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
2020-12-06韦维君
韦维君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开始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构建智慧课堂,辅助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索。文章探索了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希望能发挥智慧课堂的作用,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综合效果,为学生更加深入系统地对语文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索创造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智慧课堂
智慧课堂,简单地说,就是在信息时代结合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课堂组织形式,发挥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撑作用,能按照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学生实施针对性教学指导,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使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技巧和要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基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探索智慧课堂的构建,对学生实施个性化语文教学指导,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得到良好的培养。
一、智慧课堂的应用优势
智慧课堂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背景下提出的重要教学理念,发挥智慧课堂的作用能提高教学效果,凸显教育影响力。通过对智慧课堂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势进行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互动习惯。在在线教学平台上能实现班级成员互动、师生实时动态化的交流、在线答疑解惑等,有助于提高教学活动的综合效果,为学生对语文知识内容的学习创造条件[1]。
其二,整合优势。既能实现对教学资源的整合,又能在智慧平台的作用下整合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对外部教学材料进行合理处理等,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地开展语文教学活动。
其三,测评功能。能通过智能识别技术的应用,整合信息识别、面部识别、行为识别等,对师生群体的课堂表现做出准确的判断,从而制订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资源,优化教学效果,促进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二、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
新时期在对语文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智慧课堂的构建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尝试从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角度提升智慧课堂的构建和实施效果,辅助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系统探索[2]。下面就结合新课程标准针对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的构建进行分析。
1.整合教学内容,契合智慧教学特点
在构建智慧化语文课堂的过程中,要注意發挥智能平台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的作用,真正按照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现实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设计,在全面解读学生语文学习需求和学习状态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引导服务,彰显语文教学活动的人文性和智能化特点,从而优化教学活动的综合效果。
例如在对《摔跤》这篇课文进行智慧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结合智慧课堂的构建,引入视频可视化教学系统,应用智能化平台对《摔跤》课文内容进行动画还原,在画面中将“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等摔跤过程中的动作以及“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的具体情境描述在动画视频中呈现,辅助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学习和探索,构建智慧化课堂教学模式,确保能对学生实施积极有效的教学指导,增强智慧课堂教学有效性[3]。
2.创新教学方法,突出教学个性化
在应用信息技术构建智慧语文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结合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构建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智慧化教学体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增强教学有效性。在智慧课堂的构建方面,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属于重点和难点部分。下面以小学语文古诗词智慧课堂的构建为例对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行探究。
其一,虚拟情境设计,创造互动空间。将“智慧课堂”作为核心探索古诗词教学的改革创新。小学语文教师要综合分析古诗词教学内容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古诗词基础情况,选取合适的切入点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在智慧识别学生当前学习状态的基础上合理设计情境引导内容,组织学生对古诗词内容进行探索,在生动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学有效性,保障小学生产生对古诗词内容学习的浓郁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如教师在讲解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过程中,结合部分小学生对庐山瀑布的壮美景色缺乏足够了解的情况,就可以创造性地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在虚拟现实场景中将庐山瀑布的壮美景色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虚拟空间中,学生能感受到“生紫烟”“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银河落九天”所营造的特殊美感,在人机互动空间中对诗词所表现的内容形成更加深入的理解,对诗词内容形成形象的感知[4]。在此基础上,结合智能识别系统的应用,教师按照学生在虚拟现实空间的表现,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古诗词内容进行分析,使学生找准学习切入点。并且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明显增强,能为学生古诗词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支持。
其二,智能游戏辅助,增强教学吸引力。小学生还保持着对游戏的天性,有效的游戏引导能激发学生对古诗词内容进行学习探究的兴趣,使学生在古诗词学习实践中获得快乐的学习感受和体验,从而循序渐进提高古诗词教学活动的整体质量。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可以尝试引入智能游戏化教学法,对智能游戏进行合理的设计,激发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热情,从而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进行进一步优化。
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对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引入趣味简笔画的智能小游戏。在智能化教学辅助平台上,学生输入诗歌句子后,平台屏幕能直接展示出与诗词相关的画面。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智能互动平台展现的画面,迅速对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定位,将代表意象的景物圈出来,在短时间内圈出意象最多并且准确的学生能够得到游戏积分。如学生在输入《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诗歌内容后,要对智能平台画面上“两个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窗”“西岭”“雪”“门”“船”等意象进行标注,在游戏中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和对古诗意象的解析能力。在此过程中,将智能绘画游戏与古诗词教学融合在一起,学生能更加直观、形象地感受古诗词所表现的内容,对诗人所营造的特殊意境形成全新的认识,有助于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5]。
其三,联系生活,凸显教学开放性。在智慧化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存在緊密的联系,只有选取学生的生活元素开展教学指导,拓宽教学范围,基于开放化的教学思想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和创新,才能在生活化教学活动的作用下增强教学趣味性,引导学生全身心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结合智慧课堂的构建主动针对古诗词内容进行分析,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保障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得到明显的提升[6]。
例如教师在讲解《乐府诗集》中《敕勒歌》的过程中,就可以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情况,引入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对网络平台上关于草原牧区生活场景的资源进行整合,然后在课堂上应用智能识别技术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做出客观准确的判断,按照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内容智能向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教学资源。如在阅读“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过程中,智能提供与此相关的视频资源、词句解析资源;在学生阅读“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过程中,为学生智能化地提供“见”的重点讲解视频,使学生在感受诗句所描绘美丽景色的同时,能结合智能化教学资源的辅助形成对诗歌内容的形象化感知。真正将古诗词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构建开放化的课堂,显著提升教学趣味性,使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能力得到高效化培养[7]。
3.智慧评价,提高反馈效果
对于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的构建而言,按照新课程标准应该对评价模式进行创新,在教学评价环节尝试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堂组织实施情况、教师教学指导情况进行准确的识别和定位,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并对学生下一步学习需求和方向等进行预判,在智能化评价的基础上,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将评价信息反馈给学生,使学生能找准学习关键点,能主动针对语文知识内容进行学习和探索,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教学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发挥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作用探索智慧课堂的构建,能够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构建信息化和智能化教学体系,在全方位分析学生语文学习需求的基础上对学生实施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教学指导,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对教学效果进行优化创新,切实保障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良好的培养,为全方位提升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供坚实的语文教学改革保障。
【参考文献】
[1]彭妙娟.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构建研究[N].语言文字报,2020-07-01(006).
[2]黄咏瑜.面向智慧课堂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生成性教学的探索——以《遨游汉字王国》教学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20(06):41-44.
[3]唐慧慧.浅析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教学模式[J].中国新通信,2020,22(11):212.
[4]杨宇一.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有效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6):53.
[5]何昕凡.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才智,2020(08):67.
[6]姚旭晴.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5):46-47.
[7]刘莹.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甘肃教育,2019(1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