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感能力培养的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课程体系改革
2020-12-06王振华
摘 要:为了让情感能力培养“落地”,需提供一套可操作的课程体系策略和途径。文章通过对情感能力的界定,明确课程体系情感目标,突出情感能力培养内容,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结构为框架,以工作任务组织教学实施过程,构建艺术设计专业混合式项目课程体系。
关键词:情感能力;课程体系;项目化课程
注:本文系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第一批教学改革基金项目“构建以情感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p20180847)研究成果。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职业教育已从“教学大纲”时代步入“课程标准”时代,打破以知识为目标的学科体系,建立以能力为目标的课程体系。毋庸置疑,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情感能力作为与知识、技能并重的三维目标之一,是我国课程教学的一大突破和创新。现如今,国家高度重视美育,对专业艺术人才的情感能力培养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们虽然普遍认为情感能力非常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情感能力培养被消蚀,变得形式化或“低效”。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情感能力认识还停留在表层,还有部分教师对什么是情感能力感到困惑。
一、艺术设计专业情感能力界定
什么是情感能力?学界并没有一致定义。情感能力的提出源于人们对于传统智力对个体成功预测的不满,学者们试图发展多元智力来提升智力对成功的预测。其中,桑代克最早提出的社会智力以及嘉纳的多元智力理论都被视为情感能力概念构建与发展的重要起源。学界通常将情感能力描述为感知和表达情绪、理解和使用情绪以及管理情绪以促进个人成长的能力,一些心理学家认为情感能力是一种天生的人格特质,属于认知领域。国内学者卢家楣教授在此基础上给予情感能力新的界定,他认为情感能力是一种个体对情感的操作能力。将情感视为一种可操作的能力,确实开拓了情感教育的新领域,但卢家楣教授的研究更倾向于广义的情感能力范围,并不适用于艺术专业领域内的情感能力培养。
笔者认为不同的功能发生在组织内部,需要不同的情感能力,在特定领域范围内,解决组织的一个特定方面(即组织层面的变化)引起的情绪情感问题。研究基于深层审美心理学、教育目标分类学和道德心理学,开发艺术设计领域的情感能力,它分为审美情感和社会情感。审美情感为基础能力,岗位需求能力包括审美能力和社会能力。如果学生要在他们的职业领域内有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充分整合这些能力。
(一)情感能力培养是艺术设计专业的本质需求
艺术类专业有其特殊性,情感是艺术设计内在推动力。在普通学科专业中,情感只是学习主体的品质之一,但在艺术专业中,情感不仅是主体,也是客体。主体具备情感能力才能创造出有意义的作品,作为客体的作品则是主体情感的映射,换言之,它是主体情感的表现形式。艺术专业很多认知能力从本质上来说是情感能力。正如苏珊·朗格所说:“一切艺术设计都是创造出来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从简单的对所选择的现象的注意,到复杂而又内在一致的性格和良心,都是如此。
缺乏情感能力的培养,艺术设计将失去立足之基。艺术教学的认知行为必然伴有特定的情感。例如,掌握色彩搭配规律,既属于认知领域,也屬于情感领域。学生认识到色彩三要素的变化,进而表现出色彩变化规律。值得注意的是,此处的“认识”更多是指一种客体情感的体会,其实质是一种直观的情感知觉,同时主体在体会过程中必然产生相应的行为表现和情感。可见,艺术专业的情感能力培养不是我们常说的情绪智力或情商,它是需要长期训练和操作(特别有天赋的学生除外),并内化形成的审美能力。
(二)艺术设计专业职业岗位情感能力分析
参照艺术设计专业(室内)人才培养规范,对应初始职业岗位,即室内设计员,从职业分析入手,提炼对口岗位设计工作过程,结合《室内装饰设计人员国家职业标准》,概括出室内设计员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岗位能力,并将此作为室内设计情感能力目标分类依据。
表1为工作任务中的岗位能力,情感能力依据不同典型工作任务,对接知识、技能目标,形成一个工作流程的连续体。它们是沟通能力、移情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反思能力、交流能力、责任能力、自律能力、职业道德能力。其中沟通能力侧重双向互通,交流能力倾向于多方协调,想象能力以形象思维为主,创造能力强调惯性思维的打破。
二、构建情感能力目标的项目化课程体系
以岗位能力为目标,构建适合学生岗位发展的情感能力目标,并按工作任务和流程分解落实到具体的课程中,充分考虑学生情感能力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合理设置项目的难易程度,由单一到综合,形成以项目贯穿式课程体系为主导,结合工作流程阶段式的混合课程体系(图1)。
(一)以贯穿式项目为主线的混合式课程体系设计
课程体系以项目方式贯穿整个人才培养期,分别设置了单一项目、综合项目和职业项目,按学期项目、毕业项目和实习项目渐进。单一项目为综合项目的前导训练,以单一任务或阶段性任务为主,按业务流程排序,项目中的单独课程选取适合的内容匹配工作任务,模拟室内设计员阶段性工作任务。综合项目和职业项目为贯穿式项目课程,模拟室内设计员完整的工作流程。
