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020-12-06沈建增韦才寿胡秀英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

沈建增 韦才寿 胡秀英

【摘 要】本文阐述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实践课程和项目与实际应用关联度不强、各实践教学环节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从构建实践课程模块、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论述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 土木工程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1-0084-03

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中国制造2025》、贯彻国家相关教育政策、推进教育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以及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显性”体系,是将专业理论知识通过实践训练外化为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过程,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南宁学院是南宁市人民政府与民革广西区委共办的“国有民办”二本院校,以国家赋予南宁市北部湾城市群特大城市发展定位和广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三大定位”为自身定位发展的依据,确立学校的办学类型与人才培养目标类型为应用型,明确“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发展定位。土木工程专业是南宁学院规模最大的工科专业,是学校首个启动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也是实践教学元素最为明显的专业。因此,本文以南宁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课程和项目与实际应用关联度不强

实践课程和项目内容陈旧,没有结合行业发展或行业新标准进行更新,且实践课程和项目与实际工程关联度不强,难以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综合性和设计性实践项目较为缺乏,不能全面反映实际工作能力需求,不能有效促进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

(二)各实践教学环节之间缺乏有机联系

土木工程专业虽加大了实践类课程及其课时数所占比重,提高了对实践教学的关注程度,但各实践教学环节相对独立,未形成有机脉络,实践课程或内容的解构和重构有待纵伸,实践模块化课程内容的融合度不够明显。此外,“校场”和“企场”在实践教学改革中的桥梁作用未能有效发挥,较多停留在传统的实习环节,对于人才培养的过程缺乏深层次的联动合作;专业教育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脱节,“专创融合”元素在实践教学中体现不够明显。

(三)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单一

目前土木工程专业大多数实践教学采用“教师演示、学生模仿”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既使得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掌握不扎实,学习效果较差,也忽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此外,评价标准和体系缺乏创新性,实践教学考核方式单一,主要采取开展验证性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的考核方式,未能体现“能力本位”。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根据建筑行业信息化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应围绕“做人有品格、就业有本领、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以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需求为导向,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构建实践课程模块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中包括实验类、实习类、设计类课程,具体包括实验课、实训课、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认识实习、毕业实习、理实一体化课程实践部分等。为有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应注重实践课程模块的设计,把关联度较大的课程的实践内容进行解构重构,形成综合性或设计性实践项目,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例如,把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建筑材料、建筑施工技术、工程检测与加固四门课程设计为模塊化课程,明确实践任务与目标,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运用建筑材料、建筑施工技术等课程所学知识,对受弯构件进行浇筑养护;试验前,运用工程检测与加固课程所学知识进行保护层和钢筋的检测,并粘贴应变片;试验时,运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相关知识对试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形成“实践丰富理论,理论深化实践”的实践课程模块。通过一系列的课程模块化的实践教学设计,学生不仅能提升知识应用能力,也能进一步培养团队合作、口头表达、总结思考等能力。

(二)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常规的实践教学内容大多数是以课程为单位,按部就班地逐一讲授和示范,但授课完成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未能实质性地提高。优化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内容的着力点在于:基于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形成化零为整的实践内容生态。其中,“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是优化实践教学内容的目标;“化零为整”是以实践项目为载体,串联与该项目相关的各门课程内容,让学生从知识贮存状态转变为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状态,加大设计性或综合性实践项目比例,实践内容从单一性转为综合性;“实践内容生态”是指教学场所从空间上由教室转为实验室、由课内转为课外、由封闭式转为开放式。同时,与企业师资共同更新和完善实践项目内容,实现“真项目”“真学真做”,使实践教学内容紧跟行业发展前沿;“以学生为中心”,合理增负,进一步提高实验室利用率,探索开展开放式实践项目。

(三)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基于“真项目、真问题”,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平台作用,构建“真环境”,实现“真学真做”,形成“师傅合作、师师合作、师徒合作、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四真五合”实践教学模式。鼓励教师及教学团队结合学生能力成长的基本规律,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路径,积极开发设计相应的教学路径。一方面,鼓励教师及教学团队投身社会实践,突破实践教学的校园藩篱,打通实践教学的校内外连接路径,将真实的生产项目引入实践课堂,实现教学路径联通。另一方面,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通过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提前接触社会、科研、工程实践,提升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科研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实验实训工作坊、BIM协会、结构模型协会、工程造价协会等在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协同作用,积极引导或组织学生使用实验平台进行课后实践。此外,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鼓励教师将工程实践或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促进实践教学理论与方法的不断更新。

