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战略博弈下的东南亚“地缘引力结构”解析:路径与方法

2020-12-07

社会观察 2020年11期
关键词:赋值引力东南亚

“地缘引力结构”是指大国(或中等强国)在地缘战略博弈中,通过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方式与中小国家形成互动,从而持续影响双边关系的结构性牵引状态。

近年来,美国在“印太战略”框架下,试图构建美日印澳的跨区域包围网,积极推动四国之间从双边到三边再到“四边对话”的网络化安全架构。在“地缘引力结构”视角下,中美两国对东南亚国家形成彼此相对的地缘引力,并成为东南亚地缘引力格局“主轴”,而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则在“主轴”之外,从“侧翼”对东南亚国家形成方向与强度都各自不同的地缘引力,进而构成东南亚地区的动态战略平衡。

中美等国对东南亚国家的“地缘引力”评估

由于大国(或中等强国)的相互牵制,因此在地缘引力结构下,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发展与深化并不完全取决于中国方面的诚意与努力,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其他博弈方的地缘引力强度以及合力方向。

地缘引力具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结构性特征,因此在选取评估指标时,有必要兼顾时间与空间、常量与变量、客观与主观等方面的周延与平衡,以避免出现结构性观测偏差。为此,本文针对当前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阶段特征,选取了五个指标维度作为评估基准,其中包括一个客观常量即地理历史指标,两个客观变量即经贸合作指标与军事安全指标,以及两个主观变量即政治信任指标与社会文化指标。

(一)地理历史指标

对于地缘引力而言,地理位置与历史传统是相当关键的客观常量,将会直接影响施力方与受力方之间各领域互动关系转化为地缘引力的有效程度。如果双方在地理上接近且历史上存在深刻羁绊,那么双方就更容易形成高强度的地缘引力;反之亦然。为此,本文将地理历史作为一级指标,并将地理位置与历史传统作为权重相同的二级指标。

本文将地理位置分为四类:陆上接壤邻国、陆上非接壤邻国、区域内邻国、域外国家,并相应给予3至0的四级赋值。关于历史传统的指标评估,采取较具共识且可操作的方式,从古代与近代两个时段进行分类赋值,将其分为四类:古代属于相同文化圈或近代长期殖民统治、古代长期文化交流与人员往来(受文化圈影响)、古代有文化交流与人员往来或近代短期殖民统治、前现代基本缺乏文化交流与人员往来,并相应给予3至0的四级赋值。通过对权重相同的两项二级指标加权平均,可以得到地理历史指标赋值。

(二)经贸合作指标

全球化时代,跨国经贸合作对任何国家而言都具有重要影响,更是大国(或中等强国)塑造地缘引力的重要来源。本文在经贸合作指标的选取上,采用的是三个权重相同的货物贸易、直接投资、跨境旅游的二级指标。

货物贸易方面,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库的统计数据,测算东南亚各国近三年对各大国(或中等强国)的货物出口额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均值数据。直接投资方面,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库的统计数据,测算各大国(或中等强国)2018年在东南亚国家的直接投资存量占东南亚各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数据。跨境旅游方面,根据世界旅游观光协会的统计数据,测算各大国(或中等强国)2019年对东南亚国家的旅游及关联产业贡献额占东南亚各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数据。

根据数据分布情况,本文将东南亚国家在货物贸易领域及跨境旅游领域与各国关系分为四类:比重在0%~1%之间为很弱、在1%~3%之间为较弱、在3%~10%之间为较强、在10%以上为很强,并相应给予0至3的四级赋值。同时,将东南亚国家在直接投资领域与各国关系也分为四类:比重在0%~3%之间为很弱、在3%~10%之间为较弱、在10%~25%之间为较强、在25%以上为很强,并相应给予0至3的四级赋值。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权重相同的三项二级指标加权平均,可以得到经贸合作一级指标赋值情况。

(三)军事安全指标

对于地缘战略博弈而言,军事安全始终是最核心的竞争领域。近年来,美国在“印太战略”框架下,持续加大与东南亚国家的军事安全合作力度。为此,本文将军事安全作为一级指标,并将军售关系与联合军演作为权重相同的二级指标。

军售关系方面,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统计数据,可以得到近20年各国对东南亚国家的军售占比情况。本文将中美与东南亚国家的军售关系分为四类:军售占比在0%~5%之间为很弱、在5%~15%之间为较弱、在15%~35%之间为较强、在35%以上为很强,并相应给予0至3的四级赋值。在联合军演的指数测算方面,采取门槛标准对联演关系进行分类:双方不开展任何形式的联合军演为很弱、仅共同参与多边联合军演为较弱、定期开展有代号的双边联合军演为较强、存在高频次的双边联演联训为很强,并相应赋予0至3的四级赋值。通过对军售关系与联合军演两项权重相同的指标加权平均,可以得到中美与东南亚国家的军事安全一级指标。

