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预后的好处

2020-12-06伍自均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9期
关键词:西医脑梗死病情

伍自均

脑梗死是生活中老年群体多发的一种常见脑血管疾病,它的特点是起病急、预后差,并且会造成严重后遗症或是直接导致患者死亡。该疾病无法自愈,在发病后需要尽快送医治疗,西医先进的技术以及设备可以快速分清病因和病情的发展,而在治疗的过程中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对于控制病情以及患者后期的恢复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脑梗死基础知识你知道吗?

脑梗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缺血性脑卒中,顾名思义是指由于人体脑部血液循环受到阻碍后导致的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者软化的现象。该疾病的病因目前尚无统一的说法,但是一般认为与患者的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和小动脉闭塞脱不开关系,而烟雾病、高血压、糖尿病、饮食不规律、年龄增长与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该疾病多发的影响因素。

患者刚发病时大多数意识是清醒的,而在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出现意识障碍、四肢瘫痪、昏迷、应激性溃疡等症状。病情如果还是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发展至晚期后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疝等,出现致残或是死亡的结果,因此在发病后一定要及时就医,尽早接受有效的治疗。

脑梗死的危害有哪些?

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预后,其直接关系着患者后期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对于该疾病的治疗目前尚未研究出特效药,以支持性药物治疗为主,目的是改善患者的脑循环,保护其神经受损程度,该疾病在治疗后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大致分为以下几点:

1.该疾病患者会出现的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肢体的麻痹和肌肉运动功能受损,在生活中的表现是患者会出现一侧或是两侧的肢体瘫痪,无法维持正常的运动,患者在突发脑梗死后往往无法正常行走,需要长期卧床或是在轮椅、拐杖等帮助下维持正常生活。

2.语言功能受损和难以正常吞咽也是该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很多脑梗阻患者尤其是身体素质较差的患者在预后期都会出现无法正常和人交流,吐字不清晰,语言组织能力受损的现象,在吃饭的时候也会出现吞咽困难的现象。

3.临床中发现有的脑梗阻患者在预后期也会出现理解能力和思维方式下降,与人交流的时候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会因为无法准确表达或是沟通障碍出现性格大变的现象,严重的患者甚至会表现出狂躁、自理能力低下的改变,给患者自身及其家人都带来很大伤害,因此在这类患者的日常护理中就需要家属付出更多的耐心。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应用和意义是什么?

西医对于该疾病的认识上文中已经介绍过,那么中医如何辩证看待脑梗死呢?中医将脑梗死划归为中风、偏枯范畴,认为这种脑部病变是在内因与外因双重因素的影响下引发的。脑梗死的患者多见气血、肝肾亏虚者,这类人群在受到风、痰、火等外因影响下就容易出现气血逆乱,最终形成脑梗死。而在治疗的过程中选择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病情,弥补单一治疗方法的不足而各取其长处,对患者的恢复有很大帮助,其方法入下:

1.在脑梗死确诊期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能够快速诊断病情,首先使用西医的理论与设备对于患者所患疾病进行诊断,排除脑出血或是其他病症。同时辅助以中医辨证理论与方法,进一步对患者情况做深入分析,这样的诊断方式能够辨别患者出现脑梗死的位置和分期,有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

2.在治疗脑梗死的时候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是中药与西药结合使用,或是在这一过程中添加以中医针灸、外敷、按摩等方式。单一的西药治疗脑梗死时多使用胞二磷胆碱等神经保护类药物,人尿激肽原酶等改善脑血管循环类药物。中医在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有辩证分型治疗、基本方加减治疗等,除了使用传统的汤剂、丸剂外也会辅助以针灸、按摩的方式。治疗过程中将中医与西医结合起来虽然能够加快患者的恢复,但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病程以及患者个体的差异谨慎选择用药,灵活、准确的掌握适应症,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3.在脑梗死患者的恢复期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帮助患者更快的接受康复治疗,缩短病程。在恢复期患者的治疗要点是进行肢体、语言和认知功能的康复锻炼,在這一治疗过程中使用西药改善患者的脑补血液循环,保护脑部神经,并且配合使用中医治疗疏通经络,补血益气,能够使患者的语言功能和身体各项机能逐渐恢复,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残率。

4.脑梗死患者最大的危害是会引发严重的后遗症,而在后遗症期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针对性的对患者的机体损伤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并发症状,也可有效降低患者脑梗死复发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对于患者病情的诊断、治疗、预后和恢复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其生活水平和质量,可在临床中推广。

猜你喜欢

西医脑梗死病情
依达拉奉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两手
脑梗死怎样治疗
THE FAREWELL
洪昭光:中西医将相和
听诊器
蒙西医结合治疗对宫颈癌术后中性粒细胞及CD4+/CD8+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