(四)完善实践教学条件

1.完善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建成力学实验室、建筑材料实验室、结构实验室、工程软件室、BIM实训室、道路工程实验室等功能实验实训室,形成一个集教学功能和产学研为一体、集专业实践教学和社会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同时,进一步完善实验实训室开放管理办法,逐步实现实验实训中心对学生全天候开放,提高实践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2.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立足服务于广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深化与政府、行业、企业的合作,积极开发合作新模式,创建“政产学研用”合作基地。重视校企合作质量,启动校企合作效果评估机制,对于合作效果欠佳的单位,取缔合作关系,重点打造有实质性的合作,并努力建立一批国企、大型建筑企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满足专业各类实习需要,并探索出适合的实习模式。

3.打造校内协同育人平台。建筑工程具有周期长、技术复杂、安全隐患多的特点,仅通过校外实践基地来完成实践教学的全部内容是不现实和不科学的。对此,可引企入校,推行“嵌入式”校企合作,构建校内协同育人平台。如南宁学院土木工程专业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内涵建设,紧紧围绕培养目标,依托校内校企合作平台—— 广东省设计研究院广西分院、广西中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南宁分公司、广西华蓝岩土有限责任公司南宁学院工作站,按学期制定行之有效的“四真五合”“2+2”实践教学模式,即通过“真项目、真问题、真环境、真学真做”,在“师傅合作、师师合作、师徒合作、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下,实现产教融合项目的常态化、真实化、连续化。学生经过2年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经选拔考核,可在校内协同育人平台对真实项目进行工程实践强化。由此,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积累2年的真实工作经验,具备“工程师”素养和技能,达到“未毕业已具备就业能力”,实现与社会“零距离”对接。

(五)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建立“以应用型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规章制度,制定各项质量管理标准,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实现实践教学闭环式管理,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与质量。

1.制定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标准。以本科教学基本要求、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为依据,制定覆盖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编制、课堂教学及实践教学、课程考核、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的质量监测与评价标准,供校、院两级对教学工作运行情况进行动态监测评价,评价教学质量所达到的目标程度,并为整改、提高质量提供反馈信息。

2.执行教学质量监控。聘请教学评估专家担任顾问,指导校、院两级的教学质量常态监测与评估活动。建立教学质量分析、反馈与改进机制,反馈的形式有会议反馈、诊断报告、反馈与改进通知单、教学质量简报。以此对各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运行情况实行科学有效的监督、诊断并及时提出解决建议,有效地保证教学质量。

(六)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根据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院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应用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重在两个维度的加强: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为从这两个维度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一是针对青年教师较多的短板,充分发挥学院“双师型”教师比例高的优势,加大青年助教培养力度,通过“传、帮、带”,促使青年教师既精通理论教学又胜任实践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建设院内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壮大实践教学力量;二是以引进或参与横向项目为考核原则,积极选派专业教师到建筑企业进行半年以上的实践挂职锻炼,丰富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三是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下转第108页)(上接第85页)资源,建立校企双方师资库,组建课程组,根据课程的内容性质和各授课教师的特长进行改革,优势互补,由传统的“一课一师”授课转变为“一课多师”授课。

总之,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要结合学校自身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就业需要,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及未来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构建实践课程模块、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高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发展依据与实现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6(14).

[2]曹杰.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9(3).

[3]刘文洋,张兆强,郑鑫.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10).

[4]劉伟.应用型本科高校土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山西建筑,2018(28).

[5]韦才寿,沈建增.素质教育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均衡化培养模式探讨与实践——以南宁学院土建类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26).

【基金项目】2017年南宁学院校级教改项目“基于‘强基创优计划的民办应用技术大学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2017XJJG34);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A类项目“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四真五合校企合作模式探索与实践”(2018JGA317);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A类项目“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应用型《建筑CAD》金课的探索与实践”(2019JGA364)

【作者简介】沈建增(1981— ),男,硕士,南宁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新材料应用及结构检测加固;韦才寿(1988— ),男,广西南宁人,硕士,南宁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师,研究方向: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胡秀英(1990— ),女,广西桂林人,硕士,南宁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土建类专业教育教学研究。

(责编 苏 洋)

猜你喜欢

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
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化学》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认识
“互联网+”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力学》重修教学探讨
生物工程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市场营销专业小学期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
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协同开展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衔接的探析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学生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双证制在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