(四)政治信任指标

本文选取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2020年的民意调查结果,作为政治信任指数的主要测算依据,并以其他民意调查结果作为参照,以避免明显偏差。从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2020年的民意调查结果中选取了“该国是否在东南亚地区最有影响力”“该国是否在主导维护东南亚地区秩序”“该国是否将为全球作出积极贡献”三项调查结果,作为测算政治信任指数的三项权重相同的二级指标。

根据数据分布情况,本文将东南亚国家与各国政治信任的二级指标分为四类:认同比例在0%~5%之间为很弱、在5%~20%之间为较弱、在20%~40%之间为较强、在40%以上为很强,并相应给予0至3的四级赋值。在此基础上,将权重相同的三项二级指标加权平均,可以得到东南亚国家与各国政治信任的一级指标。

(五)社会文化指标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社会文化的理解、包容与互鉴不仅会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增强地缘引力作用,而且有助于发挥催化剂作用,促进大国与中小国家间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避免不必要的猜疑与误解。

本文选取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2020年的民意调查结果作为社会文化指数的主要测算依据,并以其他民意调查结果作为参照。具体来看,本文选取了“高等教育留学”“旅游目的地”“外语学习”三项调查结果作为测算社会文化指数的三项权重相同的二级指标。尽管构成“留学”“旅游”与“外语”选择偏好的影响因素相当多元,但却交叉覆盖了决定社会文化影响力的三项核心因素:“引领性”“亲和性”以及“泛用性”。

首先是引领性,指的是中小国家民众对相关大国社会文化在全球创新发展进程中所处前沿地位的感知。本文将东南亚国家对各国社会文化引领性认知的二级指标分为四类:偏好比例在0%~5%之间为很弱、在5%~15%之间为较弱、在15%~30%之间为较强、在30%以上为很强,并相应给予0至3的四级赋值。

其次是亲和性,指的是中小国家民众对相关大国社会文化更易于亲近、体悟、分享的非功利性好感。通过旅游目的地选择偏好,可以较客观反映中小国家民众立场。本文将东南亚国家对各国社会文化亲和性认知的二级指标分为四类:偏好比例在0%~5%之间为很弱、在5%~15%之间为较弱、在15%~30%之间为较强、在30%以上为很强,并相应给予0至3的四级赋值。

最后是泛用性,指的是中小国家民众对相关大国社会文化在全球特别是本国适用范围的感知与预期。通过外语学习的选择偏好,可以较宏观反映中小国家民众认知。本文将东南亚国家对各国社会文化泛用性认知的二级指标分为四类:偏好比例在0%~10%之间为很弱、在10%~30%之间为较弱、在30%~70%之间为较强、在70%以上为很强,并相应给予0至3的四级赋值。

基于“引领性”“亲和性”以及“泛用性”的二级指标赋值,进行权重相同的加权平均,可得东南亚国家对各国社会文化认知的一级指标赋值。

结论

根据前文对东南亚国家与各大国(或中等强国)关系的指标,选取中美两国指标可得国别示意图。

图1 中美与东南亚国家关系指标示意图

(一)中美在东南亚国家的地缘引力存在较明显的区位差异,有必要妥善选择地缘博弈发力点

作为东南亚“地缘引力结构”的主轴,中美两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地缘引力关系呈现明显的非均衡分布特征。最上排的三个国家是中国的地缘引力占优,中间排的三个国家是中美双方相对均衡,最下排的三个国家是美国的地缘引力占优。

如果将其投射到东南亚地图上,大体可以形成从南海到马六甲海峡的区位分界线。其中,最上排的三个国家位于分界线左上方,都属于陆上东南亚国家,老挝更是典型“陆锁国”,不仅与中国接壤,而且与南海主权争议或马六甲困境无涉;最下排的三个国家位于分界线右下方,都属于海上东南亚国家,近代以来一直深受西班牙、荷兰、英国等海权强国压迫,迄今也未能摆脱美国的海权影响;中间排的三个国家则位于背陆面海的分界线上,正处在陆权与海权的交锋区域。

为了更好地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在深化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过程中,有必要更有效利用既有的战略资源,以改善中长期的中美战略博弈态势。