综合项目安排在第3、4学期,10周学时,共9个项目选择,学生模拟室内设计员身份,按室内设计工作流程,完成方案准备、概念设计、方案设计、扩初设计、施工图设计、后期服务6个完整工作任务。单一项目安排在第1、2学期,每一项目选择课程中的部分学时(20学时),项目分为难易两个层次,根据学生的能力分层教学。单一项目改善基础课程僵化现象,使其对接工作任务。如群平台课程的授课教师结合室内专业特点,效仿行业企业相关项目阶段任务进行教学。职业项目安排在第5、6两个学期。第5学期的毕业设计课程启用企业真实项目,并集成单一项目和复杂项目所有能力要求。第6学期的顶岗实习,学生会以室内设计学徒或设计员的身份,真正进入公司企业的项目设计现场,参与任务以及协助项目设计,从实际项目中获得真实体验,有利于学生适应他们的职业身份,获得职业认同。
(二)职业岗位情感能力的培养路径
一个专业的情感能力培养目标想要实现,就要从整个项目课程体系出发,系统地调配情感能力目标,将其分解并置于不同的项目课程中,明确每门项目化课程的情感能力和工作任务,即明确每门课程情感能力的具体实施路径和评价标准(表2)。
群平台项目课程中的设计素描、设计色彩采用对应式任务,完成一个任务即完成一个项目;构成基础2及专业核心项目课程采用循环式任务,构成基础2作为专业核心项目课程的预演,模拟简单工作过程,是一个小型阶段式工作循环。每门专业核心课程都是一个大型完整的项目。随着不同核心项目循环往复地推进,学生的知情的职业能力将不断得到加强和提升。
三、基于情感能力培养的项目课程内容策略
项目课程体系的关键环节是项目课程的开发,项目课程核心要素是课程内容的选择与设计,基于情感能力培养的项目课程内容主要围绕四个原则开展。
(一)审美原则
审美是学生进行艺术设计工作的基础,它包括感受力、鉴赏力。每个人的审美能力强弱不同,如果缺少对美的敏锐感受,就不可能表现出丰富多彩的美的元素,但是这种能力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加以改善。群平台项目课程情感能力培养目标就是甄选适合的教学内容,训练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感受美、分析美、品味美的能力。
(二)文化原则
美不仅是视觉上的,更是心理上的。好的作品不是炫技,而是通过外在形式传承优秀文化的内涵。所选课程内容需要涵盖交叉学科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表现这种积极的情感。以尼德兰画家彼得·勃鲁盖尔的作品《雪中猎人》为例,不仅要让学生认识画家作品的装饰性风格以及夸张的农民形象表现技法,还要让学生了解画家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其在作品中表达的对故土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
(三)移情原则
一个具有移情能力的人能够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这并不是说他从自身的角度去解讀别人的想法和情绪,而是从对方的角度理解对方的行为。通过项目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把移情融入艺术设计教学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脱离设计者的角色,走入他人生活,感受别人的处境和状态,由此及彼,感同身受,并通过设计作品表达出来。
(四)价值原则
情感能力培养涉及道德观念的培养,从价值教育影响学生的机制来看,两者非常类似。道德情操决定着艺术作品的价值取向以及职业成就的最终高度。因此,项目课程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原则,正确激励学生的价值信念,引导学生把敬业、诚信、友善行为体现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
四、结语
基于情感能力培养的项目化课程体系,从艺术设计专业特点出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岗位需求为依据。课程的开发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结构为框架,以工作任务组织教学实施过程,课程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突出典型情感能力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克拉斯沃尔,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第2分册):情感领域[M].施良方,张云高,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5.
[2]张玉能.深层审美心理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
[3]卢家楣.中国当代青少年情感素质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4.
[4]朗格.情感与形式[M].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祥,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8.
[5]马军.高职项目化课程体系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2.
作者简介:
王振华,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