基础差的学生的恐惧心理的“四人小组”座位形式——教学组织形式的开放。

2、四人小组填表复习面积公式并进行面积计算——能力培养观念的开放。不强求严格的独立创作,认可合作的创造的成果中也会有某一位学生的创造成果。在成果取得的过程中,基础差的学生在“跟着大家跑”中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3、学习例题。师:“怎样才能计算出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呢?请大家联系前面学过的知识,四人小组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多动脑筋……找出计算面积的方法”。培养学生遇到问题开动脑筋的群策群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对学生能力估量的一种“开放”。

4、得出三种解题方法——解题思维开放。

5、扩展例题。师:“现在把侧面的墙装修,在墙上开一个长2米宽1米的窗户后,再贴上规格为长0.2米,宽0.1米的外墙砖,请算一算大约需要这样的外墙砖多少块?”——向题型难度开放。

6、学生回答出现两种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学生两种解题思路,让学生在比较中明确方法二不对,方法一对。

猜你喜欢

学会目标数学
学会分享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
错在哪里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