从“地缘引力结构”的非均衡分布来看,正处于均衡态势的泰国与马来西亚可作为地缘博弈的发力点。原因有三:其一,相较于中国优势明显的最上排三个国家,泰国与马来西亚各项指标都处于中等水平,无论军事安全,还是经贸合作,短期内都还有较大的拓展空间,有助于避免最上排三个国家面临的边际收益递减问题。此外,最下排的新加坡也面临同样的边际收益递减问题。其二,相较于中间排的越南,泰国与马来西亚在地缘引力各维度上相对均衡,有助于避免在越南可能面临的失衡问题。其三,相较于最下排美国优势明显的菲律宾与印尼,中国在泰国与马来西亚的地缘引力根基相对坚实,有助于避免政府更迭引发关系逆转的不确定性风险。

(二)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面临日印等国的侧翼牵制,有必要依托基建联通促进次区域融合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稳步落实,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呈现高增长态势,从而使得有关东南亚国家“安全靠美国,经济靠中国”的说法流传甚广。不过,该说法其实局限性明显。

从军事安全指标来看,称得上“安全靠美国”的仅有美国盟友菲律宾与泰国,以及美国准盟友新加坡,其他国家中,最上排的三个国家是中国影响力更明显,马来西亚与越南则受俄罗斯的重要影响,至于印尼作为中等强国,其军事安全具有较高自主性,即使军售也呈现明显的多元化特征。

从经贸合作指标来看,中国在最上排的三个国家优势最明显,并在中间排的三个国家以及最下排的新加坡也都具有一定优势;反观美国,基本上在东南亚国家都不具有明显优势,仅在最下排的新加坡具有一定影响力。

因此,如果仅限于中美之间,“经济靠中国”相对客观。但在美国“印太战略”框架下,将其盟友日本的侧翼地缘引力纳入视野,就会发现日本的经贸合作指标在中间排与最下排的东南亚国家中都接近甚至超过中国。事实是,长期深耕东南亚国家甚至将东南亚市场视为“后花园”的日本,才是中国在当前及中长期的关键竞争对手。

此外,值得留意的是,尽管中国在地理历史指标上相对美国和日本都具有明显优势,从而有助于形成非对称的地缘引力“超额红利”,但在美国将印度纳入“印太战略”框架的情况下,就有可能依托印度的侧翼地缘引力在地理历史维度上分化中国影响力。特别是在最上排的三个国家,以及中间排的泰国与马来西亚,印度的地理历史指标都接近甚至超过中国,而这也是印度近年来推动“东进政策”的重要依仗。

针对“印太战略”框架下地缘引力格局“主轴+侧翼”的牵制态势,中国有必要在稳步推进军事安全与经贸合作之外,进一步提升地理历史影响力,争取更多非对称的地缘引力“超额红利”。通常情况下,地理历史维度是作为常量客观存在,难以短期内引发实质变化。不过,依托“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联通,却有可能在技术层面上压缩“距离”,从而在次区域融合过程中,进一步拉近东南亚国家与中国的地理关联。为此,有必要将联通中国西南地区与中南半岛及马来半岛的泛亚铁路建设作为地缘战略布局的首要目标,并在此基础上,依托新基建促进次区域的多层次全方位发展融合。

(三)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在主观维度上存在“短板”,有必要加强本土化的民心相通工作

在地缘引力的各维度指标中,中国普遍呈现客观指标优于主观指标的基本特征。与美国相比,中国在主观指标上的“短板”表现得更为明显,从中长期来看,很可能成为中国进一步深化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重要拖累,以及美国在“印太战略”框架下通过“主轴+侧翼”开展对华遏制的关键切入点。对此,“一带一路”明确提出了民心相通的工作要求,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弥补“短板”还相去甚远。其中,较现实的问题是,相对于长期深耕东南亚国家的美日等西方国家,中国在民心相通工作中的本土化程度明显不足,使得当地民众很难理解“中国故事”的深刻内涵,更遑论在此基础上形成“周边命运共同体”的观念塑造。故而,有必要在促进民心相通的工作中,借鉴美日等国经验,更多在对象国当地设置工作站,更多借鉴当地话语,更多启用当地新生代知识精英,引导对象国形成当地人用当地话讲好“中国故事”的本土化良性循环,从而为“一带一路”构建更有利的民意环境。

猜你喜欢

赋值引力东南亚
活捉一只“怪怪虫 ”
算法框图问题中的易错点
东南亚香药与明代饮食风尚
感受引力
美俄聚焦东南亚
抽象函数难度降 巧用赋值来帮忙
利用赋值法解决抽象函数相关问题オ
A dew drop
学生为什么“懂而不会”
Reading for Fun and Improvement in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